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463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包括通风管、引流结构和过滤结构;通风管:其前表面设有框架,通风管上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滑柱的上端面均设有压板,压板的下表面均设有弹簧,弹簧均与对应的滑柱活动套接,弹簧的下端均与通风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引流结构:设置于框架的内腔;过滤结构:设置于通风管的内腔后端,过滤结构与两个压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框架的右表面,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使得空气更便于流通,达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实现了空气气体高效的过滤。滤。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管
,具体为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

技术介绍

[0002]通风管是中空的用于通风的管材,多为圆形或方形,通风管一般有:船用通风管有正压通风管和负压通风管及PE薄膜通风管,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目前,各种场所都安装有各种类型的通风管,例如室内通分管,可以让室内与室外快速的置换空气,以达到室内空气洁净的目的,但现有的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空气不便于流通,达不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无法实现空气气体高效的过滤,不能满足工作人员便于更换的需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使得空气更便于流通,达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包括通风管、引流结构和过滤结构;
[0005]通风管:其前表面设有框架,通风管上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滑柱的上端面均设有压板,压板的下表面均设有弹簧,弹簧均与对应的滑柱活动套接,弹簧的下端均与通风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6]引流结构:设置于框架的内腔;
[0007]过滤结构:设置于通风管的内腔后端,过滤结构与两个压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0008]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框架的右表面,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使得空气更便于流通,达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实现了空气气体高效的过滤,满足了工作人员便于更换的需求,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安装板、引风扇、梯形引流板、导流板、分流盒和出气管,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框架的内腔,安装板板体中部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引风扇,框架的内腔后端设有梯形引流板,梯形引流板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板,梯形引流板的出气口处设有分流盒,分流盒的后表面均匀设置的出气口处均设有出气管,引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达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盛放透气盒、细质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粗质过滤网和固定盖,所述盛放透气盒滑动连接于通风管内腔后端设置的滑槽内,盛放透气盒内腔对应设置的卡槽内由后到前依次卡接有细质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和粗质过滤网,盛放透气盒上表面通过对称分布的螺栓螺纹连接有固定盖,固定盖的下表面与细质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和粗质过滤网的上端紧密接触,固定盖的上表面与两个压板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实现了空气气体高效的过滤。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前表面设有进气格挡栅,满足格挡异物的需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的内腔后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弧面设有测风带,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具有以下好处:
[0014]1、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调控引风扇运作,引风扇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格挡栅抽入梯形引流板内,进入梯形引流板内部的空气会通过均匀设置的导流板导入分流盒内部,然后由分流盒将气体分流从出气管出气口处排入内部空间,当气流从梯形引流板前端较大的进气口进入后,再从出气管较小的出气口排出时,会一定的增加气体的速度,使得空气更便于流通,达到大流量置换空气的目的。
[0015]2、进入的气体会依次经过粗质过滤网、无纺布过滤网和细质过滤网,在经过粗质过滤网时会过滤空气中较的的颗粒,然后经过无纺布过滤网过滤一定潮湿的气体,最后在由细质过滤网最后一道过滤之后排入工作区域,进而满足了过滤的需求,在过滤层使用到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首先将依次将滑柱向上拔起然后将压板旋转出固定盖的范围,这时弹簧受力展开,在旋转出固定盖的范围猴工作人员松开压板,弹簧则立即受弹性的特征收缩,使压板回到初始位置,再然后工作人员手持把手向上拉去,直至将盛放透气盒拉出,再依次逆时针扭动螺栓将其取下,然后打开固定盖就可以看到活动卡接连接于盛放透气盒内部的过滤层,将需要更换的过滤层向上拉出,然后将新的活动卡接于对应的卡槽内,再然后把固定盖复位通过螺栓固定,完成更换后工作人员将盛放透气盒重新滑入对应的滑槽内,然后依次向上提起滑柱之后将压板旋转到与固定盖上表面紧密接触的位置,然后松手弹簧则立即受弹性的特征收缩,对压板施一个向下的力,进而对盛放透气盒起到一定紧固的作用,综上所述在需要更换时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从而实现了空气气体高效的过滤,满足了工作人员便于更换的需求,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引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过滤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通风管、2框架、3引流结构、31安装板、32引风扇、33梯形引流板、34导流板、35分流盒、36出气管、4过滤结构、41盛放透气盒、42细质过滤网、43无纺布过滤网、44粗质过滤网、45固定盖、5滑柱、6压板、7弹簧、8进气格挡栅、9控制开关、10固定柱、11测风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包括通风管1、引流结构3和过滤结构4;
[0023]通风管1:通风管1提供安装场所,其前表面设有框架2,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通风管1上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5,起到连接的作用,滑柱5的上端面均设有压板6,满足紧固的需求,压板6的下表面均设有弹簧7,起到弹性支撑的需求,弹簧7均与对应的滑柱5活动套接,满足导向的需求,弹簧7的下端均与通风管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
[0024]引流结构3:设置于框架2的内腔,引流结构3包括安装板31、引风扇32、梯形引流板33、导流板34、分流盒35和出气管36,安装板31设置于框架2的内腔,安装板31板体中部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引风扇32,框架2的内腔后端设有梯形引流板33,梯形引流板33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板34,梯形引流板33的出气口处设有分流盒35,分流盒35的后表面均匀设置的出气口处均设有出气管36,引风扇3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9的输出端,工作人员调控引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1)、引流结构(3)和过滤结构(4);通风管(1):其前表面设有框架(2),通风管(1)上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柱(5),滑柱(5)的上端面均设有压板(6),压板(6)的下表面均设有弹簧(7),弹簧(7)均与对应的滑柱(5)活动套接,弹簧(7)的下端均与通风管(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引流结构(3):设置于框架(2)的内腔;过滤结构(4):设置于通风管(1)的内腔后端,过滤结构(4)与两个压板(6)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9),所述控制开关(9)设置于框架(2)的右表面,控制开关(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引流机构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3)包括安装板(31)、引风扇(32)、梯形引流板(33)、导流板(34)、分流盒(35)和出气管(36),所述安装板(31)设置于框架(2)的内腔,安装板(31)板体中部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引风扇(32),框架(2)的内腔后端设有梯形引流板(33),梯形引流板(33)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流板(34),梯形引流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裕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