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及其智能识别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80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风扇叶一般都是朝着固定方向进行吹风,导致空间内部空气流通更换速度较慢,无法实现快速通风换气的目的,需要风扇长时间地运转,浪费资源的问题;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控制系统,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长槽,所述移动块的侧壁设置有刷板;所述长槽内部设有与固定框架顶部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圆孔的内部通过连接架安装有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电动伸缩杆、挤压块、固定环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在不停机情况下对风扇进行清洁且实现换风的目的。扇进行清洁且实现换风的目的。扇进行清洁且实现换风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及其智能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及其智能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风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
[0003]通风装置一般采用电力进行控制,在专利申请号:201510351672.1公开了电力隧道自动通风控制装置,包括CPU控制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信号采集模块和无线遥控模块,所述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可控开关输出模块,通过可控开关输出模块执行CPU控制模块的指令,实现电力隧道内各项环境参数的自动调控;通过无线遥控模块可以向CPU控制模块发送调控命令,实现人为干预。
[0004]但是通风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通风扇叶一般都是朝着固定方向进行吹风,导致空间内部空气流通更换速度较慢,无法实现快速通风换气的目的,需要风扇长时间地运转,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开设有长槽,所述移动块的侧壁设置有刷板;所述长槽内部设有与固定框架顶部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圆孔的内部通过连接架安装有风扇;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口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移动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固定框架的顶壁均匀开设有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槽,所述圆孔一端通过弹性膜和进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圆孔通过弹性膜和出风嘴相连接,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嘴侧壁均通过支架与移动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侧壁均设有波纹伸缩管,且波纹伸缩管套设在滤网外,且与固定框架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刷板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通过管路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进风管道与弹性膜连接处的下方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弹性膜外均套设有收紧装置,所述收紧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内侧壁圆周阵列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有与固定环轴线相平行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有挤压块,所有所述挤压块共同组成一个圆形;所述长槽内前后侧壁均铰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靠近圆孔一侧设有限制导流板位置的限位块;所述弹性膜内壁设有刷毛;所述进风管道内部设有摄像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是否有异物进入进风管道以及风扇上灰尘污染程度;当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外循环时,通过控制远离进风管道一侧的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预设长度,使所述圆孔内壁边缘出现由出风嘴向进风管道的一部分逆向风,在逆向风的作用下,使得逆向风带动室内空气从排污管内进入大气,从而实现外循环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自控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包括第二锥形筒,所述第二锥形筒与圆孔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的端口连通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涛张书权夏小雷崔世典张志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电巨松成套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