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26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容设有多个传输端子之绝缘本体、一线缆、一接地件及一外套体;其中该线缆具有多组讯号传输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每一传输端子,且该等讯号传输单元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而该接地件具有一接触部及多个接地端子,其中该等接地端子分别间隔设置于各讯号传输单元之间,该接触部系延伸有多个支夹部,该等支夹部分别定位各讯号传输单元外之包覆层,藉以达到节省材料成本支出及简化制程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线缆端无需配置地线之线缆连接器组合者。现有技术按一般传统之线缆连接器组合,其主要系由一电连接器及线缆所组接而成,其中该线缆内包覆多组讯号线及接地线,分别与电连接器内之讯号端子及接地端子焊接;然由于线缆端需要大量的接地线,如此即增加制造上之成本。如美国专利US 6,489,563B1,该专利主要系于线缆内每一由两讯号线所组成之讯号传输单元外包覆有金属层(metal braid),并利用一接地片(ground sleeve)与该传输对之金属层电性接触形成接地遮蔽,使线缆内无需配置接地线;惟该接地件与接地端子间仍需透过焊接程序相互定位,如此除需相对增加加工程序及成本支出外,焊接所产生的废料更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之虞,且若以额外开模设计一夹持件(clamp)定位该接地片,则于制程上需透过二次冲压该夹持件定位该接地件,而仍需花费相当之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缘此,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系为提供一种可简化制程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接地结构。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系为提供一种更为节省材料成本支出之线缆连接器组合的接地结构。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传输端子,分别插置于绝缘本体内;一线缆,具有多组讯号传输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每一传输端子,且该等讯号传输单元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一接地件,具有一接触部及多个接地端子,其中该等接地端子分别间隔设置于各讯号传输单元之间,且该接触部系延伸有多个支夹部,该等支夹部分别定位及电性接触各讯号传输单元之包覆层;及一外套体,系将前述所有构件包覆。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将接地件之接触部直接撕裂弯折延伸有多个支夹部,而支夹部分别用以包覆定位各讯号传输单元外之包覆层,从而达到了节省材料成本支出及简化制程之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组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组合外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组接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之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容设有多个传输端子21之绝缘本体2、一线缆3及一接地件4,并藉由一外套体5包覆前述之构件(如图3所示);其中线缆3具有两组讯号传输单元31,每一讯号传输单元31皆包括成对之讯号线32,该讯号线32内具有导电线芯33分别电性连接每一传输端子21,且传输端子21皆具有一爪部211,用以紧密包覆固定该导电线芯33,每一讯号传输单元31间则间隔有绝缘层35,接地件4具有一接触部41及延伸有多个接地端子42,其中接地端子42分别间隔各讯号传输单元31,在绝缘本体2内设置有多个收容槽22,供每一接地端子42间隔与各讯号传输单元31对应之传输端子21,并依序配置于每一收容槽22内,讯号传输单元31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34;接触部41具有多个凹陷43,供讯号传输单元31容置后,分别藉由包覆层34系与接地件4之接触部41电性接触,且该接触部41系直接撕裂弯折延伸有多个支夹部44,该等支夹部44分别用以包覆定位各讯号传输单元31外之包覆层34。其中所述包覆层34系由金箔、银箔及铝箔等任一种导电材质之金属箔麦拉所构成,藉以对其所包覆之讯号传输单元31产生导电接地之遮蔽效果,而该外套体5系由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等任一种绝缘材质所构成,藉以隔离该接地讯号。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于组接定位后之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于制作时,系先将该接地件4所延伸之接地端子42与传输端子21对,分别间隔配置于绝缘本体2内之收容槽22,将线缆3之每一讯号传输单元31分别置入该接地件4之接触部41的凹陷43,再分别由各支夹部44包覆定位,俾于包覆层34及接地件4之接触部41间形成接地遮蔽,使线缆3中之讯号传输单元31间无需再配置地线,即可产生接地效果。此外,由于线缆3之讯号传输单元31系直接藉由接地件4延伸之支夹部44包覆定位,因此无需额外透过一夹持件予以定位,如此即可相对节省材料及人工制造之成本支出。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线缆连接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之外观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之线缆连接器组合1主要系包括一容设有多个传输端子21之绝缘本体2、一线缆3、一接地件4及一金属壳体6,并藉由一外套体5包覆前述之构件(图未示);其中该线缆3亦具有两组讯号传输单元31,另该讯号传输单元31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34,该包覆层34外系包覆有导电编织网35,并藉由一导电件37予以定位,金属壳体6系包括相互对接之上壳体61及下壳体62,用以包覆前述之绝缘本体2、接地件4以及线缆3之讯号传输单元31,其中该金属壳体6系电性接触该讯号传输单元31之导电编织网36,且该金属壳体具有一挟持部63,该挟持部63用以包覆定位该导电编织网36,而该接地件4则相对于金属壳体6包覆有一绝缘件7,藉以隔离金属壳体6,使接地于该金属壳体6内形成内部讯号接地回路(signal ground loop),而该金属壳体6与讯号传输单元31间之导电编织网36间则形成外部接地回路(chassis groundloop),俾将该线缆连接器外之多余电荷透过该金属壳体所形成之外部接地回路先行放电,以其确保内部讯号之传输质量;且接地件4亦具有一接触部41及延伸有多个接地端子42,其中该等接地端子42分别间隔各讯号传输单元31,且该接触部41系直接撕裂弯折延伸有多个支夹部44,该等支夹部44分别用以包覆定位各讯号传输单元31外之导电编织层36,因此即无需额外透过一夹持件予以定位,进达节省材料成本支出及简化制程之目的者。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系针对习知之弊端,提供一种较佳可行之「线缆连接器组合」,藉以达到节省材料及人工制造的支出之目的,因此在突破先前习知技术之瓶颈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之功效,而于空间形态上确属创新,且亦非熟悉该项技术者所易于思及,爰依法提出申请。惟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试举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即举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润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下,皆仍应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之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图中各标志的含义为1……线缆连接器组合2……绝缘本体21……传输端子 211……爪部 22……收容槽3……线缆31……讯号传输单元 32……讯号线33……导电线芯 34……包覆层35……绝缘层36……导电编织网37……导电件4……接地件41……接触部42……接地端子43……凹陷 44……支夹部5……外套体 6……金属壳体61……上壳体62……下壳体63……挟持部7……绝缘件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传输端子,分别插置于绝缘本体内;一线缆,具有多组讯号传输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每一传输端子,且所述讯号传输单元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一接地件;及一外套体,系将前述所有构件包覆,其特征是,所述接地件具有一接触部及多个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分别间隔设置于各讯号传输单元之间,且该接触部系延伸有多个支夹部,所述支夹部分别定位及电性接触各讯号传输单元之包覆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传输端子,分别插置于绝缘本体内;一线缆,具有多组讯号传输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每一传输端子,且所述讯号传输单元外系包覆有具导电效果之包覆层;一接地件;及一外套体,系将前述所有构件包覆,其特征是,所述接地件具有一接触部及多个接地端子,其中所述接地端子分别间隔设置于各讯号传输单元之间,且该接触部系延伸有多个支夹部,所述支夹部分别定位及电性接触各讯号传输单元之包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蔻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