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14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包括水套主体,水套主体固定于排气管上,且水套主体中开设有通向排气管内部的进液流道,进液流道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冷却流道,进液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向排气管中喷射尿素溶液的喷射器,环形冷却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冷却尿素溶液的冷却液,水套主体上设置有对应与环形冷却流道的两端连通的冷却液进液接头和冷却液出液接头,且水套主体与冷却液进液接头、冷却液出液接头之间设置有隔热板。上述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重新设计了冷却流道,使冷却液可以环绕喷射器流动,大幅提升冷却容积,另外在保证水套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冷却流道的直径及靠近阀芯位置,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满足了喷嘴降温要求。满足了喷嘴降温要求。满足了喷嘴降温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尾气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用于柴油机SCR系统的尿素溶液喷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机SCR系统是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
x
的有效技术方案,通过尿素溶液供给泵、尿素喷嘴将尿素溶液喷射进排气管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后生成NH3,与NO
x
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H20和N2。
[0003]尿素喷嘴是SCR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定量的尿素溶液通过尿素喷嘴形成雾束形态喷射进排气管中,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的效果。在尿素喷嘴的实际使用中,喷嘴内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尿素结晶,从而导致喷射系统无法正常喷射,同时电磁线圈温度持续过高也会影响其寿命和使用精度。因此提高尿素喷嘴的冷却效果,对于降低喷嘴内尿素结晶风险、提高电磁线圈精度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尿素喷嘴均使用发动机冷却液来进行冷却,在不进行其他较大结构调整(如提高冷却水压力,从而提高冷却水流量,提高冷却效果)的前提下,优化喷嘴内部结构,提高冷却水流通面积和冷却效率,成为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提高在现有使用条件下的喷嘴冷却效果,降低尿素喷嘴高温结晶的风险,提高喷嘴的耐温性能。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其包括水套主体,水套主体固定于排气管上,且水套主体中开设有通向排气管内部的进液流道,进液流道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冷却流道,进液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向排气管中喷射尿素溶液的喷射器,环形冷却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冷却尿素溶液的冷却液,水套主体上设置有对应与环形冷却流道的两端连通的冷却液进液接头和冷却液出液接头,且水套主体与冷却液进液接头、冷却液出液接头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0008]特别地,水套主体及其内部的流道由压铸铝方式一体成型,且水套主体上与排气管的安装部位成型有三孔法兰。
[0009]特别地,三孔法兰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设置为受压紧贴水套主体表面的凸起结构。
[0010]特别地,喷射器包括封装在进液流道中的喷嘴阀体和露出水套主体的尿素进液接头,尿素进液接头上设置有与水套主体螺栓连接的安装法兰。
[0011]特别地,水套主体上对应冷却液进液接头、冷却液出液接头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冷却液进液接头、冷却液出液接头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且螺纹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0012]特别地,环形冷却流道的截面直径为5mm。
[0013]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同类型的尿素喷嘴水套,所述液体喷射器冷却
水套改进了水套主体的结构,重新设计了冷却流道,使冷却液可以环绕喷射器流动,大幅提升冷却容积,另外在保证水套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冷却流道的直径及靠近阀芯位置,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满足了喷嘴降温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中A

A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包括水套主体1,水套主体1固定于排气管上,且水套主体1中开设有通向排气管内部的进液流道2,进液流道2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冷却流道3。
[0022]此处的水套主体1及其内部的进液流道2、环形冷却流道3由压铸铝方式一体成型,且水套主体1上与排气管的安装部位成型有三孔法兰4。
[0023]进一步地,三孔法兰4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5,密封垫片5设置为受压紧贴水套主体1表面的凸起结构,以保证密封效果。
[0024]进液流道2中设置有用于向排气管中喷射尿素溶液的喷射器,喷射器包括封装在进液流道2中的喷嘴阀体6和露出水套主体1的尿素进液接头7,尿素进液接头7上设置有与水套主体1螺栓连接的安装法兰8。
[0025]环形冷却流道3中设置有用于冷却尿素溶液的冷却液,此处的环形冷却流道3的截面直径可达5mm,但并不限于该尺寸,可根据喷嘴阀芯的结构可以调整,且在保证水套本体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喷嘴阀体6,以提高冷却效果。
[0026]水套主体1上设置有对应与环形冷却流道3的两端连通的冷却液进液接头9和冷却
液出液接头10,水套主体1上对应冷却液进液接头9、冷却液出液接头10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冷却液进液接头9、冷却液出液接头10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且螺纹底部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冷却液密封性。
[0027]水套主体1与冷却液进液接头9、冷却液出液接头10之间还设置有隔热板11,用于减小来自尾气后处理封装结构的热量。
[0028]综上,上述的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改进了水套主体的结构,重新设计了冷却流道,使冷却液可以环绕喷射器流动,大幅提升冷却容积,另外在保证水套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冷却流道的直径及靠近阀芯位置,有效提高了冷却效果,满足了喷嘴降温要求。
[0029]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主体,所述水套主体固定于排气管上,且水套主体中开设有通向排气管内部的进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的外圈设置有环形冷却流道,所述进液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向排气管中喷射尿素溶液的喷射器,所述环形冷却流道中设置有用于冷却尿素溶液的冷却液,所述水套主体上设置有对应与所述环形冷却流道的两端连通的冷却液进液接头和冷却液出液接头,且水套主体与冷却液进液接头、冷却液出液接头之间设置有隔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器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主体及其内部的流道由压铸铝方式一体成型,且水套主体上与排气管的安装部位成型有三孔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器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亮臧志成曾伟宋永平谢嘉栋吴臻侯陈佳
申请(专利权)人: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