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秋允专利>正文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10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变频空调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机仓、风机仓和散热器;散热器包含多条主导传热和散热的热管;热管的蒸发端直接或间接与热源接触,热管的冷凝端在给定的空间按照散热需要分散布置,呈线状或折弯状;热管由铝或铝合金挤压成型,端口密封形成密封管腔体,密封管腔体内为真空并灌注有相变传热工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挤压铝或铝合金热管进行传热和散热,挤压的铝或铝合金微通道均热板进行传热和均热,易于加工成型,进行自动化生产,生产成本低,且散热器体积小,在风机风扇和冷凝器之间有限的空间内,室外机总装时易装配。随着散热功率的增大,只需要增加热管的数量,可扩展性强。可扩展性强。可扩展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及变频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及变频空调。

技术介绍

[0002]变频空调室外机的变频模块工作时发热,若变频模块的热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变频模块会自动降频工作,影响空调制冷。使用传统的挤压铝合金散热器,无法满足高温天气下,变频模块散热的需要。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309422.X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其空调室外机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端,包括第一工质回路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导热接触的散热基体,和第二散热端,包括第一回路工质的第二端,和与第二端导热接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通道散热件;其中,第一工质回路被设置为填充第一换热工质,微通道散热件被设置为填充第二换热工质,散热器的第二散热端设置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风机舱内。
[0004]相比较传统的挤压铝合金型材散热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309422.X公开的空调室外机,散热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散热器部分存在生产工艺复杂、不利于装配、扩容性差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及变频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器生产工艺复杂、不利于装配、扩容性差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仓和风机仓;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含多条主导传热和散热的热管;所述的热管的蒸发端直接或间接与热源接触,热管的冷凝端在给定的空间按照散热需要分散布置,呈线状或折弯状;所述热管由铝或铝合金挤压成型,端口密封形成密封管腔体,密封管腔体内为真空并灌注有相变传热工质。
[0007]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挤压铝或铝合金热管进行传热和散热,挤压的铝或铝合金微通道均热板进行传热和均热,易于加工成型,进行自动化生产,生产成本低,且散热器体积小,在风机风扇和冷凝器之间有限的空间内,室外机总装时易装配。随着散热功率的增大,只需要增加热管的数量,可扩展性强。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热管的密封管腔体内表面有微沟槽,所述的微沟槽与热管一体挤压成型。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热管外表面横截面为四边形。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置有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管,翅片和铝或铝合金套管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热管冷凝端和/或翅片外表面喷涂有红外辐射涂料或漆。
[0011]在热管上设置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或在热管和/或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上喷涂红外辐射涂料或漆都可以增加散热效果。可满足在高温天气下,变频空调室外机电子
元器件散热的需要,不会受到风机扇片和冷凝器之间狭小空间的制约。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还包括通风盒,所述通风盒的进风口设置在压缩机仓,出风口设置在风机仓中冷凝器和风机扇片之间,所述压缩机仓的外壳设置有与进风口通气的风口;所述热管的冷凝端穿过风机仓与压缩机仓中间的隔板部分或全部设置在通风盒内。
[0013]随着散热功率的增大,可以设置通风盒,散热效果更好。可满足在高温天气下,变频空调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需要。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在热源与所述的热管的蒸发端之间还设置有主导均热的均热板。
[0015]在热源端增加均热板,便于将热导出,简化热管的布置。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的均热板为微通道均热板,由铝或铝合金挤压成型,端口密封形成密封腔体,所述的密封腔体内为真空并灌注有相变传热工质。
[0017]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微通道均热板密封腔体的内表面有微沟槽,所述微沟槽与微通道均热板密封腔体一体挤压成型。
[0018]进一步的,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中:所述的均热板弯折成L形状,包括与热源贴合的L型均热板的热源面、与热管的蒸发端贴合的L型均热板热管面。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频空调,包含空调室外机,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为如同上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变频空调随着散热功率的增大,只需要增加热管的数量,或设置通风盒,或在热管上设置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或在热管和/或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上喷涂红外辐射涂料或漆,或在热源端增加均热板,或者上述方法组合使用,即可满足在高温天气下,变频空调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的需要,不会受到风机扇片和冷凝器之间狭小空间的制约,可扩展性强。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散热器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散热器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散热器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散热器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散热器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中热管微沟槽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中微通道均热板微沟槽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10热源;120L型均热板;121L型均热板热源面;122L型均热板热管面;123L型均热板热源面传热方向;124L型均热板热管面传热方向;130热管;131热管的传热方向;140风机;150风机仓与压缩机仓中间的隔板;211L型均热板热源面;212L型均热板热源面传热方向;213L型均热板热管面;214L型均热板热管面传热方向;260平面均热板;261平面均热板的传热方向;310风道盒;311风道盒进风口;312风道盒出风口;410均热板;411均热板传热
方向;510带翅片铝合金套;611热管腔体;612热管腔体表面微沟槽;710微通道板;711微通道腔体;712微通道腔体表面微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热源110水平设置,散热器包括L型均热板120和热管130,L型均热板120包括与热源110贴合的L型均热板的热源面121、与热管贴合的L型均热板热管面122。热管130贴合在L型均热板热管面122的背后。
[0033]本实施例中,变频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仓和风机仓:通过隔板150将空调室外机分为压缩机仓和风机仓,压缩机仓为空调室外机压缩机所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仓和风机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含多条主导传热和散热的热管(130);所述热管(130)的蒸发端直接或间接与热源(110)接触,热管(130)的冷凝端在给定的空间按照散热需要分散布置,呈线状或折弯状;所述热管(130)由铝或铝合金挤压成型,端口密封形成密封管腔体,密封管腔体内为真空并灌注有相变传热工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0)的密封管腔体内表面有微沟槽,所述的微沟槽与热管(130)一体挤压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0)外表面横截面为四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0)的冷凝端设置有带翅片的铝或铝合金套管,翅片和铝或铝合金套管一体挤压成型;所述热管冷凝端和/或翅片外表面喷涂有红外辐射涂料或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盒,所述通风盒的进风口设置在压缩机仓,出风口设置在风机仓中冷凝器和风机(140)扇片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新
申请(专利权)人:吴秋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