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彪专利>正文

一种透析港、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05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析港、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由氨基化壳聚糖和水蛭素组成,氨基化壳聚糖利用聚乙烯亚胺与聚多巴胺在壳聚糖的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并辅助水蛭素与壳聚糖的共价结合。由此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交联孔隙率,还能抑制孔隙堵塞,而且还能辅助水蛭素与壳聚糖结合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该透析港采用上述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均匀涂覆在透析港的内壁上;透析港包括2个穿刺港且通过人工血管连接,2个穿刺港分别连接静脉端V和动脉端A;每个穿刺港均包括港座以及穿刺部件。该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效果,应用于透析港的内壁上可防止长期使用中血栓形成。栓形成。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港、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及透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透析港、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通过弥散或对流动方式移出体外,用以达到净化血液,纠正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目前,血液透析主要是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定期频繁的进行血管穿刺,然而这一方式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不易护理等缺点,容易出现出血、流量不稳定、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等多种并发症,从而造成内瘘失功,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进一步危及生命安全。
[0003]为了解决血液透析需要频繁穿刺血管的问题,我们设计出了透析港。透析港是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人工透析通路的一种设备,通过穿刺动脉端的穿刺港引流出血液,穿刺静脉端的穿刺港输回血液,从而达到透析的目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透析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透析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血栓现象,不利于血液透析的安全进行;
[0005]2)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很难确保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港、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由氨基化壳聚糖和水蛭素组成,所述氨基化壳聚糖利用聚乙烯亚胺与聚多巴胺在壳聚糖的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并辅助水蛭素与壳聚糖的共价结合。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制备氨基化壳聚糖
[0011]将壳聚糖超声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加入多巴胺,调节pH至8~9,静置20~24h;滴加醋酸催化剂,再加入聚乙酰亚胺,回流2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氨基化壳聚糖;
[0012]S2、将S1制备的氨基化壳聚糖加入到MES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氨基化壳聚糖溶液;
[0013]S3、将水蛭素加入到MES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水蛭素溶液;
[0014]S4、将S2制备的氨基化壳聚糖溶液与S3制备的水蛭素溶液搅拌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密封反应30~60min,透析,除去交联剂,得到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
[0015]进一步,S4中,所述氨基化壳聚糖与水蛭素的质量比为1~10:1。
[0016]更进一步,S4中,所述氨基化壳聚糖与水蛭素的质量比为5~8:1。
[0017]进一步,S4中,所述交联剂为EDC/NHS交联剂,其中,EDC与NHS的质量比为5:1;所述交联剂与水蛭素的质量比为1:1。
[0018]进一步,S1中,壳聚糖与多巴胺、聚乙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2:1~2:1。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透析港,采用上述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均匀涂覆在所述透析港的内壁上;
[0020]所述透析港包括2个穿刺港,2个所述穿刺港之间通过人工血管连接,2个所述穿刺港通过人工血管分别连接静脉端V和动脉端A;
[0021]每个所述穿刺港均包括港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港座的穿刺区上的穿刺部件。
[0022]更进一步,所述港座是由聚合物骨架材料I采用熔融纺丝或者3D打印法制备;所述穿刺部件是在聚合物骨架材料II的表面嵌合形成耐穿刺凝胶层。
[0023]更进一步,所述聚合物骨架材料I和所述聚合物骨架材料II分别采用为PCL、PLA、PGA、PLGA中的任意一种。
[0024]更进一步,所述穿刺凝胶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修饰明胶、透明质酸、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主要是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反应,在壳聚糖的表面形成具有粘附作用的聚多巴胺层,然后利用聚乙烯亚胺与聚多巴胺的缩合反应,将聚乙烯亚胺接枝在聚多巴胺修饰的壳聚糖表面,由此可在壳聚糖的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交联孔隙率,提高吸附性能,还能抑制聚多巴胺由于自团聚而造成的孔隙堵塞现象,而且还能辅助水蛭素与壳聚糖的结合,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
[0027]2、本专利技术的氨基化壳聚糖具有均匀光滑的修饰表面,且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吸附性较强,能够促进水蛭素进入并粘附在壳聚糖的内部孔隙上。
[0028]3、本专利技术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效果,应用于透析港的内壁上,可以防止长期使用中血栓形成。
[0029]4、本专利技术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且反应条件易于控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30]5、本专利技术的透析港使穿刺简便,操作容易,难度降低,能够确保透析中血流压力稳定,而且能够实现频繁穿刺,使用寿命长。动脉穿刺港及静脉穿刺港分开的设计,使穿刺针不会交叉,利于操作,提高血液透析的效率,更符合医务人员选择固定穿刺点的操作习惯。后期也可单独更换穿刺港。穿刺针拔出后不需要按压,比传统动静脉瘘穿刺后更容易止血;降低并发症,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及假性动脉瘤等。透析港设计成流线型的特点,更符合人体血管解剖学的特点,更符合肢体运动的人体工程力学,也更符合人体血液流动学,反复使用中不易形成血栓。本专利技术的透析港基本适用于所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尤其为自身血管条件差及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患者提供了更佳的选择。让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维护更简单,日常生活根本不会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透析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穿刺港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的A

V剖切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的B

C剖切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得到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血小板粘附试验测试结果。
[0036]图中:
[0037]1、穿刺港;11、港座;12、穿刺部件;13、连接阀;14、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2、人工血管;3、静脉端V;4、动脉端A。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9]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透析港是一种用于在血液透析中用于动、静脉分别穿刺的皮下埋藏式装置,其原理主要是以两个穿刺港通过人工血管相连接后,再以人工血管连接动脉端与静脉端,穿刺动脉端的穿刺港引流出血液,穿刺静脉端的穿刺港输回血液,从而达到透析的目的。
[0041]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如无特殊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氨基化壳聚糖和水蛭素组成,所述氨基化壳聚糖利用聚乙烯亚胺与聚多巴胺在壳聚糖的表面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并辅助水蛭素与壳聚糖的共价结合。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氨基化壳聚糖将壳聚糖超声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加入多巴胺,调节pH至8~9,静置20~24h;滴加醋酸催化剂,再加入聚乙酰亚胺,回流2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氨基化壳聚糖;S2、将S1制备的氨基化壳聚糖加入到MES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氨基化壳聚糖溶液;S3、将水蛭素加入到MES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得到水蛭素溶液;S4、将S2制备的氨基化壳聚糖溶液与S3制备的水蛭素溶液搅拌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密封反应30~60min,透析,除去交联剂,得到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氨基化壳聚糖与水蛭素的质量比为1~1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港表面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氨基化壳聚糖与水蛭素的质量比为5~8: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港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彪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