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7860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调驱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将所述预发酵颗粒进行微生物半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颗粒;将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混合,得到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实施例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能够长效实现油藏高渗透带的中长期封堵,可以不断扩大注入流体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调驱剂
,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调驱剂是一种在油气开采时用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助剂,包括连续相调驱剂和非连续相调驱剂。非连续相调驱剂(现有非连续相调驱剂主要包括有机类的聚合物微球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主要依靠作为溶质的固相颗粒在非均质岩石孔道中的动态滞留和水化膨胀,来调控微观非均质性,迫使携带液驱替之前未波及区域;而且,作为溶质的固相颗粒在渗流过程中主要选择性进入高渗透层或大孔道,对中低渗透层或小孔道的物性影响较小,比连续相调驱剂更适用于化学调驱油田以提高采收率。
[0003]随着长期的注水开发,老油田会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开发面临非均质性加剧、水窜严重、采收率低等问题,常规调驱剂难以达到稳油控水的要求,往往需要深部液流转向调剖剂。目前常用的深部液流转向调驱剂有两类,一是凝胶类,二是有机颗粒类。凝胶类调驱剂在地层条件下,受现场配制、剪切、降解、矿化度、温度、水质、交联剂地层吸附和溶解状况等各种因素影响,成胶稳定性差,有效期短;有机颗粒类深部调驱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抗剪切能力低,高压油藏条件下易水化、破碎,很难有效长时间封堵厚油层内的高渗透区域,导致存在有效期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纤维调驱剂能够长效实现油藏高渗透带的中长期封堵,有效期长,可以不断扩大注入流体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
[0008]将所述预发酵颗粒进行微生物半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颗粒;
[0009]将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混合,得到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
[0010]优选的,所述植物茎秆颗粒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秆颗粒;
[0011]所述植物茎秆颗粒的粒径为20~850μm。
[0012]优选的,所述浸油处理的压力为3~6MPa。
[0013]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半固态发酵为:将所述预发酵颗粒、发酵粉和水混合,进行发酵;
[0014]所述发酵粉由载体和好氧微生物菌组成;所述好氧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0015]优选的,所述发酵粉中载体和好氧微生物菌的质量比为1:(1~10);
[0016]所述预发酵颗粒与发酵粉的质量比为(80~100):(3~5)。
[0017]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3~38℃,时间为2~4天。
[0018]优选的,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00:(0.05~0.1)。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在驱油的应用。
[0021]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悬浮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中,将所得的调驱剂悬浮体系注入油层进行调剖作业;
[0023]或者,将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直接随注聚合物区块的聚合物溶液注入油层进行调驱作业。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水力分级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将所述预发酵颗粒进行微生物半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颗粒;将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混合,得到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植物茎秆颗粒发酵颗粒不像聚合物微球呈圆形,而是呈不规则形状,是与油层孔隙形状类似,调驱剂颗粒随聚合物溶液进入油藏后,在孔隙喉道处封堵,在孔隙中沉积,试验中检测到注入压力呈现高频率大幅度的压力波动,有利于油藏中的微观压力场的产生以及局部油藏中剩余油的启动。调驱剂颗粒在孔隙中产生了沉积

堆卡

封堵

突破的连锁不间断的作用,局部至波及区域内压力场变化导致剩余油启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可以长时间悬浮于聚合物溶液中,有效期长;可以长距离在油藏中运移,随着压力梯度的下降封堵于孔隙中;同时可以通过多级颗粒缠绕堵塞高渗透层的孔隙喉道,实现注得进、堵得住、走得远,持久性长,且逐步扩大波及体积的目标。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对平均渗透率≥500mD的油层具有优异的封堵性能。
[0025]实施例测试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形貌和强度稳定,注入、封堵、运移和辅助驱油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所得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填砂管注入单纯聚合物溶液实验曲线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所得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填砂管注入聚合物颗粒体系溶液实验曲线图;
[0028]图3为实施例1所得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直径为2cm、长度为50cm填砂管注入1PV产出颗粒照片;
[0029]图4为实施例1所得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非均质单支填砂管聚合物溶液驱油试验曲线图;
[0030]图5为含实施例1所得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非均质单支填砂管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试验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2]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
[0033]将所述预发酵颗粒进行微生物半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颗粒;
[0034]将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混合,得到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限定,所述制备方法中各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36]本专利技术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茎秆颗粒优选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秆颗粒,更优选为毛竹茎秆颗粒、淡竹茎秆颗粒或刚竹茎秆颗粒。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茎秆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0~850μm,更优选为20~40μm、40~80μm、40~80μm、80~120μm、120~200μm、200~300μm、300~500μm和500~850μm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浸油处理前,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所述植物茎秆颗粒干燥;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80℃,时间优选为4~6h。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工业产品油优选包括白油或煤油,具体的,如航空煤油或工业白油。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浸油处理的压力优选为3~6MPa,更优选为3.5~5.5MPa,再优选为4~5MPa。本专利技术通过浸油处理,使工业成品油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茎秆颗粒在工业成品油中进行浸油处理和水选分层,得到水下层的预发酵颗粒;将所述预发酵颗粒进行微生物半固态发酵,得到发酵颗粒;将所述发酵颗粒和碳酸氢钠混合,得到所述植物纤维颗粒调驱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茎秆颗粒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秆颗粒;所述植物茎秆颗粒的粒径为20~8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处理的压力为3~6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半固态发酵为:将所述预发酵颗粒、发酵粉和水混合,进行发酵;所述发酵粉由载体和好氧微生物菌组成;所述好氧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贤董致伟苗钧逸马东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拓普莱博油气田开发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