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触头压接到线上的工具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850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将触头(34)压接到线末端的压线钳,所述触头能够容纳该线末端的剥离部分和绝缘部分。该压线钳包括用于分别将所述触头压接到线的导体芯和绝缘套上的第一和第二级,以及用于以基本同步的方式致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级的装置(2,4)。至少一个旋转元件(30)布置在至少一个压线部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级的凸轮(12,22)之间,所述旋转元件相对于该压线部件可占据至少两个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将触头压接到线的绝缘套上和其导体芯上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将触头压接到电线末端上的工具。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将将触头压接到电线末端上的方法。大多数现代飞机包括大量的电线。这些电线通常由铜质导体芯并由电绝缘套围绕而成。通常,铜线的末端被剥离并将连接触头压接到每个所述末端的导体芯上,以实现电线的电连接。当建造飞机时给定所需的电线数量及连线长度,在现代民用客机上所述连线的重量可达几百公斤,即,相当于几个乘客。为了改善飞机性能,有利的是用比铜线轻的铝线替代至少部分铜线。如同铜线,铝线由铝质导体芯并由通常是塑料材料的绝缘套围绕而成。为了电连接铝线,期望将连接触头放到所述线的每一端上。使用类似于那些用到铜线上的触头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这些触头仅仅压接到导体芯上,因此可能会部分地接触周围的空气。铝是一种当与空气接触时比铜氧化得更快的金属。另外,铝氧化物形成电绝缘层,因此可能会有害于在电线的导体芯和压接到电线末端上的所述连接触头之间的导电性。一种用于解决该问题的已知方式是,使用由能够压接到导体芯上的第一部分以及能够气密性地压接到绝缘套上的第二部分构成的触头。所以,一旦触头压接到铝线的末端,导体芯不再与周围的空气接触,避免了上述氧化问题。专利FR2686459、FR2708150和FR2710788涉及适用于铝线的用于将电线连接到触头的方法以及用于所述触头的压线钳。然而,它们需要使用具有部分截平的外表面的触头,因此不适于圆柱形外形,至少考虑到待压线的部分是如此。专利FR1240942和US2985047涉及一种工具,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该工具可将触头压接到电线的导体芯和其绝缘套的未剥离部分上。该工具包括形成同时致动的两个级的铰接钳口刃,一个保证将触头压接到导体芯上,而另一个保证将触头压接到绝缘套上。然而,触头被压接到绝缘套上的部分具有的截面周边包括由凹部连接在一起的基本呈三角形的三个平面侧。该截面的形状特别不适于航空用的连接器的触头,因为,利用将所述触头插入这些连接器并从中拔出的工具,被压接到绝缘套上的触头截面必须基本为椭圆形并优选是圆形。另外,当将触头压接到绝缘套上时,利用截面基本为椭圆形并优选是圆形的的触头获得最好的气密性。所述触头在导体芯上的压接优选具有的截面包括在其周边分布的凹部,以获得良好的抗机械牵引特性以及良好的电连接特性。该压接必须与所述触头压接到绝缘套上基本同时进行,以首先获得最好的气密特性防止氧化,其次保证在压接到导体芯上和压接到绝缘套上之间的重复距离。专利3,713,322涉及一种工具,该工具可用来沿基本圆形的截面压接触头。然而该工具仅能一次实现一个压接操作,因此也不适于将连接器触头压接到铝线上。专利申请US2004/072378和WO2004/021523描述了一种工具,该工具包括两个压接级,能够同时将触头压接到电线的导体芯上以及该电线的绝缘套上。然而,特别是由于两个压接级的并置,所述工具需要强大的力作用于压缩手柄。电线的直径越大,这些力就越大。当完成压线工具返回到其不工作位置时,这是特别的障碍。另外,所述力可引起某些工具零件的快速磨损。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用于将触头压接到电线末端的工具至少部分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所述电线末端包括露出电线的导体芯的剥离部分、以及该导体芯被绝缘材料覆盖的绝缘部分,所述触头包括与所述触头的纵轴线同轴的孔,该孔能够容纳电线末端的所述剥离部分以及所述绝缘部分,所述压线钳包括-第一级,将所述触头的第一部分压接到电线的导体芯上;-第二级,将所述触头的第二部分压接到电线的绝缘套上;以及-用于以基本同步的方式致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级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级包括在压线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待压线的触头移动的压线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压线过程中与所述压线部件配合并使其移动的凸轮,以使压线部件压接触头,该工具的改进是,至少一个旋转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压线部件和所述凸轮之间,该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压线部件可能占据至少两个位置,以使当该旋转元件与该压线部件以及所述凸轮接触时,所述凸轮和该压线部件的能够接触所述触头用于压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不同。优选地,该工具被设计为,当凸轮相对于压线部件沿对应于压线的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压线部件占据所述距离最大的第一位置,当凸轮相对于压线部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压线部件占据所述距离最小的第二位置。因此,由于在完成压线后工具返回到其不工作位置时该距离最小,所述压线部件对压线触头施加比压线时施加的力更小的力,甚至是完全没有力。所以,当工具返回到其不工作位置时,由所述压线部件和凸轮之间的配合产生的摩擦更小。由此产生的第一优点是,需要对用于致动第一和第二级的装置施加更小的力。而且,另一优点所涉及的事实是,该摩擦的减小还可以减少所述零件的磨损。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包括能够实现基本椭圆形截面的压线的装置。另外,第一和/或第二级的压线部件是在压线操作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待压线的触头以径向方式移动的钳口。仍然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所述凸轮绕钳口支架可旋转地安装,所述凸轮包括在压线过程中与钳口末端配合的路径,以使钳口径向移向待压线的触头。这些钳口可滑动地安装在钳口支架的槽内。因此,利用该工具可将触头同时压接到电线的导体芯上以及绝缘套上,绝缘套上的压接具有基本椭圆形或圆形的截面,提供良好的气密性并因此防止导体芯的压接发生氧化,以及特别是在航空中使用的用于连接器触头的插入/拔出的工具的兼容性。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旋转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钳口末端和所述路径之间,该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钳口末端可能占据至少两个位置,以使当该旋转元件与该钳口末端以及与所述路径接触时,所述路径和该钳口的能够接触触头用于其压接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不同。而且,有利地,该压线钳被设计为,在凸轮绕钳口支架沿对应于压线操作的第一方向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钳口末端占据所述距离最大的第一位置,而在凸轮绕钳口支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钳口末端占据所述距离最小的第二位置。这使得当完成压线操作该工具返回到其不工作位置时,凸轮路径上的摩擦力减小。在该实施例的第一种变形中,所述旋转元件是大致球形的滚珠。在该实施例的第二种变形中,所述旋转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滚柱。在该第二种变形的一个特别实施例中,所述滚柱安装到与该滚柱同轴的铰接销上,铰接销的末端能够在安装到所述钳口末端的轨道内滑动。有利地,当在压线过程中所述凸轮相对于钳口支架到达其行程极限时,所述凸轮路径在所述路径面对每个钳口的每个位置处包括缺口,旋转元件与钳口相关联。这些缺口便于在压线结束时所述旋转元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变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当压线钳返回到其不工作位置时凸轮路径上的摩擦减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径的形状使得其能够在完成压线时允许钳口的离心径向运动,以使这些钳口脱离所述触头。优选地,钳口支架安装到第一手柄,而凸轮安装到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为第一级和第二级所共用。还优选地,第二级包括两组的两个钳口,以使-第一组的钳口具有能够接触待压线的触头的末端,其形状基本对应于一平面,该平面的朝向在压线过程中基本与该触头相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触头(34)压接到线末端的压线钳(1),所述线末端包括露出该线的导体芯的剥离部分、以及该导体芯被绝缘套覆盖的绝缘部分,所述触头包括与所述触头的纵轴线同轴的孔,该孔能够容纳线末端的剥离部分以及绝缘部分,所述压线钳包括:-第一级,将所述触头的第一部分压接到线的导体芯上;-第二级,将所述触头的第二部分压接到线的绝缘套上;以及-用于以基本同步的方式致动所述第一和第二级的装置(2,4);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级包括在压线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待压线的触头移动的压线部件(18,18a,18b,28,28a,28b);-所述第一和第二级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凸轮(12,22),在压线过程中,该凸轮与所述级的压线部件(18,18a,18b,28,28a,28b)配合并使这些部件移动以压接触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旋转元件(30)布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压线部件(18,18a,18b,28,28a,28b)和所述凸轮(12,22)之间,该旋转元件相对于所述压线部件可能占据至少两个位置,以使当该旋转元件与该压线部件以及与所述凸轮接触时,所述凸轮和该压线部件的能够接触所述触头用于压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至少两个位置处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埃里卡萨尔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法国公司德意志电连接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