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49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支撑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脱模涂层和支撑梁,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设有垫层边模板,所述脱模涂层涂覆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脱模涂层的上方,所述支撑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背离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结构。通过在混凝土垫层上涂覆脱模涂层,脱模涂层干涸固化后,在脱模涂层上施工支撑梁,当支撑梁施工完成后,由于脱模涂层起到隔离和润滑功能,是的支撑梁下方的混凝土垫层及垫层边模板可快速彻底拆除,避免传统土模法施工中存在的支撑梁与垫层边模板粘在一起,不易脱模和突然脱落伤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脱模效果好。模效果好。模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基坑支护支撑梁施工的
,具体而言,涉及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支撑梁一般用在基础的上方,放在两桥台(墩)之间的梁,一般是纵向的,防止因填土的推力造成桥台的向内位移;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对于基坑支护支撑梁施工,通常采用土模法,即在基坑开挖至支撑梁底标高位置后,采用将梁底地基土夯紧压实后,在基底铺设模板作为混凝土支撑梁垫,并在模板上铺设油毛毡作为脱模剂,随后绑扎钢筋、支设模板、灌注支撑梁混凝土。
[0003]采用土模法施工支撑梁,在对模板拼接过程中,由于模板的种类较多,拼接过程较为复杂,操作繁琐,在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发生模板移动,造成混凝土直接与模板接触,在基坑下一层土方开挖时底模模板脱模困难,模板如未及时清除干净,在下层基坑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时,时常发生模板脱落引发人员伤害事故,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重大安全隐患,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梁施工过程中脱模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脱模涂层和支撑梁,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设有垫层边模板,所述脱模涂层涂覆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脱模涂层的上方,所述支撑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背离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脱模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的上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层由沥青脱模剂A涂刷而成,所述第二涂层由沥青脱模剂B涂刷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垫层边模板包括边垫板、套筒和横杆,所述套筒设于所述边垫板的内壁上,相对布置的两组所述套筒之间通过所述横杆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磁块A,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磁块A同性相斥的磁块B。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梁两侧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的捆扎件上的侧板和设于所述侧板的内壁上的限位机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侧板内壁的侧槽和安装在所述侧槽内的弹簧A,所述弹簧A的一端设于所述侧槽的内壁,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斜块,所述斜块具有朝上的
倾斜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支撑梁的上方,所述盖板上安装有把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侧板的外侧的固定板和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支撑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铰接有外套件,所述外套件与所述支撑件通过弹簧B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通过在混凝土垫层上涂覆脱模涂层,脱模涂层干涸固化后,在脱模涂层上施工支撑梁,当支撑梁施工完成后,由于脱模涂层起到隔离和润滑功能,是的支撑梁下方的混凝土垫层及垫层边模板可快速彻底拆除,避免传统土模法施工中存在的支撑梁与垫层边模板粘在一起,不易脱模和突然脱落伤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脱模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基坑支撑梁施工状态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基坑支撑梁局部爆炸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垫层边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防护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图5中A处放大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主梁;2、次梁;3、支撑柱;4、基坑结构;41、支撑梁槽;42、斜面;5、垫层结构;51、垫层边模板;511、边垫板;512、套筒;513、横杆; 514、磁块A;515、磁块B;52、混凝土垫层;53、沥青脱模剂A;54、沥青脱模剂B;55、捆扎件;56、支撑梁钢筋;6、防护结构;61、防护板;611、侧板; 6111、铰接板;6112、插柱;6113、弹性件;6114、限位条;612、限位机构; 6121、侧槽;6122、弹簧A;6123、斜块;613、卡槽;614、防尘板;615、安装轴;616、固定件;617、侧槽;618、筒体;619、嵌入槽;62、盖板;63、把手; 7、支撑结构;71、固定板;72、容纳壳体;73、容纳腔;74、外套件;75、支撑件;76、弹簧B;77、推拉件;78、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
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

8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9]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脱模涂层和支撑梁,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设有垫层边模板,所述脱模涂层涂覆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脱模涂层的上方,所述支撑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背离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结构。
[0030]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通过在混凝土垫层上涂覆脱模涂层,脱模涂层干涸固化后,在脱模涂层上施工支撑梁,当支撑梁施工完成后,由于脱模涂层起到隔离和润滑功能,是的支撑梁下方的混凝土垫层及垫层边模板可快速彻底拆除,避免传统土模法施工中存在的支撑梁与垫层边模板粘在一起,不易脱模和突然脱落伤问题,降低了安全隐患,脱模效果好。
[0031]参阅图1和图2,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包括主梁1和安装在主梁1 一侧的次梁2,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垫层、脱模涂层和支撑梁,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两侧设有垫层边模板,所述脱模涂层涂覆在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梁设于所述脱模涂层的上方,所述支撑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背离所述支撑梁的一侧上设有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由沥青脱模剂A涂刷而成,所述第二涂层由沥青脱模剂B涂刷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边模板包括边垫板、套筒和横杆,所述套筒设于所述边垫板的内壁上,相对布置的两组所述套筒之间通过所述横杆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脱模的支撑梁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磁块A,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磁块A同性相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人宇李凯刁春德雷斌袁甲姚泽熙谢晓昇胡长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