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和下料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45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和下料称重装置,属于工业稀土化合物技术领域,该下料称重方法包括:S1,稀土化合物从下料器下落至称重器的过程中,依次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吹气,使目标数量的稀土化合物落入称重器中称重,获得第一目标称重器;S2,将第一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3,下料器剩余的稀土化合物中,目标数量的稀土化合物落入空置称重器中,获得第二目标称重器;S4,将第二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5,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达到预设条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连续下料8h,单次下料误差不超过15g,下料精准稳定,无堵料和漏料现象。无堵料和漏料现象。无堵料和漏料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和下料称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稀土化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和下料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稀土金属工业生产主要采用氟化物熔盐体系氧化物电解法,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稀土氟化物为电解质。稀土氧化物和稀土氟化物均粒度细小,流动性差,很容易在下料过程中出现黏壁现象,填充性能差,容易形成较厚粉料,造成下料器局部空鼓,下料卡堵,无法顺利下料,影响与下料器底部连接的称重器称重。
[0003]目前,对于稀土化合物的下料器主要通过机械搅拌的措施来实现对流动性差的粉体进行流态化,达到促进粉料流动,改善定容下料器装填状态、精准下料的目的,但是目前机械搅拌方法精准下料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和下料称重装置,具有良好的破拱效果,连续下料8h,单次下料质量误差小。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称重方法,适用于粒径为0.01

300μm的稀土化合物,所述方法包括:
[0007]S1,所述稀土化合物从下料器下落至称重器的过程中,依次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吹气,使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称重器中称重,获得第一目标称重器;
[0008]S2,将所述第一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
[0009]S3,所述下料器剩余的所述稀土化合物中,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空置称重器中,获得第二目标称重器;
[0010]S4,将所述第二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所述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
[0011]S5,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达到预设条件,停止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吹气。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的吹气压力为0.05

0.45MPa,所述下料器内的中部的吹气压力为0.03

0.4MPa,所述下料器内的上部的吹气压力为0.01

0.35MPa。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吹气、中部吹气和上部吹气的压力比为4.5

2.5:3.5

1.5:2

0.5。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吹气压力、中部吹气压力以及上部的吹气压力依次降低。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器内的中部吹气和上部吹气的时间间隔为1

30s。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下料称重装置,适用于上述的下料称重方法,所述
装置包括:
[0017]下料器,所述下料器具有竖向设置的腔室,所述下料器的顶部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排气孔,所述下料器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下料孔;
[0018]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所述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按照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间隔套设在所述下料器的外侧,所述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下料器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的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下料器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分别用于连接提供气源的气体发生器;
[0019]称重器,所述称重器与所述下料器的下料孔连通;
[0020]所述下料器的腔室用于盛装稀土化合物,所述下料器的排气孔用于排出所述下料器内的气体;
[0021]所述下环管用于向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进行吹气;
[0022]所述中环管用于向所述下料器内的中部进行吹气;
[0023]所述下环管用于向所述下料器内的上部进行吹气;
[0024]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使所述下料器的下部的吹气压力为0.05

0.45MPa,所述下料器的中部的吹气压力为0.03

0.4MPa,所述下料器的上部的吹气压力为0.01

0.35MPa。
[0025]进一步地,所述上环管与所述中环管的距离以及所述中环管和所述下环管之间的距离比为2

3:4

5。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下环管、中环管和上环管的多个第一通孔均沿着各自管路的内侧间隔均匀设置,每个所述管路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为5

100mm。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器的腔室下部尺寸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减小,形成倒锥形,所述下料器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倒锥形连通的反吹孔。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称重方法,该下料称重方法包括S1,所述稀土化合物从下料器下落至称重器的过程中,依次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吹气,使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称重器中称重,获得第一目标称重器;S2,将所述第一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3,所述下料器剩余的所述稀土化合物中,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空置称重器中,获得第二目标称重器;S4,将所述第二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所述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5,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达到预设条件,停止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吹气。在稀土化合物从下料器下落至称重器的过程中,先对下料器内的下部进行吹气,这样下料器内下部的物料就会在气体的作用下流入到称重器中,然后对下料器内的中部和上部依次进行吹气,这样就使得下料器中部和上部的稀土化合物被打散,从而可以顺利的下移,然后再在下料器下部的吹气作用下滑入到称重器中,实现了稀土化合物持续顺利流入到称重器中,保证了下料器内部的稀土化合物不结拱、不黏壁、无死区,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称重,保障了生产条件。如果先对下料器内上部进行吹气,那么下料器内上部的稀土化合物会破拱,下料器内下部的稀土化合物如果结拱堵塞不能下移,即使下料器内上部的稀土化合物破拱也不能实现顺利下料;同理如果先对下料器内的中部进行吹气,在下料器下部的稀土化合物结构堵塞的前提
下,也不能实现顺利下料称重;因此,必须采用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进行吹气,既可以保证顺利下料称重,还可以节约成本。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连续下料8h,单次下料误差不超过15g,下料精准稳定,没有出现堵料和漏料现象。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工艺图;
[0031]图2为一种下料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下料器,101

排气孔,102

下料孔,103

反吹孔,2

下环管,3

中环管,4

上环管,5

称重器,6

阀门,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称重方法,适用于粒径为0.01

300μm的稀土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称重方法包括:S1,所述稀土化合物从下料器下落至称重器的过程中,依次对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进行吹气,使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称重器中称重,获得第一目标称重器;S2,将所述第一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3,所述下料器剩余的所述稀土化合物中,目标数量的所述稀土化合物落入所述空置称重器中,获得第二目标称重器;S4,将所述第二目标称重器中的稀土化合物转入所述电解槽中,获得空置称重器;S5,重复步骤S3和S4,直至达到预设条件,停止对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吹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吹气压力为0.05

0.45MPa,所述下料器内的中部吹气压力为0.03

0.4MPa,所述下料器内的上部吹气压力为0.01

0.35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吹气、中部吹气和上部吹气的压力比为4.5

2.5:3.5

1.5:2

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内的下部吹气压力、中部吹气压力以及上部的吹气压力依次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器内的中部吹气和上部吹气的时间间隔为1

30s。6.一种下料称重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下料称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下料器,所述下料器具有竖向设置的腔室,所述下料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白卫国张亚楠刘彦辉陈开斌胡谷华董道朝张旭贵李静梁利辉侯光辉梁玉冬梁贵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