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大分子物质跨膜传导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821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属于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大分子物质跨膜传导系统,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包括:细胞导入流动腔、细胞捕获腔、射流装置;细胞导入流动腔具有:入口、出口;细胞捕获腔与细胞导入流动腔连通,细胞捕获腔用于捕获从入口进入细胞捕获腔的细胞;射流装置向细胞捕获腔内的细胞提供射流,使细胞捕获腔内的细胞的细胞膜形成至少一个微孔。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穿孔装置可用力学方式对细胞膜进行穿孔,当细胞在受到流场剪切力作用下,使得细胞膜上可形成多个瞬态微孔,在最大限度降低细胞损伤的情况下,实现高通量的大分子物质直接跨膜运输。质直接跨膜运输。质直接跨膜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大分子物质跨膜传导系统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属于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大分子物质跨膜传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细胞重编程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再生医药、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以往的研究表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可由特定转录因子的异位表达使躯体干细胞发生细胞重编程得到。基因递送技术通过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也可以诱导细胞重编程发生。
[0003]实现基因跨细胞递送主要有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力学方法。生物方法包括基因转化、接合和转导等。物理方法包括显微注射、粒子轰击、基因枪、电穿孔和光学方法等。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递送方法是病毒转导。病毒载体能保证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中转基因的稳定表达,但其存在发生肿瘤等生物安全性方面的风险。一些学者因而致力于利用蛋白质诱导得到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蛋白质导入细胞常见方法之一是电穿孔。该方法产生电渗透作用的同时,可能会随机地使细胞膜发生破裂而导致细胞死亡,而且转染范围也受到电场方向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生物、物理方法,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导入流动腔;所述细胞导入流动腔具有:入口,远离所述入口设置的出口;细胞捕获腔,与所述细胞导入流动腔连通;所述细胞捕获腔用于捕获从所述入口进入所述细胞导入流动腔内的细胞;射流装置,向所述细胞捕获腔提供射流,使所述细胞捕获腔内的所述细胞的细胞膜形成至少一个微孔;所述细胞捕获腔的底部具有射流进口;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射流发生腔,与所述射流进口连接;所述射流发生腔相对于所述射流进口的一侧为不封闭的,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射流进口同轴设置;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射流发生腔相对于所述射流进口的一侧,封闭所述开口;驱动部件,与所述振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振动部件沿所述射流进口的轴线方向产生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发生腔相对于所述射流进口的一侧,有部分沿所述射流进口的轴线方向凸出,形成与所述射流进口连接的射流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膜射流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管道远离所述射流进口的一端为锐缘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膜射流穿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心悦胡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