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周旋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86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底座,其上间隔排列设有数个端子槽,该端子槽设有二相对的第一壁和二相对的第二壁;及数个端子,是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一料带相连接且间隔排列的连续端子,各端子是组装于该底座的端子槽并与该料带分离,该端子具有切断面及板面,该端子设有:一固定部,其板面靠近端子槽的第一壁定位;及一弹性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往固定部一侧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经过第二壁至隔壁端子槽上方,其接近末端设有一接点;及一接脚部,其设于固定部下方并向下延伸至底座下端;借由以上构造,可达到端子的弹性臂的接触弹性较佳、易于制造、及端子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的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端子为上下接触弹动 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晶片(如CPU)的底面形成有数个间隔排列的接点,而连接该型式晶片的电连接器是利用一下压力将晶片固定于一座体上,借以使晶片的接 点与排列于座体的端子槽内的端子弹性接触而确保电连接。请参阅图l,是一种连接晶片的电连接器,其是设有 一座体IO, 其上排列设有数个端子槽ll;及数个端子14,其是设置于该座体的端子 槽ll,其设有一可上下弹动的弹性臂15及一固定部16,该固定部16是与 端子槽ll迫紧固定,该弹性臂15连接于固定部16上端,其近末端设有一 凸出的接点17。当晶片90置于座体10上时,晶片90的每一接点91是接触该每一端子 14的接点17;请参阅图2,当晶片90受力下压时,各端子12借由弹性臂 15的弹性而縮收,此时接点17即弹性抵紧该接点91而达到电连接效果。习知构造有以下缺点g卩,端子槽11是呈矩形并间隔排列于座体10 上,端子14设置于端子槽11内,其弹性臂15所能延伸的长度有限,只有 端子槽ll的长度,故其弹性未达到最佳状态,尤其CPU的功能愈来愈强 的情况下,其接点亦愈来愈多,如此该座体10需排列更多的端子槽14, 使得端子槽的长度减小,如此端子14的弹性臂15所能延伸长度亦减小, 因而可能形成弹性不良而容易弹性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的弹性臂是向固定部 一侧延伸至隔壁的端子槽,可达到端子的接触弹性较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借由端子的弹性臂是向 固定部一侧延伸,可达到端子易于制造且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的空间较 小。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的弹性臂接近与 固定部连接处设有一纵向延伸的绕曲圆弧,可达到当端子槽较密而使得 侧向长度较短时,可借由该纵向延伸的绕曲圆弧而得到良好的弹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端子的弹性臂的接点 位置是为两板面折叠形成,使该接点成圆弧面而非切断面。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座体的第一壁上设有 一凸块位于该端子的弹性臂旁,借由该凸块能确实正位端子的接点位置 的左右保护而不会摇晃,使电性接触正确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端子的弹性臂接近接 点设有凸肋,使接点附近成较大的厚度,借以达到电性接触正确稳定。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其包括有 一底座,其上间隔排 列设有数个端子槽,该端子槽设有二相对的第一壁和二相对的第二壁;及数个端子,是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一料带相连接且间隔排列的连续端 子,各端子是组装于该底座的端子槽并与该料带分离,该端子具有切断面及板面,该端子设有 一固定部,其板面靠近端子槽的第一壁定位; 及一弹性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往固定部一侧方向倾斜 向上延伸经过第二壁至隔壁端子槽上方,其接近末端设有一接点;及一 接脚部,其设于固定部下方并向下延伸至底座下端。借由以上构造,可达到端子的弹性臂的接触弹性较佳、易于制造、 及端子在组装时占用端子槽的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l是习知电连接器与晶片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图2是习知电连接器与晶片的第二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前视剖面组合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侧视剖面组合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制造平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ll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侧视剖面组合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端子制造平面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前视剖面组合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侧视剖面组合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前视剖面组合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侧视剖面组合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端子与内座的立体组合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端子制造平面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端子前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端子侧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端子前视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端子侧视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 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4、及图5,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是包括有 一底 座、数个端子50、 一上盖70、及一摇杆80,其中该底座包括有一金属的外座30及一塑料的内座40;该外座30设有一底面31及两侧壁32,该底面31的中央内形成一透空区33,另其前 端设有第一枢接部34,而后端设有呈孔状的第二枢接部35,另其一侧 设有一卡制片36;该内座40是套合于外座30内,其上间隔排列设有数 个端子槽41,其上端的周缘设有向上的凸缘42而围成放置一晶片90 的放置区43,请配合参阅图6、图7及图8,其中该每一端子槽41设有 二相对的第一壁44和二相对的第二壁45,其中该第一壁44较第二壁 45为高且其上设有一凸块46,另外端子槽41是上宽下窄。配合参阅图9,该数个端子50是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一料带68相 连接且间隔排列的连续端子,该端50具有切断面51及板面52,该端子 50设有 一固定部53,其板面靠近端子槽41的第一壁44定位,其设 有成反折的第一板54及第二板55,第一、二板54、 55的下端相连接且 板面相面对,该第一板54的上端两侧与料带68连接并设有折痕69; — 弹性臂60,其连接于固定部的第二板55上端,其板面呈纵向且往固定 部53 —侧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经过第二壁45至隔壁端子槽上方,其接近 末端设有一接点61,该接点61是为两板面折叠形成,使该接点61成圆 弧面而非切断面,并且形成两材料厚度;及一接脚部65,其是自固定部 的第二板55的板面刺破冲压出并且使其上端连接于第一板54下端,其 向下延伸至底座下端,其弯折卡扣一锡球67;该数个端子50是整排由 上而下组装于该底座的内座40的数个端子槽41后再自折痕69折断与 该料带68分离。该上盖70是设有一盖面71及两侧壁72,其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呈弯 弧状的枢接部73,后端中间设有一抵止片74,该枢接部73枢接于底座 的外座30后端的第二枢接部35,其前端设有二凸片75,该二凸片75 呈横向并向前凸出,当上盖70盖合于底座时其盖面71可下压该晶片90 的周缘,另外,上盖70在掀起呈纵向时,其抵止片74可抵于外座30 的后端而不致掉落出。该摇杆80,其设有相互呈垂直的第一杆81及第二杆82,该第二杆82 枢接于底座的外座30前端的第一枢接部34,且其弯曲形成一凸杆83,该 第一杆81外端弯曲形成一手把84,当第一杆81往底座后端摇动时,该凸 杆83可压制该上盖70的凸片75,而令上盖70下压该晶片90;如图5所示, 该摇杆80摇至定位时,其第一杆81可卡定于该外座30的卡制片36下。借由以上构造,由于该端子50的弹性臂60延伸至隔壁的端子槽41, 故弹性臂62可具有极佳的弹性;如图10所示,当晶片90受到上盖压制而 与端子50接触时,该端子的弹性臂60弹性縮收,其接点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底座,其上间隔排列设有数个端子槽,该端子槽设有二相对的第一壁和二相对的第二壁;及    数个端子,是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一料带相连接且间隔排列的连续端子,各端子是组装于该底座的端子槽并与该料带分离,该端子具有切断面及板面,该端子设有:一固定部,其板面靠近端子槽的第一壁定位;及一弹性臂,其连接于固定部,其板面呈纵向且往固定部一侧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经过第二壁至隔壁端子槽上方,其接近末端设有一接点;及一接脚部,其设于固定部下方并向下延伸至底座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蔡周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