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46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和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该装置设有纳米结构的放电电极,可以在较低电压下发生电晕放电,大幅度强化了气体放电的效果,使雾滴在较低的电压下充分荷电;双层地电极与放电电极平行设置形成空间电场,双层地电极两个表面分别设有微米疏水结构层和微米亲水结构层;当荷电雾滴进入空间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驱动至双层地电极,以使微米疏水结构层将雾滴输运至微米亲水结构层并将雾滴凝聚成大液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纳米结构的放电电极以强化放电效果;还设有包括微米疏水结构层和微米亲水结构层的双层地电极以强化对雾滴的捕集能力,对形成的大液滴有较强的输运能力,从而提升收集效率。从而提升收集效率。从而提升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雾是一种空气中悬浮了大量小液滴,造成能见度降低的一种自然现象。雾滴的存在会大幅度降低人类活动的能见度,而且可以携带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降低空气质量。因此,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雾滴的有效收集,不仅可以缓解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够将收集到的雾水用以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且不会破坏水文环境。
[0003]传统的双电极静电除雾装置是由阵列电极与地电极组成的,雾气进入电场被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凝结在地电极上。但雾气需在较高的电压下才能够充分荷电,对电源及绝缘性要求较高;地电极仅靠电场力捕获雾滴,收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放电电极1设置纳米放电涂层,强化放电效果;双层地电极表面设有微米疏水结构层和微米亲水结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电极(1)用于在负直流电压下发生电晕放电使雾气流中的雾滴充分荷电;放电电极(1)表面设有纳米结构涂层(5),用于强化放电效果;双层地电极(2),在雾气流方向与放电电极(1)平行设置,以与放电电极(1)形成空间电场;双层地电极(2)靠近放电电极(1)的表面设有微米疏水结构层,远离放电电极(1)的表面设有微米亲水结构层;当荷电的雾滴进入所述空间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驱动至双层地电极(2),双层地电极(2)上的微米疏水结构层将雾滴输运至微米亲水结构层,以使微米亲水结构层将雾滴凝聚成大液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电极(1)包括多个尖锐的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为针形电极、线形电极、刀片电极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气相生长法、刻蚀或光刻方法将导电性良好的纳米材料垂直于放电电极(1)表面,形成纳米结构涂层(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层地电极(2)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网状电极和第二层网状电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强化放电的静电除雾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网状电极为微米疏水结构层,所述第二层网状电极为微米亲水结构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结构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李丁晨肖梦涵杨文迪李传何福优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