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仁麒专利>正文

清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40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室内手动清洁地面清扫器。它在外壳中,海绵滚筒、铲板、垃圾箱顺序平行设置。推动手柄,胶轮、海绵滚筒向前滚动,垃圾向后运动被铲板阻挡及铲起,铲板与海绵滚筒圆弧相同且紧贴,随着海绵滚筒转动,垃圾向上运动至铲板、齿条高度脱离海绵滚筒接触、垃圾自重及海绵滚筒弹性将垃圾落至垃圾箱内。清扫同时毛毡对地面起摩擦上光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手动清洁地面用具,尤其是无需电能,手推动即能有效清扫垃圾、细微尘。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吸尘器是用电带动电机产生吸力,吸附地面垃圾。吸尘器用电。电机产生噪声,而且有电线、吸管与主机相连,在清洁过程中尤显繁琐,且清洁过程中不能过快移动,否则清洁效果将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吸尘器噪音,使用不方便,及在特定公众场所使用受时间限止,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动的清扫器,该清扫器不仅能有效清扫地面垃圾、细微尘,轻便、灵活、清扫速度快,使用方便简洁且无需用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高强度塑壳中,由胶轮、海绵滚筒、轴、轴套组成滚动装置,手握手柄推动时,胶轮向前滚动,同时带动海绵滚筒,海绵滚筒外径大于胶轮外径2mm,在清扫器自重及外力推动下海绵滚筒压缩至胶轮外径一致且紧贴地面,地面上的灰尘,垃圾随着胶轮海绵滚筒向前滚动,使垃圾向后运动,至铲板使阻挡并铲起垃圾,铲板是长条形片状圆弧薄片,上厚下薄成V字型,贴近地面接触点为刀口形状,便于铲起垃圾,海绵滚筒与铲板较紧密相贴,当海绵滚筒转动时将带动垃圾沿着铲板向上运动至铲板齿条高度时,海绵滚筒与铲板脱离接触,垃圾、灰尘因自重及海绵释放弹性落入垃圾箱内。齿条在清扫过程中将帮助海绵滚筒自洁,及钩连住清扫过程中的绒毛、毛发,毛毡在清扫过程中摩擦地面,使粘连灰尘垃圾脱离地面,便于清扫,同时能对地面摩擦上光,锁扣保证清扫器在清扫移动中垃圾不外泄。尾轮是辅助轮,清扫中能使清扫器移动灵活轻松,尾轮的高度可改变毛毡摩擦地面的力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不用电能同时,轻松、方便。有效清扫地面垃圾、细微尘,且清扫速度快,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清扫器底面结构图。图3是清扫器整机外形图。图4是图3剖面结构图。图中1.手柄,2.万向节,3.外壳,4.胶轮,5.轴,6.中轴,7.海绵滚筒,8.毛毡,9.铲板,10.轴套,11.底壳,12.齿条,13.垃圾箱,14.锁,15.尾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上盖(3)、底盖(11)组成外壳。手柄(1)、万向节(2)组成手握推动装置。胶轮(4)、轴(5)、中轴(6)、海绵滚筒(7)、轴套(10)组成滚筒装置。铲板(9)置于滚筒装置后方与海绵滚筒较紧密接触,组成清扫装置。垃圾箱(13)、齿条(12)、锁(14)组成垃圾箱,垃圾箱推进至铲板(9)紧贴胶轮(4)与海绵滚筒(7)、轴(5)、中轴(6)为同轴一体连接,海绵滚筒(7)为圆柱形筒状,开有60°缺口,使海绵滚筒(7)与铲板(9)、齿条(12)紧密接触。铲板(9)平行设置在胶轮(4)、(海绵滚筒(7)后,且与海绵滚筒较紧密接触,铲板(9)为片状弹性体长条圆弧形,上厚下薄成V字形接触地面端为刀口状,便于铲起垃圾,铲板(9)与海绵滚筒(7)R相同便于紧贴。垃圾箱(13)置铲板(9)后,且紧紧相贴,垃圾箱(13)与铲板相贴处置齿条(12),当垃圾箱推进箱体内,锁(14)具有锁定垃圾箱的功能。在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毛毡(8)使清扫器在清洁地面过程中摩擦地面,使粘附地面的细微尘、垃圾脱离,便于清扫,同时对地面有摩擦上光。尾轮(15)是为清扫器在清洁过程中起轻松平稳移动作用,调节尾轮(15)高度可改变毛毡(8)摩擦地面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器,在外壳中,胶轮、海绵滚筒组成滚动装置,滚动装置、铲板、垃圾箱顺序平行排立,其特征是:海绵滚筒与铲板紧贴,铲板与垃圾箱、齿条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扫器,在外壳中,胶轮、海绵滚筒组成滚动装置,滚动装置、铲板、垃圾箱顺序平行排立,其特征是海绵滚筒与铲板紧贴,铲板与垃圾箱、齿条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器,其特征是海绵滚筒开有60°对称缺口,海绵滚筒直径大于胶轮直径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麒
申请(专利权)人:吴仁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