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737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红外光电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OLED的上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短波红外波段较少被空气中水分子吸收,透过率达到90%,被称为“红外大气窗口”,所以短波红外探测和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而常见的CCD和CMOS传感器件却不能探测大于1微米的红外波段,因此一般采用带隙宽度较小的III

V族化合物半导体来探测红外线。InGaAs、InAlAs材料是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迁移率高,与InP的晶格匹配,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外延片。形成的PIN型InGaAs/InP、InGaAs/InAlAs红外光电探测器灵敏度高,暗电流小,可在室温下工作。
[0003]通过线性上转换成像方案,将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串联集成起来,使近红外图像上转换为可见光波段图像,从而可以直接被人眼或者普通相机获取。目前已有很多关于红外探测器/发光二极管集成结构器件的文献报道,如:通过集成无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

InAlAs/i

InGaAs/n

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InP基底、位于所述InP基底上的n型InAlAs底电极接触层、位于所述底电极接触层上的i型InGaAs吸收层、位于所述吸收层上的p型InAlAs接触层以及氮化硅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

InAlAs/i

InGaAs/n

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InAlAs底电极接触层的厚度为500~800nm,掺杂浓度为1~5
×
10
18
cm
‑3;所述i型InGaAs吸收层的厚度为1000~2000nm;所述p型InAlAs接触层的厚度为300~500nm,掺杂浓度为1~5
×
10
18
cm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

InAlAs/i

InGaAs/n

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p

InAlAs/i

InGaAs/n

InAlAs外延片;对所述p

InAlAs/i

InGaAs/n

InAlAs外延片进行光刻,并将光刻后的外延片浸入刻蚀液中进行刻蚀;在刻蚀后的外延片上形成一氮化硅绝缘层;对所述外延片进行二次光刻,并对二次光刻后的外延片进行刻蚀以形成台阶结构,从而得到所述p

InAlAs/i

InGaAs/n

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

InAlAs/i

InGaAs/n

InAlAs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刻后的外延片浸入刻蚀液中进行刻蚀的具体方法为:先将外延片浸入由H2SO4、H2O2和H2O组成的刻蚀液中刻蚀,以刻蚀InAlAs层;再将外延片浸入由H3P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张军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