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734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用于端子接头的压入部分之间形成裂缝。起到用于配合连接器的配合凹口(21A)的背表面的作用的中间壁(23)形成有成排的对准的压入孔(28),接头端子(10)的突片(12)压过这些压入孔。打孔部分形成区域(32M)设置在用于压入孔(28)的对准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在区域(32M)中,连续材料部分(35)设置在在对准方向(AD)上相邻的压入孔(28)之间的中间位置的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处而不设置任何打孔部分,通过连续材料部分(35),形成外壳(20)的合成树脂是连续的。当突片(12)压入到压入孔(28)中时,压力(x)从左侧和右侧作用在左右压入孔(28)之间的树脂材料上。然而,由于连续材料部分(35)设置在两压入孔(28)之间的中间位置的上方和下方,所以与设有打孔部分(30)的情况不同,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张力作用。结果,防止了两压入孔(28)之间的树脂材料中裂缝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持压入在连接器外壳中的端子接头的类型的连 接器,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 — 32220中公开的接头连接器已 知为这类连接器的例子。该接头连接器设置有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 外壳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形成在厚分隔壁3的相对侧处的配合凹口 2,配合连接器可配合到该配合凹口内,分隔壁3形成有例如在上排和 下排中的每排处以指定间隔对准的多个压入孔4,如图8所示。在相对 端处均具有突片(tab)的每个端子接头的中间部分压入相应压入孔4 中,使得端子接头在两侧的突片突出到相对的端子凹口 2内时被保持。 而且,形成了打孔部分5,以防止表面在压入孔4的对准区域的侧面处 在上述分隔壁3区域中沉降。由于端子接头之间的间隔已经变窄,以应对所需触点数量增多, 所以使端子接头(压入孔4)之间的树脂部分产生裂缝的现象已经开始 出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探索了原因,发现了下面的情况。如图8中放大部分所示,如果端子接头压入到压入孔4中,则压 縮力x从左侧和右侧作用在两压入孔4之间的树脂部分上。此时,如 果分隔壁3形成有打孔部分5,则张力y垂直地作用在该树脂部分上, 试图逃逸到打孔部分5内。这被认为是裂缝k产生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认识,作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用于端子接头的压入部分之间形成裂缝。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 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形成在由合成 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中的端子保持部分形成有多个基本对准的压入 孔,端子接头至少部分被挤压穿过这些压入孔,并且一个或多个打孔 部分形成在端子保持部分的基本平行于压入孔的对准区域的一个或多 个区域中,其中一个或多个连续材料部分设置在打孔部分形成区域中的位置处而 不设置任何打孔部分,所述位置基本对应于在对准方向上相邻的压入 孔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并且形成连接器外壳的合成树脂材料 通过该连续材料部分而连续。由于该一个或多个连续材料部分设置相邻压入孔之间的每个中间 位置的至少一侧而不设置任何打孔部分,所以当端子接头压入到压入 孔中时,如果压力作用在两压入孔之间的树脂材料上,则至少在连续 材料部分存在的侧部,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张力在作用。结果,防止了 两压入孔之间的树脂材料中形成裂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对连续材料部分设置在压入孔 之间每个中间位置的相对侧处。由于压縮在两压入孔之间的树脂材料不能朝任何相对侧逃逸,即 没有张力作用,所以更加可靠地防止了裂缝的形成。优选地,相应的端子接头从承载器的至少一个横向边缘基本并排 地突出。这些相应的端子接头可同时压入到相应的压入孔中,因此连接器 组装操作变得更容易。进一步优选地, 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优选与承载器连相连)的 基端在指定长度范围内加宽,以形成一个或多个压入部分。更进一步优选地,该一个或多个打孔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打 孔部分,该第一打孔部分优选呈水平长形凹槽的形式,该凹槽具有比 端子接头的厚度更大的垂直宽度,比端子接头的宽度的大约1.5倍更大的水平宽度和/或小于端子保持部分的厚度的大约2/ 3的深度。进一步优选地,该一个或多个打孔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打孔 部分,该第二打孔部分在端子保持部分的背表面中、优选在设置在其 中的配合凹口中形成开口。更进一步优选地,该第二打孔部分呈通孔的形式,该通孔具有略 大于第一打孔部分的垂直宽度的大约1.5倍的垂直宽度。最为优选地,对一个或多个接头端子(joint terminal)设置一个或 多个安装部分,该接头端子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级(stage)处同时间隔 开指定距离的端子接头。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形成或模制连接器、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或 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中形成具有多个基本对准的压入 孔的端子保持部分,在端子保持部分的基本平行于压入孔的对准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区 域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打孔部分,在打孔部分形成区域中的位置处设置一个或多个连续材料部分, 而不设置任何打孔部分,所述位置基本对应于在对准方向上相邻的压入孔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形成连接器外壳的合成树脂材料通过该连续材料部分而连续,以及将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压入到压入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一对连续材料部分设置在压入孔之间每个中间位置的相对侧处。附图说明在阅读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各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它实施例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1的区域I的放大视图,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图6是图5的区域II的放大视图,图7是图5的区域III的放大视图,和图8是常规的连接器外壳的前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0 接头端子11 承载器12 突片(端子接头) 15 压入部分20 连接器外壳21A, 21B 配合凹口23 中间壁(端子保持部分)25 安装部分28 压入孔 30, 30S, 30SA, 30L打孔部分32M, 32U, 32D 打孔部分形成区域 35 连续材料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示 出了一种接头连接器。本实施例的接头连接器包括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20 (下文中,仅称为"外壳20")。该连接器外壳20优选具有矩形平行 六面体外形,并且一个或多个配合凹口 21在纵向方向LD上形成在(优 选基本相对的)端表面中,从而面对相对侧, 一个或多个配合阴性连 接器(未示出)可分别至少部分配合或插入到该配合凹口中。图2中 右边的配合凹口称为第一配合凹口 21A,左边一个称为第二配合凹口 21B。厚的中间壁23 (作为优选的端子保持部分)形成在这两个或多个 配合凹口21A、 21B的背表面之间,接头端子IO在一个或多个级处, 例如上级、中央或中间级和下级,至少部分地插入或压入到该中间壁 23中。如图2中所示,每个接头端子IO都形成为使得,例如多个(例如 五个)突片12、 13以(优选基本恒定的)间隔和不等于0°或180°的 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从狭长的承载器11的一个或两个基本相对的横 向边缘中的每一个突出。此处, 一侧的突片12优选比另一侧的突片13 长。较长的突片12的与承载器11相连接的基端优选在指定长度范围内加宽,以形成压入部分15。压入部分15的前侧(右侧)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到一个或多个倾斜边缘16中,倾斜边缘16的间距朝前侧变窄。制备具有上述构造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接头端子io。外壳20的中间壁23在一个或多个级(优选在上级、中央或中间 级和下级三个级处)处形成有用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接头端子10的一 个或多个安装部分25,同时以指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距离间隔 开。每个安装部分25形成为使得接头端子10可从一个配合凹口,例 如第二配合凹口 21B的侧部,至少部分地压入或插入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形成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20)中的端子保持部分(23)形成有多个基本对准的压入孔(28),端子接头(12)至少部分被挤压穿过这些压入孔,并且一个或多个打孔部分(30)形成在端子保持部分(23)的基本平行于压入孔(28)的对准区域(AD)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其中:    一个或多个连续材料部分(35)设置在打孔部分形成区域(30)中的位置处而不设置任何打孔部分,所述位置基本对应于在对准方向(AD)上相邻的压入孔(2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并且形成连接器外壳(20)的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所述连续材料部分(35)而连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徹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