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09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属于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冷链车厢冷藏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和内侧板,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中间层,内侧板为绝缘材料制成,内侧板朝向外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电极片安装槽,各电极片安装槽内分别设有电极片且中间层将各电极片限位于对应的电极片安装槽内,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还设有使各电极片实现通电的导线。本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使得电极片始终处于电极片安装槽内,不会发生移位和变形,使得冷藏车厢具有冷藏效果好的优点。使得冷藏车厢具有冷藏效果好的优点。使得冷藏车厢具有冷藏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运输
,涉及一种冷链车厢,具体涉及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使所运输的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同时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的重塑,诸多因素推动下,中国冷链运输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0003]冷藏车厢运输由于其装载量较大、运输覆盖面积广、营运调度灵活等优点,成为了冷链运输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冷藏车厢中,机械式冷藏车厢通过压缩式制冷机组实现车厢冷藏,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冷藏车厢。而除了机械式冷藏车厢以外,目前也出现了许多其他形式的车厢冷藏技术,其中也包括电场保鲜冷藏车厢。
[0004]现有电场保鲜车厢的结构主要包括厢体、电场发生器和放电元件,电场发生器和放电元件之间电连接,当电场发生器开启后,放电元件产生电场,以对位于厢体内部的货物保鲜,其中,放电元件最常采用的是放电电极网。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高压电场辅助的保鲜装置及包含此保鲜装置的冷藏货车(申请号:201922105636.3;授权公告号:CN211298291U),该冷藏货车通过将放电电极网一和放电电极网二分别安装在货车车厢的左右两侧,且放电电极网一和放电电极网二均在货箱外壁和货箱内壁之间,由发泡材料进行填充固定,然后通过导线与高压电场发生器电源连接,实现车厢的冷藏保鲜。该冷藏货车存在一些的不足,主要体现于填充发泡材料的过程中,会对放电电极网形成压力,导致放电电极网发生移位、变形甚至损坏,进而引起电场效应发生改变、冷藏效果变差。目前,为了解决上述原因导致冷藏效果不佳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技术手段是改变放电电极网的材质或厚度,以增加放电电极网的刚度,或者优化填充发泡材料的工艺,减小对放电电极网产生的压力,以避免放电电极网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冷链车厢冷藏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之间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内侧板朝向外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电极片安装槽,各电极片安装槽内分别设有电极片且中间层将各电极片限位于对应的电极片安装槽内,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还设有使各电极片实现通电的导线。
[0007]本厢板结构中,内侧板和中间层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满足了电极片的绝缘安装要求,而通过在内侧板上设置电极片安装槽来供电极片进行安装,进而设定了各电极片的
位置,同时依靠中间层将电极片限位于电极片安装槽内,使得本厢板结构在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电极片能始终处于电极片安装槽内,不会发生移位和变形,保证电场效应不会发生改变,进而保证冷藏效果较佳。电极片安装槽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使得内侧板上可以设置多个电极片,进而保证车厢内电场强度均匀,使得车厢内部达到较为优良的冷藏效果。而且,相比现有技术将电极网夹在发泡材料内的形式,本厢板结构将电极片贴在内侧板的侧壁上,使得电极片更为靠近车厢冷藏腔室,因此电场传导距离减小,进而能进一步提升了车厢的冷藏效果。
[0008]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电极片呈长条片状,所述电极片安装槽为条形凹槽且底面为平面,所述电极片与电极片安装槽的底面贴靠。通过底面为平面的条形凹槽来设置电极片,且电极片为长条片状,使得电极片放置在电极片安装槽内之后,电极片能够与电极片安装槽的底面很好的贴靠在一起,继而提升了对电极片的限位效果,使电极片稳定性好,不会发生移位,进而提升本冷藏车厢的冷藏效果。
[0009]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内侧板为矩形,所述电极片安装槽以及电极片均竖向设置,各电极片安装槽沿内侧板的顶边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该设计使得各电极片沿车厢的前后方向依次间隔排布,能够避免车厢内电场强度不均匀、作用效果有强弱的现象出现,使得车厢内部达到较为优良的冷藏效果。
[0010]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电极片安装槽沿竖向贯穿内侧板的顶边和底边,所述电极片的上端与内侧板的顶边、以及电极片的下端与内侧板的底边均相隔一段距离。电极片产生的电场是无法穿透金属构件的,而车厢的顶壁与侧壁之间、以及车厢地板与侧壁之间均需要通过金属边框进行连接加固,此时,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电极片的上端和下端均避开了金属边框,进而避免了金属边框对电极片电场效应的影响,使电极片所产生的电场能有效地传导至车厢内部对货物进行冷藏,提升冷藏效果。而电极片安装槽两端贯穿,使得电极片的高度或者长度可以根据其电场作用范围确定并进行灵活调节,进而使车厢内部达到最为优良的冷藏效果。
[0011]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中间层包括真空绝热板,所述电极片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电极片的厚度,所述真空绝热板上与每个电极片安装槽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竖向设置的绝缘条,所述绝缘条嵌入对应的电极片安装槽内并将电极片压紧。真空绝热板为现有技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其是由无机纤维芯材和高阻隔真空复合膜通过抽真空封装技术制成。真空绝热板具有绝缘性以及优异的保温效果,因此其不仅保证了电极片的绝缘安装需求,而且能较好的隔绝厢体内外的热交换,进而提升车厢的冷藏效果。由于电极片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电极片的厚度,使得真空绝热板上竖向设置的绝缘条能够嵌入电极片安装槽内将电极片压紧,进一步提升了电极片的稳定性,使电极片不会发生移位,进而提升本冷藏车厢的冷藏效果。
[0012]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绝缘条为分别与真空绝热板和电极片相粘接的胶水层。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电极片不仅受到真空绝热板的压紧力,还受到了粘接力的作用,因此能更进一步提升电极片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电极片的移位带来电场效应的不良影响,保证车厢的冷藏效果更好。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绝缘条也可以是固连在真空绝热板上的塑料条或者橡胶条。
[0013]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导线位于真空绝热板的上方,每条电极片
的顶部均通过一根引线与导线连接。
[0014]在上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中,所述中间层还包括位于真空绝热板上方的聚氨酯发泡层,所述导线和引线均埋设于聚氨酯发泡层内。导线用于连接电场发生器,使得电场发生器可以为各电极片提供电能,使电极片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延长车厢内部的冷藏食品的保鲜期,减少冷冻对食品的损害,维持食品的品质及鲜度,抑制微生物滋生。真空绝热板导线位于真空绝热板的上方,能便于导线的布置,同时便于电极片与导线的连接,在导线与电极片连接好之后,再通过发泡设备如发泡枪在空绝热板的上方填充聚氨酯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不仅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能较好的隔绝厢体内外的热交换,提升车厢的冷藏效果。而且,聚氨酯发泡层还具有绝缘性,因此导线和引线导线埋设于聚氨酯发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外侧板(1)和内侧板(2),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2)之间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中间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内侧板(2)朝向外侧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电极片安装槽(214),各电极片安装槽(214)内分别设有电极片(4)且中间层(3)将各电极片(4)限位于对应的电极片安装槽(214)内,所述内侧板(2)和外侧板(1)之间还设有使各电极片(4)实现通电的导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4)呈长条片状,所述电极片安装槽(214)为条形凹槽且底面为平面,所述电极片(4)与电极片安装槽(214)的底面贴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为矩形,所述电极片安装槽(214)以及电极片(4)均竖向设置,各电极片安装槽(214)沿内侧板(2)的顶边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安装槽(214)沿竖向贯穿内侧板(2)的顶边和底边,所述电极片(4)的上端与内侧板(2)的顶边、以及电极片(4)的下端与内侧板(2)的底边均相隔一段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3)包括真空绝热板(31),所述电极片安装槽(214)的深度大于电极片(4)的厚度,所述真空绝热板(31)上与每个电极片安装槽(214)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竖向设置的绝缘条(311),所述绝缘条(311)嵌入对应的电极片安装槽(214)内并将电极片(4)压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条(311)为分别与真空绝热板(31)和电极片(4)相粘接的胶水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链车厢的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5)位于真空绝热板(31)的上方,每条电极片(4)的顶部均通过一根引线(6)与导线(5)连接,所述中间层(3)还包括位于真空绝热板(31)上方的聚氨酯发泡层(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云波刘至国牛胜良董岩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