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6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合釜,涉及芳纶纤维生产过程中聚合工序所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聚合釜筒体部分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独立夹套,其中一部分独立夹套为蒸汽夹套,另一部分独立夹套为冷冻水夹套,蒸汽夹套和冷冻水夹套的数量相同,两种夹套依次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种类型的夹套互不影响,使用过程中,蒸汽冷凝水经过出口管道疏水器可直接就地排放,冷冻水可直接回收至冷冻水系统回收利用,浓度无损失,不会产生废水,不需要在进入回收系统回收。改进后的夹套实现了冷热媒介的分开使用。杜绝了蒸汽冷凝水对乙二醇溶液浓度的影响。直接省去了后续生产过程中对乙二醇废液的提纯步骤。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力操作上的繁琐。操作上的繁琐。操作上的繁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釜


[0001]本技术涉及芳纶纤维生产过程中聚合工序所用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合釜。

技术介绍

[0002]芳纶纤维生产过程中,聚合工序是主要工序之一,聚合釜又是聚合工序中的关键设备。聚合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而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又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在聚合过程中需要通多聚合釜的换热夹套对聚合过程的传热进行准确的控制。
[0003]在现使用的聚合釜上,夹套方式为冷热夹套共用。聚合釜外部夹套为整体夹套。使用时先使用蒸汽进行升温,达到工艺条件后使用乙二醇溶液进行降温。使用过程中,现有设备条件无法对蒸汽冷凝水排尽处理,蒸汽冷凝水与乙二醇溶液混合,降低乙二醇溶液浓度,产生废液,不能直接回收至乙二醇系统使用。而是输送至乙二醇回收系统对乙二醇废液提纯后再回用。期间乙二醇废液的提纯会消耗大量蒸汽。且废水需要多次回收提纯才能达到污水外排指标。再就是在夏秋季环境炎热时,由于工艺条件,升降温时间间隔短,升温过后夹套会带有余热,在降温过程中会加大乙二醇的用量,造成产生废水量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冷凝水与乙二醇溶液混合,降低乙二醇溶液浓度,产生废液;以及升温过后夹套会带有余热,在降温过程中会加大乙二醇的用量,造成产生废水量增大的问题。本技术在聚合釜筒体部分圆周均匀分布多个独立夹套,其中一部分独立夹套为蒸汽夹套,另一部分独立夹套为冷冻水夹套,蒸汽夹套和冷冻水夹套的数量相同,两种夹套依次间隔布置。本技术的两种类型的夹套互不影响,使用过程中,蒸汽冷凝水经过出口管道疏水器可直接就地排放,冷冻水可直接回收至冷冻水系统回收利用,浓度无损失,不会产生废水,不需要在进入回收系统回收。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聚合釜,包括聚合釜筒体,所述聚合釜筒体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夹套,多个独立夹套中一部分为可注入蒸汽的蒸汽夹套,另一部分为可注入冷冻水的冷冻水夹套,蒸汽夹套和冷冻水夹套数量相同,且蒸汽夹套和冷冻水夹套依次间隔布置。
[0007]每个蒸汽夹套的上端均设置有蒸汽入口,下端均设置有蒸汽冷凝水出口。
[0008]每个冷冻水夹套低部均设置冷冻水入口,顶部均设置冷冻水出口。
[0009]冷冻水夹套占聚合釜筒体圆周面的面积大于蒸汽夹套占聚合釜筒体圆周面的面积。
[0010]所述聚合釜筒体底部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聚合釜筒体上设置有整体夹套,所述整体夹套分别与聚合釜筒体上的多个冷冻水夹套相连,整体夹套上设置冷冻水入口,多个冷冻水夹套上端均设置有冷冻水出口。
[0011]所述聚合釜筒体圆周面上设置有八个独立夹套,四个较小的独立夹套为蒸汽夹套,四个较大的独立夹套为冷冻水夹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0013]1、与原有聚合釜换热夹套形式相比,改进后的夹套实现了冷热媒介的分开使用。杜绝了蒸汽冷凝水对乙二醇溶液浓度的影响。直接省去了后续生产过程中对乙二醇废液的提纯步骤。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力操作上的繁琐。
[0014]2、改进后的夹套形式,根据聚合工艺要求,对冷热媒介夹套的容积进行了不同的设计。适当减小了蒸汽夹套的容积,降低了升温过程对与蒸汽的使用量,同时间隔均匀分布的夹套形式还能使内部物料传热均匀,提高热、冷媒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聚合釜筒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聚合釜筒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聚合釜筒体,2、蒸汽夹套,3、冷冻水夹套,4、蒸汽入口,5、蒸汽冷凝水出口,6、冷冻水入口,7、冷冻水出口,8、整体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作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新采用的聚合釜的换热夹套采用的莲瓣型分区独立设计,针对聚合生产工艺特点提出的重点保证聚合釜冷冻水夹套3面积,适当减少蒸汽夹套2面积的考虑。在聚合釜筒体1部分均匀的分布了八个独立夹套,四个为较小的蒸汽夹套2,四个较大的为乙二醇夹套。两种夹套依次间隔。蒸汽管线由原有的一进口一出口的形式改变为四进口四出口的形式,以保证釜内物料受热均匀。聚合釜椎体部分设计为一个整体夹套8,并与筒体部分均匀分布的四个大冷冻水夹套3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冷冻水夹套3,冷冻水管线由原有的一进一出的形式改变为一进四出的形式,以保证聚合釜内物料均匀降温效果。两种类型夹套互不影响,使用过程中,蒸汽冷凝水经过出口管道疏水器可直接就地排放,乙二醇溶液可直接回收至乙二醇系统回收利用,浓度无损失,不需要再进入回收系统回收。
[0022]实施例2
[0023]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
[0024]一种聚合釜,包括聚合釜筒体1,所述聚合釜筒体1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夹套,多个独立夹套中一部分为可注入蒸汽的蒸汽夹套2,另一部分为可注入冷冻水的冷冻水夹套3,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数量相同,且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依次间隔
布置。改进后的夹套实现了冷热媒介的分开使用。杜绝了蒸汽冷凝水对乙二醇溶液浓度的影响。直接省去了后续生产过程中对乙二醇废液的提纯步骤。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人力操作上的繁琐。
[0025]实施例3
[0026]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0027]一种聚合釜,包括聚合釜筒体1,所述聚合釜筒体1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夹套,多个独立夹套中一部分为可注入蒸汽的蒸汽夹套2,另一部分为可注入冷冻水的冷冻水夹套3,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数量相同,且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依次间隔布置。每个蒸汽夹套2的上端均设置有蒸汽入口4,下端均设置有蒸汽冷凝水出口5。每个冷冻水夹套3低部均设置冷冻水入口6,顶部均设置冷冻水出口7。
[0028]实施例4
[0029]作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
[0030]一种聚合釜,包括聚合釜筒体1,所述聚合釜筒体1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夹套,多个独立夹套中一部分为可注入蒸汽的蒸汽夹套2,另一部分为可注入冷冻水的冷冻水夹套3,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数量相同,且蒸汽夹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釜,包括聚合釜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筒体(1)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夹套,多个独立夹套中一部分为可注入蒸汽的蒸汽夹套(2),另一部分为可注入冷冻水的冷冻水夹套(3),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数量相同,且蒸汽夹套(2)和冷冻水夹套(3)依次间隔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每个蒸汽夹套(2)的上端均设置有蒸汽入口(4),下端均设置有蒸汽冷凝水出口(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合釜,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冻水夹套(3)低部均设置冷冻水入口(6),顶部均设置冷冻水出口(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张德张谦谢高乐陈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