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生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659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持湿地操纵稳定性能、滚动阻力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的充气轮胎。在组装于正规轮辋并赋予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的轮胎子午剖视时,在鼓出陆部(20)的除了以向轮胎径向外侧最鼓出的鼓出顶点位置(PA)为中心的鼓出陆部的5%宽度的区域(RC)以外的区域(RS)形成有导电性橡胶(20a)。(RC)以外的区域(RS)形成有导电性橡胶(20a)。(RC)以外的区域(RS)形成有导电性橡胶(2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及生胎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维持湿地操纵稳定性能、滚动阻力性能并且提高导电性能的充气轮胎。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制造这样的充气轮胎时使用的生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胎的滚动阻力与抓地力相反,在滚动阻力比较小的湿润路面上抓地力特别弱。因此,以往要求兼顾优异的湿地操纵稳定性能和低滚动阻力系数(RRC)。
[0003]作为提高湿地操纵稳定性能的方法,已知有通过使条形花纹(英文:rib)鼓出而使接地形状均匀化并提高排水性能的技术。相对于此,作为降低RRC的方法,已知有使构成顶部胎面橡胶(英文:cap tread rubber)、底部胎面橡胶(英文:under tread rubber)及胎侧橡胶等的橡胶混合物(英文:rubber compound)的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的技术。
[0004]然而,二氧化硅是绝缘性优异的物质,因此顶部胎面橡胶等含二氧化硅橡胶的电阻值增大,轮胎的防静电功能有可能降低。因此,近年来,已知有在胎面部配置导电性橡胶而对轮胎赋予防静电功能的技术。
[0005]例如,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主槽和被主槽划分出的陆部,陆部在包含轮胎旋转轴的横截面中包括第1边缘、第2边缘、具有在第1边缘与第2边缘之间朝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的轮廓的踏面、以及由导电性的橡胶构成的导电部,导电部从轮胎半径方向的内端朝向在踏面露出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外端向第1边缘侧倾斜,内端连接于在轮胎安装于轮辋时与轮辋电导通的轮胎内部构造件,在踏面上,外端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位于陆部的轮胎轴向的中心位置上或者比它们靠第1边缘侧的位置(专利文献1)。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541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通常,从轮胎新品时到磨耗末期为止,在各陆部中,接地压力最高的部位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几乎不变。然而,若观察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图3、图6等,则随着导电部23在轮胎径向上移动,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从轮胎新品时到磨耗末期为止,很难说在接地压力高的部位存在导电部23,进而有可能无法持续实现优异的导电性能。
[0011]另外,在采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时,为了高效地赋予轮胎防静电功能,重要的是,在与路面接触的可能性最高的区域即包含轮胎径向上最鼓出的位置的区域(以下,称为最大鼓出区域)形成导电部。
[0012]然而,最大鼓出区域是在硫化时模具最后接触的区域,因此设想在该周围存在的
非导电性的未硫化橡胶流入最大鼓出区域的情况。由此,本来应露出的导电部埋没,特别是在轮胎新品时,有可能无法确保优异的导电性能。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维持湿地操纵稳定性能、滚动阻力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的充气轮胎。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利用至少2条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有至少1个陆部,上述陆部中的至少1个陆部是相对于基准圆弧向轮胎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陆部,胎面部由非导电性橡胶和导电性橡胶形成,
[0016]在组装于正规轮辋并赋予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的轮胎子午剖视时,在上述鼓出陆部的除了以向轮胎径向外侧最鼓出的鼓出顶点位置为中心的上述鼓出陆部的5%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有上述导电性橡胶,
[0017]上述基准圆弧,
[0018]是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上述陆部相邻的2个周向主槽的4个开口端中的至少3个开口端、并在比上述开口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中心、且具有最大曲率半径的圆弧,或者,
[0019]是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上述陆部相邻的周向主槽的2个开口端和接地端、并在比上述开口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中心、且具有最大曲率半径的圆弧。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以形成鼓出陆部及使胎面部包含导电性橡胶为前提,对鼓出陆部中的导电性橡胶的形成区域加以改良。其结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能够维持湿地操纵稳定性能、滚动阻力性能并且提高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立体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鼓出陆部的轮胎子午剖视图。
[0024]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鼓出陆部所包含的导电性橡胶的形成位置的一例的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鼓出陆部的俯视图。
[0026]图5是示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生胎的制造方法之后进行了硫化得到的产品轮胎的胎面部的轮胎子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基本方式及附加方式1至6)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生胎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该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置换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而且,该实施方式所包含的各种方式能够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范围内任意地组合。
[0028]<充气轮胎>
[0029][基本方式][003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基本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径向是指
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轮胎径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从旋转轴离开的一侧。另外,轮胎周向是指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轴的环绕方向。而且,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朝向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线)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从轮胎赤道面离开的一侧。此外,轮胎赤道面是指与充气轮胎的旋转轴正交并且通过充气轮胎的轮胎宽度的中心的平面。
[003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胎面部10表示以轮胎赤道面CL为界的单侧,包含橡胶材料(胎面橡胶),在充气轮胎的轮胎径向的最外侧露出,其表面成为充气轮胎的轮廓。该胎面部10的表面形成为在安装充气轮胎的车辆(未图示)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面即胎面表面12。
[0032]在胎面表面12,利用至少2条(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在轮胎赤道面CL的单侧为2条)周向主槽14、16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外侧依次划分形成有至少1个(在该图所示的情况下在轮胎赤道面CL的单侧为3个)陆部18、20、22。
[0033]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陆部18、20、22中的至少1个(在该图中为陆部20)是相对于以下详细叙述的基准圆弧CB向轮胎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陆部。此外,图1所示的粗虚线是通过鼓出陆部20的鼓出顶点位置的线。
[0034]在此,基准圆弧是指,通过与图1的陆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相邻的周向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利用至少2条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有至少1个陆部,所述陆部中的至少1个陆部是相对于基准圆弧向轮胎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陆部,胎面部由非导电性橡胶和导电性橡胶形成,其特征在于,在组装于正规轮辋并赋予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状态下的轮胎子午剖视时,在所述鼓出陆部的除了以向轮胎径向外侧最鼓出的鼓出顶点位置为中心的所述鼓出陆部的5%宽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形成有所述导电性橡胶,所述基准圆弧,是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所述陆部相邻的2个周向主槽的4个开口端中的至少3个开口端、并在比所述开口端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具有中心、且具有最大曲率半径的圆弧,或者,是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陆部相邻的周向主槽的2个开口端和接地端、并在比所述开口端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具有中心、且具有最大曲率半径的圆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在轮胎子午剖视时,从所述鼓出顶点位置到所述导电性橡胶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位置为止的沿着轮胎轮廓的尺寸LE、所述鼓出陆部的沿着轮胎轮廓的总尺寸Lr、靠近所述鼓出顶点位置的所述周向主槽的深度GD、所述鼓出顶点位置处的胎面厚度TrGa、所述鼓出顶点位置处的从所述基准圆弧鼓出的鼓出量Ho、以及以所述鼓出顶点位置为界并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尺寸较宽的一侧的轮廓线的所述鼓出陆部的尺寸La满足LE≥(0.05
×
Lr/2)+(GD/TrGa)
×
(Ho/Lr)
×
L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在轮胎子午剖视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菜摘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