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54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包括护筒、立柱桩钢筋笼、临时立柱,通过护筒的配合,将临时立柱与立柱桩钢筋笼连接,利用临时立柱的滤水结构能够将临时立柱作为降水管井使用,相较于传统的降水管井材料,滤水面积更大、整体结构扎实稳固,使得降水施工安全性能极大改善、显著提升了降水施工效率。了降水施工效率。了降水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深基坑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车站、摩天大楼等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主要由地下连续墙或钻孔灌注桩、冠梁、腰梁、支撑、临时立柱、降水井等系统组成。当深基坑宽度较大时,往往会在基坑中部设置临时立柱,作为支撑的支顶以减小跨度及挠度。当施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储量较大时,为保证开挖面的干爽及稳定,开挖前会施工若干口降水井并提前进行降水施工。
[0003]现有技术中降水管井结构还存在如下问题:(1)目前的施工图中,临时立柱与降水管井均为单独设置,但两者施工流程及工艺大体类似,单独设计及施工会造成工期、机械设备、劳动力及材料的浪费;(2)降水管井会占用一定空间,并且结构较为单薄,时常会发生井管被开挖机械撞击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3)传统降水管井若定位不准会与支撑间距过大不易连接稳固,整体性能差;(4)现有使用的井管主要有桥式井管和钢花井管等,开孔率较低,普遍在12%左右,滤水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水管井结构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设置在基坑处的立柱桩的桩孔内,桩孔向下延伸至基底以下,包括:
[0006]立柱桩钢筋笼,其为沿竖向设置在桩孔内的下端的筒状结构,立柱桩钢筋笼从桩孔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基坑底面;
[0007]临时立柱,其为竖向设置在桩孔内的筒状结构,临时立柱的下端向下伸入至钢筋笼的上端内侧且与钢筋笼之间固定连接,临时立柱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桩孔的上端出口,临时立柱的侧壁为滤水结构;
[0008]护筒,其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桩孔的上端出口处,临时立柱的上端位于护筒的内侧且与护筒的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
[0009]立柱桩钢筋笼、临时立柱、护筒均与桩孔同轴设置。
[0010]优选的是,所述临时立柱包括:
[0011]等边角钢,其在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相对且沿竖向设置一个;
[0012]缀板,其在相邻的角钢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缀板包括沿竖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板,每个钢板与相邻的两个等边角钢焊接固定,所有钢板和所有角钢形成方柱形框架;
[0013]滤层,其包覆设置在方柱形框架的外侧,用于滤水。
[0014]优选的是,所述滤层从所述临时立柱的内侧到外侧方向依次包括三层尼龙布和两层铁丝网,在竖向上相邻的两排所述钢板之间设置有铁丝,铁丝绕设在对应位置的最外层的尼龙布的外侧,用于捆紧尼龙布。
[0015]优选的是,所述临时立柱的上端内侧在位于最上方的两排所述钢板之间设置有滚动机构,用于引导下放抽水系统,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滚轴和滚轮,滚轴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角钢固定,滚轮套设在滚轴上且与滚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0016]优选的是,所述滚轮机构沿竖向设置两组,两组所述滚轮机构分别靠近相邻的上侧或下侧的所述钢板设置。
[0017]优选的是,位于对角位置的两个所述等边角钢的上端对角开设有吊孔,吊孔所在的两个所述等边角钢的外侧分别向上连接有一根吊筋,吊筋的上端沿竖向设置有吊耳,吊耳为沿上下设置的双耳结构,上部的吊耳用于穿入起吊部件,下部的吊耳内横穿一根扁担梁,所述护筒与所述临时立柱之间通过两个扁担梁架在所述护筒的顶部。
[0018]优选的是,所述立柱桩钢筋笼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声测管,用于在开挖至基坑底面后检测立柱桩的桩身的完整性,声测管的上部套设有密封套管。
[0019]优选的是,所述立柱桩钢筋笼的外侧焊接有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在所述立柱桩钢筋笼的断面上均匀布置多个且沿竖向间隔设置,所述立柱桩钢筋笼在竖向上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道加强箍筋。
[0020]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利用目前的施工图中临时立柱与降水管井施工流程及工艺大体的类似性,将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井管功能使用,大幅节省了工期、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及施工组织管理成本。
[0022](2)将临时立柱与立柱桩钢筋笼连接,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护筒进行定位和安装,解决了传统降水井若定位不准会与支撑间距过大不易连接稳固,整体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临时立柱用料扎实、结构稳固,作为降水管井的井管,安全性能极大改善。
[0023](3)现有的井管主要有桥式井管和钢花井管等,开孔率较低,普遍在12%左右,而本技术的临时立柱结构的开孔率可以达到40%或以上,滤水能力更好。
[0024]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临时立柱与立柱桩钢筋笼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临时立柱与立柱桩钢筋笼整体下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在临时立柱作为基坑内临时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桩孔,2、立柱桩钢筋笼,3、立柱桩,4、临时立柱,5、护筒,6、等边角钢,7、钢板,8、滤层,9、铁丝,10、滚动机构,11、吊孔,12、吊筋,13、吊耳,14、扁担梁,15、声测管,16、密封套管,17、定位钢筋,18、加强箍筋,19、滤料,20、混凝土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
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设置在基坑处的立柱桩的桩孔内,桩孔向下延伸至基底以下,包括:
[0032]立柱桩钢筋笼2,其为沿竖向设置在桩孔1内的下端的筒状结构,立柱桩钢筋笼2从桩孔1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基坑底面;
[0033]临时立柱4,其为竖向设置在桩孔1内的筒状结构,临时立柱4的下端向下伸入至钢筋笼的上端内侧且与钢筋笼之间固定连接,临时立柱4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桩孔1的上端出口,临时立柱4的侧壁为滤水结构;
[0034]护筒5,其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桩孔1的上端出口处,临时立柱4的上端位于护筒5的内侧且与护筒5的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
[0035]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设置在基坑处的立柱桩的桩孔内,桩孔向下延伸至基底以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桩钢筋笼,其为沿竖向设置在桩孔内的下端的筒状结构,立柱桩钢筋笼从桩孔的底部向上延伸至基坑底面;临时立柱,其为竖向设置在桩孔内的筒状结构,临时立柱的下端向下伸入至钢筋笼的上端内侧且与钢筋笼之间固定连接,临时立柱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桩孔的上端出口,临时立柱的侧壁为滤水结构;护筒,其沿竖向固定设置在桩孔的上端出口处,临时立柱的上端位于护筒的内侧且与护筒的顶面之间可拆卸连接;立柱桩钢筋笼、临时立柱、护筒均与桩孔同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立柱包括:等边角钢,其在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相对且沿竖向设置一个;缀板,其在相邻的角钢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缀板包括沿竖向等间隔设置的多个钢板,每个钢板与相邻的两个等边角钢焊接固定,所有钢板和所有角钢形成方柱形框架;滤层,其包覆设置在方柱形框架的外侧,用于滤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施工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层从所述临时立柱的内侧到外侧方向依次包括三层尼龙布和两层铁丝网,在竖向上相邻的两排所述钢板之间设置有铁丝,铁丝绕设在对应位置的最外层的尼龙布的外侧,用于捆紧尼龙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立柱兼作降水管井的深基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钊刘杰马超谭啸峰游关军张虎李刚马建林孙恒杨雷蒋道东王新龙贺祖浩杨志勇余俊鹿瑶姚兆龙姚翔川陈富翔谢孟奇陈斌杨杰康安帅胡刻强武豪辉刘翼豪史玉飞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