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69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它包括临湖基坑边坡,所述临湖基坑边坡的坡顶设置有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远离临湖基坑边坡一侧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排水沟,且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的路面设有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杜绝因雨水或地下水渗透,造成基坑坍塌的安全隐患,以及因路基长期浸泡致施工道路过早破坏的现状,保证了基坑内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亦减少了基坑坡顶施工道路因经常性地维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道路因经常性地维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道路因经常性地维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小区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各类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一般都设有地下室。地下室基坑及建筑物施工全过程中,建筑现场的施工道路设置尤为重要,必须充分考虑土质、基坑安全、有组织排水等因素对施工道路的影响。
[0003]建筑工程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前,都会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特别是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的布置,是否合规合理直接影响施工全过程的材料、土石方运输。在建筑现场基坑坡顶施工道路布置实践中,一般都会采取沿建筑红线设置环形道路、道路双向坡度、在道路两侧设置砖砌排水沟的方案。常规做法是:沿建筑红线内并确保基坑边坡安全距离,设置6m宽环形施工道路,混凝土强度为C30,道路两侧设置砖砌排水沟,路面设横坡,坡向两侧排水沟。这种方案针对常规的土质设置施工道路非常实用,但对富水区临湖超细砂性土质则存在一定的缺陷,因富水区临湖砂性土质含水量较大,渗透性好,施工道路形成后,这种常规设置道路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路面排水方向及坡度、排水沟等,在基坑降水和雨季施工时,往往会导致在排水过程中,特别是在雨季路面收集的雨水和降水井里的地下水不能及时外排,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渗透到基坑内,造成开挖后的基坑随时都有产生变形的危险,亦会导致施工道路路基因长期浸水而造成路面早早破坏严重。故此,需要设计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解决在雨水和地下水排水期间,因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渗透,导致对基坑边坡安全隐患和对施工道路路基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针对现有常规的建筑现场施工道路及排水方案,无法确保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边坡坡顶施工道路设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杜绝因雨水或地下水渗透,造成基坑坍塌的安全隐患,以及因路基长期浸泡致施工道路过早破坏的现状,保证了基坑内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亦减少了基坑坡顶施工道路因经常性地维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它包括临湖基坑边坡,所述临湖基坑边坡的坡顶设置有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远离临湖基坑边坡一侧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排水沟,且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的路面设有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
[000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的路面设有2%排水坡度。
[000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与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同步
浇筑。
[000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连接有沉淀池,该沉淀池接入市政管网。
[00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深度为500mm。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顶部盖设有沟盖板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一侧设置有施工围墙。
[0012]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临湖基坑边坡的坡顶设有边坡安全距离段,所述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设置在该边坡安全距离段外。
[0013]应用时,首先在临湖基坑边坡的坡顶沿建筑红线上设置施工围墙,施工围墙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沟深保持在500

,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经沉淀池与市政管网相连;然后在临湖基坑边坡坡顶上,在边坡安全距离段外侧,沿钢筋混凝土排水沟设环形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与钢筋混凝土排水沟同时浇筑,路面设2%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在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与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浇筑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顶部盖上沟盖板,即完成本技术的实施。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通过对现有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的改进,将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与钢筋混凝土排水沟同时一次性浇筑,路面坡向排水沟,这样能避免雨水和地下水因土质原因渗透至路基或基坑内,引起基坑边坡移位、变形,亦造成施工道路路基长期浸泡而损坏道路,既保证基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又避免后期经常性维修施工道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临湖基坑边坡;2、边坡安全距离段;3、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4、钢筋混凝土排水沟;5、沟盖板;6、施工围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它包括临湖基坑边坡1,该临湖基坑边坡1的坡顶设有边坡安全距离段2,以确保施工安全,在边坡安全距离段2外设置有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远离临湖基坑边坡1一侧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且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的路面设有2%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深度一般为500mm,顶部盖设有沟盖板5,以避免大块杂物进行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影响排水,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连接有沉淀池,该沉淀池接入市政管网。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与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同步浇筑,形成一
体结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和地下水因土质原因渗透至路基或基坑内,引起基坑边坡移位、变形,以及造成施工道路路基长期受水浸泡而损坏道路。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一侧沿建筑红线设置有施工围墙6。
[0021]本技术施工时,首先在临湖基坑边坡1的坡顶沿建筑红线上设置施工围墙6,施工围墙6内设置一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沟深保持在500

,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经沉淀池与市政管网相连;然后在临湖基坑边坡1坡顶上,在边坡安全距离段2外侧,沿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设环形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与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同时浇筑,路面设2%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在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与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浇筑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顶部盖上沟盖板5,即完成本技术的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它包括临湖基坑边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湖基坑边坡(1)的坡顶设置有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该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远离临湖基坑边坡(1)一侧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且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的路面设有排水坡度,坡向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的路面设有2%排水坡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排水沟(4)与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3)同步浇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水区临湖砂性土深基坑坡顶施工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勋来刘宝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