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29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第一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焊接部,多个焊接部沿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极片包括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收尾端,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卷绕起始端的一个为第一焊接部,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卷绕收尾端的一个为第二焊接部,第一极片包括从第一焊接部到第二焊接部的主体段,主体段等分为多个长度为L的子段,每个子段焊接部的总长度不小于5%*L,200mm≤L≤1200mm,以使第一极片和集流构件焊接形成的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以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能够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广泛应用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
[0003]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以外,电池的功率性能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有电池由于内阻大,导致电池的功率性能较低。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功率性能成为电池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以提升电池的功率性能。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焊接部,所述多个焊接部沿所述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6]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收尾端,所述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一个为第一焊接部,所述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一个为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极片包括主体段,所述主体段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边缘到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边缘,所述主体段等分为多个长度为L的子段,每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不小于5%*L,其中,200mm≤L≤1200mm。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现有集流构件和电极组件焊接采用激光连续线性焊接或脉冲点焊的方式,焊印的形状有X形、环形等。在将极片展开后会发现,沿极片的长度方向,有些区段的焊接部较密集,有些区段的焊接部较稀疏,焊接部在极片上的分布不均匀。对于焊接部较稀疏的区段,极片的有效焊接长度(即,该区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不足以匹配极片的长度,使得极片与集流构件之间的过流能力差,电池单体的内阻大,降低了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在集流构件与第一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焊接后,在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形成间隔布置的多个焊接部,沿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将第一极片由靠近卷绕起始端的第一焊接部和靠近卷绕收尾端的第二焊接部限定出的主体部划分为等长的多个子段,每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不小于子段的长度的5%,以使第一极片和集流构件焊接形成的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以降低电池单体的内阻,能够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升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子段的长度为200mm至1200mm之间,使得第一极片的卷绕长度满足实际产品需求和电池单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000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0mm。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之差的绝对值控制在10mm
内,尽可能减小各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的差异,使得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且使各个子段的过流能力差异较小,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将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之差的绝对值控制在10mm内,相当于各个子段的焊接宽度误差在10mm以,允许各个子段之间的焊接总长度存在误差,能够降低焊接难度。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相同。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相同,则各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的没有差异,使得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尽可能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且使各个子段的过流能力相同,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
[00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数量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10。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数量之差的绝对值控制10以内,尽可能减小各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的差异,使得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使各个子段的过流能力差异较小,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将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数量之差的绝对值控制10以内,相当于各个子段的焊接部数量可以具有差异,允许各个子段之间的焊接总长度存在误差,能够降低焊接难度。
[001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数量相同。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两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数量相同,则尽可能减小各个子段的焊接部的总长度的差异较小,使得焊接部的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减小电池单体的内阻,使各个子段的过流能力相同,满足实际的过流需求,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功率性能。
[00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段连续设置的卷绕起始段,所述卷绕起始段从所述卷绕起始端到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边缘。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卷绕起始段从卷绕起始端到第一焊接部的靠近卷绕起始端的边缘,即卷绕起始端和第一焊接部的靠近卷绕起始端的边缘限定出卷绕起始段,卷绕起始段上未形成焊接部,卷绕起始段与集流构件之间没有焊接关系,方便集流构件与电极端子焊接,以输出电池单体的电能。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起始段的长度为A,满足A≤L。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卷绕起始端与第一焊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特征段的长度,即未设置焊接部的卷绕起始段的长度小于设置有焊接部的子段,以使第一极片没有焊接部的区段的长度不会太长,保证电池单体电能稳定输出。
[002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段连续设置的卷绕收尾段,所述卷绕收尾段从所述卷绕收尾端到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边缘。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卷绕收尾段从卷绕收尾端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卷绕收尾端的边缘,即卷绕收尾端和第二焊接部的靠近卷绕收尾端的边缘限定出卷绕收尾段,卷绕收尾段
上未设置焊接部,卷绕收尾段与对应的集流构件之间没有焊接关系,方便集流构件与电极端子焊接,以输出电池单体的电能。
[002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收尾段的长度为B,满足B≤L。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卷绕收尾段的长度小于子段的长度,即未设置焊接部的卷绕起始段的长度小于设置有焊接部的子段,以使第一极片没有焊接部的区段的长度不会太长,保证电池单体电能稳定输出。
[002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极片中,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的一圈的所述焊接部数量小于远离所述卷绕中心的一圈的所述焊接部的数量。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卷绕式电极组件而言,相邻的两圈第一极片中,靠近卷绕中心的一圈的长度小于远离卷绕中心的一圈的长度,焊接时,在靠近卷绕式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的一圈的形成焊接部数量小于远离卷绕中心的一圈的焊接部的数量,以使每圈第一极片的长度和每圈第一极片对应的焊接部的数量和焊接部的总长度匹配,能够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焊接部,所述多个焊接部沿所述第一极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包括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收尾端,所述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一个为第一焊接部,所述多个焊接部中最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一个为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极片包括主体段,所述主体段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边缘到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边缘,所述主体段等分为多个长度为L的子段,每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不小于5%*L,其中,200mm≤L≤12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总长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数量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子段的所述焊接部的数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段连续设置的卷绕起始段,所述卷绕起始段从所述卷绕起始端到所述第一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起始端的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起始段的长度为A,满足A≤L。8.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与所述主体段连续设置的卷绕收尾段,所述卷绕收尾段从所述卷绕收尾端到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所述卷绕收尾端的边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收尾段的长度为B,满足B≤L。10.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极片中,靠近所述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的一圈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升迟庆魁谷慧柴志生朱广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