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全钢工程胎有两项重要的性能指标,一项是冠部胎体的曲线成长,另一项是轮胎在特定气压、负荷下的轮胎印痕尺寸。
[0003]轮胎的印痕形状及压力分布对轮胎的操控性、舒适性、磨耗以及轮胎整体力学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印痕形状受胎面冠弧尺寸及胎体曲线的影响;而在冠弧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良好的冠部胎体曲线成长可以确保轮胎持续保持一定的冠弧曲线,即保持特定的印痕形状不变。
[0004]轮胎断面是指轮胎的与其中心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低断面产品的断面高与断面宽比值小,即断面宽度偏宽,按常规宽度、窄基断面设计胎体曲线,轮胎充气后,很容易出现距离胎冠中部1/4宽处至胎肩点的曲线成长过大,故在标准负荷下,印痕呈现处冠中凹陷的情况。
[0005]而冠中印痕内凹则会使轮胎偏磨距离胎冠中部1/4宽处至胎肩点的部分,导致该位置磨损过快,最终造成轮胎使用寿命过低;且由于冠中内凹,还会导致轮胎的驱动性能降低,影响车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体(10);带束层(20),所述带束层(20)位于所述胎体(10)的外侧;增高件(30),所述增高件(30)设置在所述胎体(10)和所述带束层(20)之间,并位于所述胎体(10)上的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分别位于胎冠中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胎冠中部之间的水平间距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与胎冠中部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所述增高件(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部(31)、第二本体部(32)和第三本体部(33);自所述第一本体部(31)的靠近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一端至其远离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一端,所述第一本体部(31)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自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靠近所述第一本体部(31)的一端至其靠近所述第三本体部(33)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厚度保持不变;和/或自所述第三本体部(33)的靠近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一端至其远离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一端,所述第三本体部(33)的厚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件(30)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的1/2;其中,所述增高件(30)的宽度方向和所述轮胎的胎面宽度方向均与所述轮胎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斌,田建成,徐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