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28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使得可以在不追加虚设的接地用触头、不改变屏蔽罩形状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电连接器具备:具有绝缘性的主体(100);以及在主体(100)内沿主体宽度方向隔开间隔以2列呈锯齿状配置的上段触头组(200a)和下段接点组(200b)。下段触头组(200b)的触头(201b)的本体部(2012b)的宽度方向上的面积可根据与上段触头组(200a)、下段接点组(200b)的其他信号用触头与共同接地用触头之间的阻抗之差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适于用作高速数字信号传输且进行良好的阻抗匹配 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电连接器,己有触头组在具有绝缘性的主体上沿上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以2列呈锯齿状排列的技术。上述触头组具有多个如下部分-高速数字信号传输用的成为差动对的一对信号用触头和接地用触头。接地用触头的一部分在幅宽上大于一对信号用触头的一部分,配置 为与一对信号用触头的端部在平面位置上重叠。由此,实现了触头在差动对内和差动对之间的阻抗匹配(参见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5826号公报然而,位于触头组末端的差动对内的一个信号用触头在其一侧未配 置接地用触头,因而相比上述差动对内的另一信号用触头,上述一个信 号用触头与接地用触头之间的静电电容变低,阻抗变高。因而无法实现 阻抗匹配,连接器的传输特性恶化。其实如果在上述一个信号用触头的旁边配置虚设的接地用触头,或 者使上述电连接器的屏蔽罩的一部分接近上述一个信号用触头,则可以 改善阻抗匹配,然而一旦追加了虚设的接地用触头或是改变了屏蔽罩的 形状,就会增加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从而成本会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 追加虚设的接地用触头、不改变屏蔽罩形状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阻抗匹 配的电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具备具有绝缘性的主体;以及在主体内沿着主体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至少以2列进行配置的触 头的触头组,触头组具有多个第1触头;以及多个第2触头,上述多 个第2触头与上述第1触头位于不同列上,并与该第1触头相邻,作为 阻抗调整对象的第1、第2触头中的一个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面积,根据 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l、第2触头间的阻抗与其他第1、第2触头间的 阻抗之差进行调整。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情况下,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1、第2触头 中的一个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面积,根据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l、第2 触头间的阻抗与其他第l、第2触头间的阻抗之差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在 不追加虚设的接地用触头、不改变屏蔽罩形状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第l、 第2触头的阻抗匹配。因而可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连接器的传输 特性的提高。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1、第2触头,可以是触头组的位于主体宽 度方向末端的第l、第2触头。这种情况下,位于末端的第l、第2触头 中一个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面积,根据与其他第1、第2触头间的阻抗之 差来调整。触头组可以构成为,作为信号用触头的一对第1触头和作为接地用 触头的第2触头作为一套,多个上述套在主体宽度方向交错相反地排列 上下位置关系。这种情况下, 一对第1触头与同套的第2触头相对,而 另一套的第2触头配置在上述一对第1触头的旁边,所以在实现上述一 对第1触头间的阻抗匹配和串扰的降低方面具有优势。优选在每个上述套中,第2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被配置为与 一对第1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端部在平面位置上重叠。这样就会在 实现一对第1触头间的阻抗匹配方面具有优势。优选为,设触头组的位于主体宽度方向末端的第2触头的外侧端部 与位于末端的第1触头在平面位置上重叠的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Nl,设 其他第2触头的外侧端部与其他第1触头的内侧端部在平面位置上重叠 的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N2时,则满足N1>N2。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不追加虚设的接地用触头、不改变屏蔽罩形状 的情况下,实现位于上述末端的一对第1触头的阻抗匹配。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构成为,第1触头具有保持在主体上的第1本体部; 第1接点部,其与第1本体部的前端部连续且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个 端部露出;第1导出部,其与第1本体部的后端部连续且从主体的长度 方向的另一个端部露出;以及第1引线部,其与该第1导出部的后端部 上连续地设置,第2触头具有第2本体部,该第2本体部以其宽度方 向的端部与上述第1本体部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平面位置上重叠的方式 保持于主体上;第2接点部,其与该第2本体部的前端部连续且从主体 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露出;第2导出部,其与第2本体部的后端部连 续延续且从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露出;以及第2引线部,其与 该第2导出部的后端部连续地设置,设触头组位于主体宽度方向末端的 第2触头的第2本体部的外侧端部与位于上述末端的第1触头的第1本 体部在平面位置上重叠的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Nl,设其他第2触头的第 2本体部的外侧端部与其他第1触头的第1本体部的内侧端部在平面位置 上重叠的宽度方向上的面积为N2时,则满足NPN2。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该电连接器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该电连接器的示意性后视图,(a)是表示屏蔽罩部封闭状态的图,(b)是表示屏蔽罩部开放状态的图。图4是安装了该电连接器的触头组的主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安装了该电连接器的触头组的主体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表示该电连接器的触头配置的图,(a)是示意性俯视图,(b)是示意性仰视图。图7 (a)是该电连接器的第1、第2触头的示意性立体图,(b)是位于该电连接器末端的第2触头的示意性立体图。 符号说明100:主体;200a:上段触头组;201a:触头(一个第1触头);2011a:接点部;2012a:本体部;2013a:导出部;2014a:引线部;202a:触头(另一第1触头);2021a:接点部;2022a:本体部;2023a:导出部;2024a:引线部;200b:下段触头组;202b:触头(第2触头);2011b:接点部;2012b:本体部;2012bl:延长部;2013b:导出部;2014b:引线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该电连接器的示意性 俯视图,图3是该电连接器的示意性后视图,(a)是表示屏蔽罩部封闭 状态的图,(b)是表示屏蔽罩部开放状态的图,图4是安装了该电连接 器的触头组的主体的示意性俯视图,图5是安装了该电连接器的触头组 的主体的示意性剖面图,图6是表示该电连接器的触头配置的图,(a) 是示意性俯视图,(b)是示意性仰视图,图7 (a)是该电连接器的第l、 第2触头的示意性立体图,(b)是位于该电连接器末端的第2触头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至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是与高速差动传输对应的基板安装型插 座,该电连接器具备具有绝缘性的主体100;在主体100内沿着主体 100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以2列的方式将触头呈锯齿状排列的上段触头组200a和下段触头组200b;以及覆盖主体100外周的屏蔽罩300。下面详 细说明各部分。如图l、图3、图4和图5所示,主体100是对PBT (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和PPS (聚苯硫醚)等通用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模塑成形得到 的,可供插头A嵌合。主体10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本体部110;正面观察为大致倒U 字状的凸部120,该凸部120形成在本体部110的正面侧且进入插头A 的前端凹部中;大致板状的基部130,该基部130在本体部110的下方侧 朝前方伸出而形成;以及圆柱状的凸台140,该凸台140朝下形成在基部 130的底面上,嵌入上述基板的未图示的孔部中。在主体100的本体部110的中央部,与插头A的触头(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连接器具备: 具有绝缘性的主体;以及 在主体内沿着主体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以至少2列的方式对触头进行配置的触头组, 触头组具有: 多个第1触头;以及 多个第2触头,上述第2触头与上述第1触头位于不同列上,并与该第1触头相邻, 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1、第2触头中的一个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面积,根据作为阻抗调整对象的第1、第2触头间的阻抗与其他第1、第2触头间的阻抗之差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孝之近藤快人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