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8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属于单晶硅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输送筒,输送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仓,处理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处理仓内设置有破碎组件,破碎组件用于快速破碎胚料,输送筒内设置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均匀输送胚料,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输送筒的侧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输送组件和破碎组件工作,实现输送胚料和破碎组件同时工作,胚料可以从主动破碎辊和两个从动破碎辊之间的两处缝隙地破碎,比传统破碎设备多一个破碎处,有效的提高破碎效率和输送效果,减少堵塞情况发生。减少堵塞情况发生。减少堵塞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单晶硅棒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硅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通过加工制成硅棒,硅棒具较好耐火耐高温性能,可做高温发热的元件,单晶硅棒是通过区熔或直拉工艺在炉膛中整形或提拉形成的硅单晶体棒。
[0003]单晶硅棒生产一般需要破碎后熔化处理,经过初步破碎的胚料体积大小不一,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在下料时容易输送不均,从而导致堵塞的情况发生,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旨在解决经过初步破碎的胚料体积大小不一,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在下料时容易输送不均,从而导致堵塞的情况发生,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包括输送筒,所述输送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仓,所述处理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处理仓内设置有破碎组件,所述破碎组件用于快速破碎胚料,所述输送筒内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均匀输送胚料,所述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输送筒的侧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输送组件和破碎组件工作。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主动破碎辊、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破碎辊和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破碎辊和两个从动破碎辊均转动连接于处理仓内,且主动破碎辊位于两个从动破碎辊之间,所述主动破碎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短轴,所述第二短轴贯穿处理仓的侧部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从动破碎辊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短轴,两个所述第一短轴均贯穿处理仓的侧部并向外延伸,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短轴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短轴的圆周表面,且两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和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处理仓的侧部,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短轴的另一端,所述输送组件与破碎组件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同时联动输送组件和破碎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轴和螺旋叶,所述输送轴转动连接于输送筒的内壁之间,所述螺旋叶固定连接于输送轴的圆周表面,且输送轴的一端贯穿输送筒的侧部并向外延伸。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从动链轮固定连接于输送轴的一端,所述主动链轮固定连接于第二短轴的圆周表面,所述链条传动连接于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筒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短轴转动,从而带动主动破碎辊和两个从动破碎辊同时转动,利用从动破碎辊和主动破碎辊对胚料进行破碎,两个从动破碎辊转动的方向与主动破碎辊相反,通过第二短轴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轴转动,利用输送轴带动螺旋叶转动,螺旋叶能够稳定的输送胚料,且随着螺旋叶的转动,可以避免输送筒内发生堵塞,实现输送胚料和破碎组件同时工作,胚料可以从主动破碎辊和两个从动破碎辊之间的两处缝隙地破碎,比传统破碎设备多一个破碎处,有效的提高破碎效率和输送效果,减少堵塞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驱动组件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
[0019]1、输送筒;2、处理仓;3、进料口;4、第一短轴;5、从动破碎辊;6、主动破碎辊;7、第二短轴;8、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10、输送轴;11、从动链轮;12、主动链轮;13、链条;14、出料口;15、螺旋叶;16、安装架;17、伺服电机;18、支撑脚;1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包括输送筒1,输送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仓2,处理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3,处理仓2内设置有破碎组件,破碎组件用于快速破碎胚料,输送筒1内设置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用于均匀输送胚料,输送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4,输送筒1的侧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输送组件和破碎组件工作。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带动第二短轴7转动,从而带动主动破碎辊6和主动齿轮8同步转动,主动齿轮8转动时带动两个从动齿轮9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主动破碎辊6和两个从动破碎辊5同时转动,利用从动破碎辊5和主动破碎辊6对胚料进行破碎,两个从动破碎辊5转动的方向与主动破碎辊6相反,胚料可以从主动破碎辊6和两个从动破碎辊5之间的两处缝隙地破碎,比传统破碎设备多一个破碎处,有效的提高破碎效率,通过第二短轴7带动主动链轮12转动,主动链轮12通过链条13带动从动链轮1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轴10转动,实现输送胚料和破碎组件同时工作,结构稳定,利用输送轴10带动螺旋叶15转动,螺旋叶15能够稳定的输送胚料,且随着螺旋叶15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包括输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仓(2),所述处理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3),所述处理仓(2)内设置有破碎组件,所述破碎组件用于快速破碎胚料,所述输送筒(1)内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用于均匀输送胚料,所述输送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4),所述输送筒(1)的侧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输送组件和破碎组件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晶硅棒加工的胚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包括主动破碎辊(6)、主动齿轮(8)和两个从动破碎辊(5)和两个从动齿轮(9),所述主动破碎辊(6)和两个从动破碎辊(5)均转动连接于处理仓(2)内,且主动破碎辊(6)位于两个从动破碎辊(5)之间,所述主动破碎辊(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短轴(7),所述第二短轴(7)贯穿处理仓(2)的侧部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从动破碎辊(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短轴(4),两个所述第一短轴(4)均贯穿处理仓(2)的侧部并向外延伸,所述主动齿轮(8)固定连接于第二短轴(7)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从动齿轮(9)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短轴(4)的圆周表面,且两个从动齿轮(9)均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林王新正陆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