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507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顶端通过升降组件设置有顶板;支撑底座的端部设置有实现列车自移及拉动平板车移动的拉移组件;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辅助列车移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与设置在巷道内的轨道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替代传统绞车,避免使用传统绞车发生跑车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中,移动变电站、乳化液泵站、泵箱等大型采煤的辅助设备安装在设备列车上,设备列车会随着回采移动而移动;传统的有轨设备列车采用回柱绞车牵引平板车来实现采煤辅助设备的移动此种方法存在牵引绳易断裂、绞车制动易失灵等问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给生产使用带来了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及其操作方法,用于替代传统绞车,避免使用传统绞车发生跑车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顶端通过升降组件设置有顶板;支撑底座的端部设置有实现列车自移及拉动平板车移动的拉移组件;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辅助列车移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与设置在巷道内的轨道滑动接触。
[0005]所述的支撑底座为倒置的U型。
[0006]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顶端四角处的戗柱千斤顶,戗柱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顶板连接。
[0007]所述的戗柱千斤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圆球形,支撑底座及顶板上均设置有容置孔,戗柱千斤顶可拆卸的设置在容置孔内。
[0008]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对戗柱千斤顶进行固定的桁架。
[0009]所述的拉移组件包括与支撑底座前后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拉移千斤顶。
[0010]所述的滑动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左右两端。
[0011]所述的滑动件包括与支撑底座连接的升降千斤顶,升降千斤顶的端部通过连接架与滑动轮连接。
[0012]所述的顶板的两端均弧形过渡向下延伸设置。
[0013]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的操作方法,包括,1)在平板车前后两端各设置一台列车,列车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拉移千斤顶与平板车连接,且列车上的滑动轮均与巷道内设置的轨道滑动接触;2)控制位于平板车后端的一台列车滑动轮收起,使支撑底座与巷道底面接触;控制升降组件中的戗柱千斤顶升起,使顶板与巷道顶面接触并抵紧;3)控制位于平板车前端的一台列车实现拉移千斤顶的伸缩,随着拉移千斤顶的逐步伸出,位于平板车前端的列车会沿轨道逐步移动一定距离;4)控制位于平板车后端列车的戗柱千斤顶收缩,使顶板与巷道顶面脱离,并放下
滑动轮使其与轨道接触;位于平板车前端的列车收起滑动轮,使支撑底座与巷道底面接触,升起戗柱千斤顶,使顶板顶端与巷道顶面抵紧,并控制拉移千斤顶收缩,即可实现平板车一定距离的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平板车的首尾各设置一台列车,能够避免传统绞车发生跑车的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升降组件能够控制顶板升起,使顶板与巷道顶部紧密抵紧,能够增大顶板与巷道顶端直接的摩擦力,通过在滑动组件中设置升降千斤顶控制滑动轮升起,能够确保支撑底座与巷道底面紧密接触,增大支撑底座与巷道底端的摩擦力,确保对平板车进行拉移时列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滑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以清楚和完整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优选设置为倒置的U型,既能确保支撑强度又能为设置在巷道底部的轨道提供容置空间,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支撑底座1顶端通过升降组件设置有顶板2,升降组件能控制顶板2的升降,以便于需要对平板车进行拉动时,通过升降组件将顶板2顶起与巷道的顶面紧密抵紧,增大列车与巷道的摩擦力确保平板车被拉动时列车的稳定性;优选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1顶端四角处的戗柱千斤顶3,戗柱千斤顶3的伸缩端与顶板2连接;其中,戗柱千斤顶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圆球形,支撑底座1及顶板2上均设置有容置孔4,戗柱千斤顶3可拆卸的设置在容置孔4内,以便于对戗柱千斤顶3进行检修及更换;戗柱千斤顶3上下两端的圆球形设置,能够增大与支撑底座1及顶板2的接触面积,分散戗柱千斤顶3所承载的作用力。
[0017]进一步地,支撑底板上还设置有对戗柱千斤顶3进行固定的桁架5,桁架5通过抱箍6与戗柱千斤顶3的缸体进行紧固连接;桁架5的设置,能够提升整个设备列车在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顶板2的两端均弧形过渡向下延伸设置,以便于在工作使用时,分散顶板2所能承载的作用力。
[0018]支撑底座1的端部设置有实现列车自移及拉动平板车移动的拉移组件;拉移组件包括与支撑底座1前后两端均可拆卸连接的拉移千斤顶7;其中拉移千斤顶7一端与设置在支撑底座1端部前后两侧的耳板8可拆卸的连接,另一端与平板车连接,平板车通过拉移千斤顶7的拉动实现在巷道内轨道上的移动。
[0019]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辅助列车移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与设置在巷道内的轨道滑动接触;滑动件优选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其中每个滑动件均包括与支撑底座1连接的升降千斤顶9,升降千斤顶9的端部通过连接架10与滑动轮11连接;优选升降千斤顶9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套筒12内,安装套筒12通过连接板13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升降千斤顶9一端从安装套筒12内伸出后与连接架10连接,滑动轮11对称设
置在连接架10的两端。升降千斤顶9的设置,能够控制滑动轮11的升降,以便于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对滑动轮11的位置进行调整,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0020]本专利技术中有轨自移设备列车的操作方法为: 1)在平板车前后两端各设置一台列车,列车通过设置在其端部的拉移千斤顶7与平板车连接,且列车上的滑动轮11均与巷道内设置的轨道滑动接触;2)当需要对平板车进行移动时,首先控制位于平板车后端的一台列车将滑动轮11收起,使支撑底座1与巷道底面接触;控制升降组件中的戗柱千斤顶3升起,使顶板2与巷道顶面接触并抵紧,增大后端列车与巷道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后端列车位置的稳定性;3)然后控制位于平板车前端的一台列车实现拉移千斤顶7的伸缩,由于后端的列车位置固定,所以随着拉移千斤顶7的逐步伸出,位于平板车前端的列车会沿轨道逐步移动一定距离;4)最后控制位于平板车后端列车上的戗柱千斤顶3收缩,使顶板2与巷道顶面脱离,并放下滑动轮11使其与轨道接触;位于平板车前端的列车收起滑动轮11,使支撑底座1与巷道底面接触,升起戗柱千斤顶3,使顶板2顶端与巷道顶面抵紧,并控制拉移千斤顶7收缩,即可实现平板车一定距离的移动,同时位于平板车后端的列车也会被同步拉动;如此往复操作即可实现对平板车的拉动操作;通过对两台列车交替固定能够避免出现跑车的风险;通过采用拉移千斤顶7与平板车进行连接,能够避免传统的回柱绞车在工作时出现钢丝绳断裂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提升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顶端通过升降组件设置有顶板;支撑底座的端部设置有实现列车自移及拉动平板车移动的拉移组件;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辅助列车移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与设置在巷道内的轨道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座为倒置的U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顶端四角处的戗柱千斤顶,戗柱千斤顶的伸缩端与顶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戗柱千斤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为圆球形,支撑底座及顶板上均设置有容置孔,戗柱千斤顶可拆卸的设置在容置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对戗柱千斤顶进行固定的桁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移组件包括与支撑底座前后两端可拆卸连接的拉移千斤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自移设备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左右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轨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卫黄泉清刘玉亮席艳凯郭会纳蒋留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港区速达工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