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889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6
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设有臀部托板,所述臀部托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板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辅助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重缓冲机构可在患者屁股与地面接触时形成缓冲保护,并且通过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判定,以对身体形成支撑,辅助患者站立,达到较好的效果。达到较好的效果。达到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为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康复式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于人体上的智能化康复辅具,可以辅助人体实现特定的功能,中风是临床患者致残的首要原因,中风后只有百分之十的患者能完全康复,剩余的患者往往会发生肢体运动功能损伤,根据大数据显示,中风六个月后,大概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在无外力辅助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的生理活动,而下肢运动功能的丧失是最严重的运动功能损伤,不仅仅会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沮丧情绪,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3]下肢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分为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臀部的托起支撑装置,另一部分为腿部辅助行走外骨骼,针对臀部受力托起装置,现有的托起装置仅仅起到连接和托起臀部的作用,辅助行走主要依靠腿部行走外骨骼,但是仅仅通过腿部的外骨骼进行支撑,效果不好,重心不稳,并且在摔倒时没有很好的应急措施,无法对患者进行保护;同时,现有的臀部托起装置主要依靠绑带从裆部穿过达到固定效果,绑带的固定会造成一定的压迫效果,引起患者的不适,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设有臀部托板,所述臀部托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板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辅助支撑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处于第二缓冲机构正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水平检测仪。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杆及限位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限位块上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穿过限位块后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有第一配合齿轮,第一配合齿轮啮合有第二配合齿轮,第二配合齿轮啮合有第三配合齿轮,所述第三配合齿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固定块右侧的下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轴插入弧形槽内并可沿弧形槽移动。
[0010]进一步的,第一配合齿轮包括第二斜齿轮与第一圆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第一圆齿轮同轴心,第二斜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圆齿轮的右侧,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
[0011]进一步的,第二配合齿轮包括第二圆齿轮和第三圆齿轮,第三圆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圆齿轮的左侧,第二圆齿轮与第一圆齿轮相啮合,第三圆齿轮与第一配合齿轮相啮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下端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销轴转动时驱使第二支撑杆沿着第一支撑管上下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组件包括外活动套管,所述外活动套管内滑动配合有内活动套杆,所述内活动套杆下端部转动连接有活动轮,外活动套管内设有驱使内活动套杆往复运动的第一弹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活动套管设有一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配合有内活动套杆,所述导向孔底部与内活动套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橡胶气囊,橡胶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安全气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绑带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第二绑带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臀部托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卡接的第一插接槽,所述臀部托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相卡接的第二插接槽。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块包括第一矩形板、第二弹簧和第一卡齿,所述第一矩形板上设有一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有第一卡齿,所述滑动腔底部与第一卡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卡块包括第二矩形板、第三弹簧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二矩形板上滑动配合有第二卡齿,第二矩形板与第二卡齿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001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包括保护盒和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缓冲机构在患者屁股与地面接触时形成缓冲保护,并且通过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判定,当判定为摔倒时,通过第一缓冲机构内部的安全气囊进行二次缓冲,形成保护,防止摔伤,并且设置的电机、销轴和第一配合齿轮等结构配合,能够在固定板内部水平检测仪判定摔倒时启动电机带动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杆等结构快速旋转后对身体形成支撑,辅助患者站立,达到较好的效果。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限位块、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杆和缓冲组件等结构配合,能够在患者行走锻炼时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增加患者身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能够进行一定的高度变化,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并且降低了腿部受到的压力,同时,设置的活动轮能够在辅助支撑的同时降低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省力的目的。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臀部托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等结构,能够使患者半坐在臀部托板上形成一定的支撑,减小腿部受到的压力,通过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一卡块等结构配合,能够更为方便的对患者进行固定,操作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缓冲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卡块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支撑杆的结构分离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第二配合齿轮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臀部托板,2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第一卡块,401第一矩形板,402第一卡齿,403第一插接槽,5第二卡块,501第二矩形板,502第二卡齿,503第二插接槽,6固定板,7第一缓冲机构,8第二缓冲机构,9固定块,10限位块,101保护盒,102保护框,11第一支撑管,12第二支撑杆,13缓冲组件,131外活动套管,132内活动套杆,133活动轮,14电机,15销轴,151第一斜齿轮,16第一配合齿轮,161第二斜齿轮,162第一圆齿轮,17第二配合齿轮,171第二圆齿轮,172第三圆齿轮,18第三配合齿轮,19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设有臀部托板,所述臀部托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与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固定板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辅助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水平检测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电机、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杆及限位块,所述固定块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限位块上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限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穿过限位块后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有第一配合齿轮,第一配合齿轮啮合有第二配合齿轮,第二配合齿轮啮合有第三配合齿轮,所述第三配合齿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固定块右侧的下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限位轴插入弧形槽内并可沿弧形槽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义王优强于晓倪陈兵王雪兆何彦莫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