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58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实现空中交通管制(ATC)和敌我识别(IFF)共用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天线辐射体由上部有源天线辐射体、中间绝缘垫圈和下部外套筒构成,外套筒内的同轴线分别与输入输出插座和有源天线辐射体相连。由于同轴导线直径远远小于有源天线辐射体等效直径,相应有源天线辐射体的发射和接收频带很宽,可实现IFF和ATC共同,而有源天线辐射体无方向性,因此可实现全方向IFF和ATC发射和接收,易于对现有小型飞机天线的改造。(*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用天线,特别是实现空中交通管制(ATC)和敌我识别(IFF)共用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现飞机一般仅设有IFF应答机天线。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空中交通的日益拥挤和繁忙,为保障空中飞行安全,在飞机上设置ATC应答机非常必要。但现有飞机上另加一套ATC应答机天线的工作量大,无天线安装位置。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专利94229503.X设计了一种“机载宽带复合天线”,该天线提供了实现IFF和ATC应答机共用的,有较宽频带的机载天线。该专利的结构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基座,外形呈刀片状流线体的天线辐射体,输入输出插座,天线辐射体为两个长短不同的有源天线辐射体和一个无源天线反射体,两个有源天线辐射体与高频馈电电路相联,共同一输入输出插座。该专利中由于有三个天线辐射体,体积较大,而且具有单方向发射和接收信号,有较强的方向性,所以在大型飞机上需装两套天线,而小型飞机由于体积受限,装一套上述天线则受限于单方向接收和发射信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只用一个天线辐射体能发射和接收ATC和IFF信号,且发射和接收信号为全方向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从而适于装于小型飞机上。本技术的解决办法是一种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基底,外形呈刀片状流线体的天线辐射体和基座下的输入输出插座,其特点是天线辐射体的上部份为有源天线辐射体,下部份为与基座连为一体的外套筒,有源天线辐射体与外套筒之间为绝缘垫圈,外套筒内有一同轴导线,同轴导线一端与输入输出插座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有源天线辐射体上。由于本技术的外套筒内的同轴导线与有源天线辐射体相连,且外套筒与有源天线辐射体通过绝缘垫圈隔开,有源天线辐射体的直径远远大于同轴导线的导线直径,相应使整个天线频带形成宽带,其频宽覆盖了IFF和ATC两种信号的频带,因而可实现IFF和ATC应答机共用一天线。而且本技术的有源天线辐射体不具有方向性,可发射和接收任何方向的信号。本技术的解决办法中可使有源天线辐射体与绝缘垫圈接触面的等效直径同外套筒与绝缘垫圈的等效直径相同,这样更有利于拓宽频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由于通过同轴导线与有源天线辐射体相连,且同轴导线的导线直径远远小于有源天线辐射体的等效直径,相应有源天线辐射体的发射和接收频带大大拓宽,可实现IFF和ATC应答机共同一天线,而且本技术有源天线辐射体无方向性,可接收和发射任一方向的信号,因此实现了全向发射和接收的目的,便于在小型飞机上安装、使用。本技术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图1中机载全向宽带天线的基座5上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外套筒2,外套筒2上有一绝缘垫圈3,绝缘垫圈3上为有源天线辐射体1,基座5下固定输入输出插座4,天线辐射体外形呈刀片状流线体。图2中外套筒2内有一同轴导线6,同轴导线6一端与输入输出插座4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有源天线辐射体1上,在基座5、外套筒2、绝缘垫圈3上对应开有与外套体2内孔平行的两开孔7有源天线辐射体1上设有与开孔7对应的盲孔,有一可调匹配棒8通过外套筒2的开孔7伸到有源天线辐射体1的盲孔内,另一孔内的可调匹配棒8为一调节螺钉9,其中可调匹配棒8、调节螺钉9在外套筒2的开孔7内部份与外套筒2绝缘。在本实施例中可调匹配棒8和调节螺钉9可在开孔7内上下调整,其作用一方面用以固定有源天线辐射体,另一方面起到改善天线电性能和进一步拓宽频带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基座(5),外形呈刀片状流线体的天线辐射体和基座(5)下的输入输出插座(4),其特征在于天线辐射体的上部份为有源天线辐射体(1),天线辐射体下部为与基座(5)连为一体的外套筒(2),有源天线辐射体(1)与外套筒(2)之间为绝缘垫圈(3),外套筒(2)内有一同轴导线(6),同轴导线(6)一端与输入输出插座(4)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有源天线辐射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外套筒(2)上设有与其内孔平行的开孔(7),有源天线辐射体(1)上设有与外套筒(2)开孔(7)对应的盲孔,有一可调匹配棒(8)通过外套筒(2)的开孔(7)伸到有源天线辐射体(1)的盲孔内,且可调匹配棒(8)在外套筒(2)的开孔(7)内部份由绝缘材料将可调匹配棒(8)与外套筒(2)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有源天线辐射体(1)与绝缘垫圈(3)接触面直径同外套筒(2)与绝缘垫圈(3)接触面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可调匹配棒(8)为一调节螺钉(9)。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可调匹配棒(8)为一调节螺钉(9)。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实现空中交通管制(ATC)和敌我识别(IFF)共用的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其天线辐射体由上部有源天线辐射体、中间绝缘垫圈和下部外套筒构成,外套筒内的同轴线分别与输入输出插座和有源天线辐射体相连。由于同轴导线直径远远小于有源天线辐射体等效直径,相应有源天线辐射体的发射和接收频带很宽,可实现IFF和ATC共同,而有源天线辐射体无方向性,因此可实现全方向IFF和ATC发射和接收,易于对现有小型飞机天线的改造。文档编号H01Q1/28GK2212267SQ9422988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树连 申请人:国营涪江机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载全向宽带天线,包括固定在机体上的基座(5),外形呈刀片状流线体的天线辐射体和基座(5)下的输入输出插座(4),其特征在于天线辐射体的上部份为有源天线辐射体(1),天线辐射体下部为与基座(5)连为一体的外套筒(2),有源天线辐射体(1)与外套筒(2)之间为绝缘垫圈(3),外套筒(2)内有一同轴导线(6),同轴导线(6)一端与输入输出插座(4)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有源天线辐射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连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涪江机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