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BM顶护盾导向座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向座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BM顶护盾导向座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隧道基础建设逐渐向高海拔地质复杂或地质信息少的地区推进,面对单机长距离掘进需求,复杂地质如软硬岩交替、软岩大变形、长距离破碎带等成为制约施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双模式TBM即融合敞开式TBM和护盾式TBM的功能为安全快速通过复杂地质隧道提供了实施性强的技术手段。
[0003]在双模式TBM工作条件下,在软岩大变形的工况下,护盾受到隧道壁变形的压力、辅助推进油缸对护盾的推力以及在刀盘卡机状况下护盾需要提供的反扭矩,都对护盾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护盾导向座既可以不增加护盾的结构和尺寸,又可以很好的提高护盾的结构强度。此外,在软岩大变形的工况下,当刀盘需要扩径以抵消隧道壁的变形时,护盾导向座还起护盾直径变化时的导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双模式TBM顶护盾导向座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在隧道基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TBM顶护盾导向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护盾导向座包括长方体空腔结构和筋板;筋板包括左筋板(7)、右筋板(8)和中间筋板(9),左筋板(7)和右筋板(8)对称布置在中间筋板(9)两侧,三者均焊接于空腔结构内;中间筋板(9)一端垂直固定于空腔结构的底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左筋板(7)、右筋板(8)一端对应固定于空腔结构左右侧壁,另一端与空腔结构的底板呈50
°‑
60
°
的角度固定焊接连接;空腔结构的四周外侧均布有突出的滑轨(10),滑轨(10)上开有盲孔;空腔结构的前后侧分别开有两个销轴孔;空腔结构的四侧厚度一致,厚度满足下面的公式:S1=a1*D*6*10
‑3式中:S1为空腔结构四侧的厚度;D为TBM刀盘直径,为7000mm
‑
15000mm;a1为修正系数;D为7000mm
‑
11000mm时,a1取1
‑
1.2;D为11000mm
‑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明,冯志豪,吕金焕,魏飞,王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