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84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包装膜包括第一冲坑、第二冲坑和对折连接部,对折连接部包括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连接于第一冲坑的侧壁,第二弧形部连接于第二冲坑的侧壁;电芯的高度为T,第一弧形部的半径为R1,第二弧形部的半径为R2,对折连接部的宽度为W,第一冲坑的高度为H1,第二冲坑的高度为H2,0.5aT=b1R1+b2R2+cW+0.5H1+0.5H2,其中,a为0.8至0.95,b1和b2均为0.2至0.5,c为0.2至0.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能够使电芯在电芯腔内既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不会在对折连接处形成过大的凸出结构,又不会对包装膜侧壁有过度的拉扯。的拉扯。的拉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环境无污染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储能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引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钢壳方形和圆柱动力锂离子电池,动力软包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的质量能量密度和更灵活的外包装设计。
[0003]然而对于软包电池的外包装设计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设计方法,导致电芯外观无法标准化,限制了电芯在应用中的可替换性,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单冲坑方式形成的三封边结构电芯,单侧包边结构尺寸是设计难点,单侧包边结构尺寸过大会导致电池翻折封装后单侧边鼓胀,而单侧包边结构尺寸过小则会导致电池翻折封装后单侧边拉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装膜及软包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封边结构电芯的单侧包边结构尺寸难以设计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装膜,包括第一冲坑、第二冲坑和对折连接部,所述第一冲坑和所述第二冲坑分别连接于所述对折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冲坑和所述第二冲坑沿所述对折连接部对折后形成容纳电芯的电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弧形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冲坑的侧壁,所述第二弧形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冲坑的侧壁;所述电芯的高度为T,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为R2,所述对折连接部的宽度为W,所述第一冲坑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冲坑的高度为H2,0.5aT=b1R1+b2R2+cW+0.5H1+0.5H2,其中,a为0.8至0.95,b1和b2均为0.2至0.5,c为0.2至0.8。
[0006]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冲坑的冲坑侧壁、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二冲坑的冲坑侧壁依次连接,通过将软包电池包装膜的结构尺寸限制为0.5aT=b1R1+b2R2+cW+0.5H1+0.5H2,使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沿对折连接部对折后,电芯在电芯腔内既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不会在对折连接处形成过大的凸出结构,又不会对软包电池包装膜的侧壁有过度的拉扯。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c为0.4至0.6。
[0008]当c为0.4至0.6时,使第一冲坑11的高度H1、第二冲坑12的高度H2、第一弧形部131的半径R1、第二弧形部132的半径R2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使电芯在电芯腔内既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不会在对折连接处形成过大的凸出结构,又不会对软包电池包装膜的侧壁有过度的拉扯。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a为0.9
±
0.05,b1和b2均为0.3
±
0.05,c为0.5
±
0.05。
[0010]当a为0.9
±
0.05,b1和b2均为0.3
±
0.05,c为0.5
±
0.05时,使第一冲坑11的高度H1、第二冲坑12的高度H2、第一弧形部131的半径R1、第二弧形部132的半径R2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使电芯在电芯腔内既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不会在对折连接处形成过大的凸出结构,又不会对软包电池包装膜的侧壁有过度的拉扯。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b1=b2。
[0012]当b1=b2时,使结构等式简化为0.5aT=b1(R1+R2)+cW+0.5H1+0.5H2,结构等式中的变化参数更少,更容易对第一冲坑11的高度H1、第二冲坑12的高度H2、第一弧形部131的半径R1、第二弧形部132的半径R2等参数进行合理设计。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坑的高度H1与所述第二冲坑的高度H2相等。
[0014]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使结构等式简化为0.5aT=b1(R1+R2)+cW+H1。当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时,软包电池包装膜更容易加工,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的结构尺寸相同,可以互换使用,无需限定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的位置朝向。而且在对电芯进行包装时,也无需限制电芯首先放置在第一冲坑内还是第二冲坑内,工作人员也无需对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进行区分。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相等,使0.5aT=2b1R1+cW+H1。
[0016]在上述实施例中,不仅使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还使对折连接部左右两侧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从而使对折连接部两侧的受力更加均衡,不容易从其中一侧破损或者断裂。在该实施例中,可将结构等式简化为0.5aT=2b1R1+cW+H1,只需要对第一冲坑一侧的尺寸进行细化设计,计算公式也更为简单。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坑的高度H1小于所述第二冲坑的高度H2,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或者,所述第一冲坑的高度H1大于所述第二冲坑的高度H2,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小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
[0018]其中,第一冲坑的高度H1小于第二冲坑的高度H2时,将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设置为大于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以保证第一冲坑的冲坑侧壁、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之间的平滑过渡;第一冲坑的高度H1大于第二冲坑的高度H2时,将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设置为小于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以保证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二冲坑的冲坑侧壁之间的平滑过渡。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W为2
±
0.05mm。
[0020]其中,W过大,则电芯腔的两侧高度也差别较大,可能出现电芯一侧具有较大的剩余容纳空间,而另一侧被挤压的情况;W过小,则不方便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的对折,导致对折连接部容易折断。因此将W设置为2
±
0.1mm。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R1和R2均为2
±
0.02mm。
[0022]其中,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电芯包装,因此将第一弧形部的半径R1和第二弧形部的半径R2设置为2
±
0.1mm。
[00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上述的软包电池包装膜,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池腔内的电芯。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软包电池包装膜的结构尺寸限制为如下尺寸:0.5aT=
b1R1+b2R2+cW+0.5H1+0.5H2,使第一冲坑11和第二冲坑12沿对折连接部13对折后,电芯在电芯腔内既具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不会在对折连接处形成过大的凸出结构,又不会对软包电池包装膜的侧壁有过度的拉扯。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包装膜,包括第一冲坑、第二冲坑和对折连接部,所述第一冲坑和所述第二冲坑分别连接于所述对折连接部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冲坑和所述第二冲坑沿所述对折连接部对折后形成容纳电芯的电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折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弧形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冲坑的侧壁,所述第二弧形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弧形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冲坑的侧壁;所述电芯的高度为T,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为R2,所述对折连接部的宽度为W,所述第一冲坑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冲坑的高度为H2,0.5aT=b1R1+b2R2+cW+0.5H1+0.5H2,其中,a为0.8至0.95,b1和b2均为0.2至0.5,c为0.2至0.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c为0.4至0.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包装膜,其特征在于:a为0.9
±
0.05,b1和b2均为0.3
±
0.05,c为0.5
±
0.0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包装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少锋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