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宗敏专利>正文

电视室外天线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946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视室外天线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由天线振子(1),固定支架(2)及馈电联接片组成。其技术关键是在固定支架(2)的水平左右方向各伸出一只可插入振子管内的圆柱体悬臂,且悬臂和支架主体联为一体,在振子管的一端开有长方形槽口。用上述结构制作的天线振子和支架固定牢固,成本和内插式相同。(*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视振子天线的振子和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目前,电视室外天线大多为振子天线,振子间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天线的电性能。现有的技术中有源振子固定所采取的结构形式均为内插式,即将振子管(1)插入固定支架内壁,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这种结构有如下缺点1、振子和支架接触面积小,单点固定,使振子和支架一体性差,易造成振子局部位移或端部下垂,甚至振子脱落,并使馈电接触不良。2、由于振子为空芯筒管,用罗钉固定易造成振子变形。上述缺点严重的影响了电视用户的收看效果。为了解决目前电视室外振子天线中振子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架水平放置的纵向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架A-A向剖视图;附图5是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振子和支架接插上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A-A处剖视图;附图8是附图6的B-B处剖视图。参照附图3和附图4,固定支架(2)的水平左右方向各伸出一个供插入振子管腔内的圆柱体悬臂,为了防止悬臂的伸出影响总强度,圆柱体的水平下方部分和支架主体联接为一体,为了便于插入振子管(1)内,悬臂的顶端为鸭嘴形。圆柱体悬臂的直径等于振子管(1)的内径,为了插接的牢固也可以略大于振子管内径。参照附图5,振子(1)和支架(2)悬臂的插接部分开有一长方形槽口,槽的长度等于支架(2)圆柱体悬臂下面和支架主体结合部分的长度,宽度等于结合部分的宽度,在长方形槽的对面管壁上开有一小孔(3)作为振子(1)、馈电联接片(4)和支架(2)的固定罗钉孔。参照附图6、附图7、附图8,将振子槽对准支架圆柱体下部联接部分插入到底,用罗钉将馈电联接片(4)、振子(1)固定在支架(2)上即可。上述支架(2)可用绝缘材料做成,也可用塑料一次压铸而成。用上述结构的室外电视天线,与内插式结构天线相比,在成本相似的情况下,具有整体机械强度高、结合牢固等优点,改善了振子和支架结合不牢影响电视收看效果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由天线振子(1)、固定支架(2)、馈电联接片构成的电视室外天线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其特征是a、固定支架(2)的水平左右方向各伸出一只供插入振子管腔内的圆柱体悬臂,圆柱体的下方和支架主体联为一体,b、振子管(1)的一端开有一长方形槽口,槽对面管壁开有罗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外插式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圆柱体悬臂的顶端为鸭嘴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外插式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支架(2)用塑料一次压铸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外插式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固定支架(2)的圆柱体悬臂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振子管(1)的内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视室外天线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由天线振子(1),固定支架(2)及馈电联接片组成。其技术关键是在固定支架(2)的水平左右方向各伸出一只可插入振子管内的圆柱体悬臂,且悬臂和支架主体联为一体,在振子管的一端开有长方形槽口。用上述结构制作的天线振子和支架固定牢固,成本和内插式相同。文档编号H01Q1/14GK2062117SQ8921881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孙宗敏 申请人:孙宗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天线振子(1)、固定支架(2)、馈电联接片构成的电视室外天线振子外插式固定结构,其特征是:a、固定支架(2)的水平左右方向各伸出一只供插入振子管腔内的圆柱体悬臂,圆柱体的下方和支架主体联为一体,b、振子管(1)的一端开有一长方 形槽口,槽对面管壁开有罗钉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宗敏
申请(专利权)人:孙宗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