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83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3
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它涉及木质素纤维加工领域。电机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且输出端贯穿箱体与位于齿轮仓内的太阳轮相连接,太阳轮的中心处焊接有主动转轴,主动转轴位于搅拌仓的部分设置有提升桨叶,所述行星轮与太阳轮相啮合,且行星轮设置在行星架上,行星架位于齿轮仓内,且固定设置在箱体内壁上,所述行星轮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从动转轴,从动转轴上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搅拌桨叶。通过提升桨叶转动,将位于箱体底部的木质素纤维向上提升,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木质素纤维沉积在箱体的底部导致搅拌不均匀,通过搅拌桨的旋转和沿着行星架的移动对木质素纤维进行充分的搅拌。维进行充分的搅拌。维进行充分的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木质素纤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木质纤维是天然可再生木材经过化学处理、机械法加工得到的有机絮状纤维物质,广泛用于混凝土砂浆、石膏制品、木浆海绵、沥青道路等领域。可用于制造中纤板,用于家居建材行业。无毒、无味、无污染、无放射性。木质纤维素不溶于水、弱酸和碱性溶液;PH值中性,可提高系统抗腐蚀性。木质纤维的结构粘性,使加工好的预制浆料(干湿料)的均匀性保持原状稳定并减少系统的收缩和膨胀,使施工或预制件的精度大大提高。木质纤维还具有很强的防冻和防热能力,当温度达到150℃能隔热数天;当高达200℃能隔热数十小时;当超过220℃也能隔热数小时。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CN201920897929.7一种木质纤维粉混料搅拌装置,它通过设置减振座和弹簧,大大降低电机工作时的振动,从而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降低装置整体的噪音污染,通过设置搅拌棒以及框型结构的搅拌架,有效减少了木质纤维粉在搅拌时的阻力,提高了木质纤维粉混合搅拌的效率。但是,这种木质纤维搅拌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诸多缺陷,搅拌装置为单向搅拌,木质纤维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低,物料的混合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根据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通过行星轮对木质素纤维进行搅拌的同时沿着行星架转动,对木质素纤维进行混合搅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箱体1、搅拌仓2、齿轮仓3、隔离板4、进料口5、控制器6、搅拌装置7,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分为搅拌仓2和齿轮仓3,搅拌仓2和齿轮仓3之间通过隔离板4隔开,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5,右侧外壁下端设置有出料口8、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搅拌装置7电线连接,搅拌装置7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7包含电机71、太阳轮 72、主动转轴73、提升桨叶74、行星轮75、从动转轴76、搅拌桨叶 77、行星架78,电机7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且输出端贯穿箱体1 与位于齿轮仓3内的太阳轮72相连接,太阳轮72的中心处焊接有主动转轴73,主动转轴73位于搅拌仓2的部分设置有提升桨叶74,所述行星轮 75与太阳轮72相啮合,且行星轮75设置在行星架78上,行星架78位于齿轮仓3内,且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行星轮75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从动转轴76,从动转轴76上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搅拌桨叶 77。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6包含控制器外壳65、显示屏61、工作时间控制按钮62、搅拌速率控制按钮63、调节按钮64,显示屏61设置在控制器外壳65表面的上部,显示屏61的下方左侧设置有工作时间控制按钮62和搅拌速率控制按钮63,下方右侧设置有调节按钮64。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桨叶77的截面为弧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桨叶77设有六个及六个以上,且基于从动转轴76的圆心绕圆周等距分布在从动转轴76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板4由板体41、遮挡板42、主动孔43及从动孔44组成,板体41的中心处设置有主动孔43,主动孔43与主动转轴73 相配合,板体41上设置有圆形遮挡板42,遮挡板42与板体41活动连接,遮挡板42上贯穿设置有从动孔44,从动孔44与从动转轴76相配合。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电器均通过外部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线连接,在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木质素纤维从进料口5倒入到箱体1内,然后通过控制器6对电机71的转速和运行时间进行控制,最后启动电机71对木质素纤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的木质素纤维从排料口排出,在此过程中,电机71带动太阳轮72转动,由于太阳轮72与安装在行星架78上的行星轮75相啮合,这导致太阳轮72带动行星轮75 转动的同时行星轮75绕着行星架78转动;太阳轮72转动带动位于主动转轴73上的提升桨叶74转动,将位于箱体1底部的木质素纤维向上提升,将不同层面的木质素纤维进行循环的移动,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木质素纤维沉积在箱体1的底部导致搅拌不均匀;在太阳轮72转动的过程中,行星轮75沿着行星架78转动的同时自转对箱体1内的木质素纤维进行混合处理,相比于传统的单向搅拌这种搅拌方式混合效果更好。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提升桨叶转动,将位于箱体底部的木质素纤维向上提升,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木质素纤维沉积在箱体的底部导致搅拌不均匀,通过搅拌桨的旋转和沿着行星架的移动对木质素纤维进行充分的搅拌。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齿轮仓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搅拌桨叶77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中隔离板4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中控制器6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搅拌仓2、齿轮仓3、隔离板4、板体41、遮挡板42、主动孔43、从动孔44、进料口5、控制器6、显示屏61、工作时间控制按钮62、搅拌速率控制按钮63、调节按钮64、控制器外壳 65、搅拌装置7、电机71、太阳轮72、主动转轴73、提升桨叶74、行星轮75、从动转轴76、搅拌桨叶77、行星架78、出料口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看图1

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箱体1、搅拌仓2、齿轮仓3、隔离板4、进料口5、控制器6、搅拌装置 7,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分为搅拌仓2和
齿轮仓3,搅拌仓2和齿轮仓3之间通过隔离板4隔开,所述的隔离板4由板体41、遮挡板42、主动孔43及从动孔44组成,板体41的中心处设置有主动孔43,主动孔 43与主动转轴73相配合,板体41上设置有圆形遮挡板42,遮挡板42与板体41活动连接,在行星轮75沿着行星架78移动的时候,遮挡板42同时转动,遮挡板42上贯穿设置有从动孔44,从动孔44与从动转轴76相配合,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5,右侧外壁下端设置有出料口8、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搅拌装置7电线连接,搅拌装置7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7包含电机71、太阳轮72、主动转轴 73、提升桨叶74、行星轮75、从动转轴76、搅拌桨叶77、行星架78,电机7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且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素纤维多级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搅拌仓(2)、齿轮仓(3)、隔离板(4)、进料口(5)、控制器(6)、搅拌装置(7),所述箱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分为搅拌仓(2)和齿轮仓(3),搅拌仓(2)和齿轮仓(3)之间通过隔离板(4)隔开,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5),右侧外壁下端设置有出料口(8)、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搅拌装置(7)电线连接,搅拌装置(7)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7)包含电机(71)、太阳轮(72)、主动转轴(73)、提升桨叶(74)、行星轮(75)、从动转轴(76)、搅拌桨叶(77)、行星架(78),电机(7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且输出端贯穿箱体(1)与位于齿轮仓(3)内的太阳轮(72)相连接,太阳轮(72)的中心处焊接有主动转轴(73),主动转轴(73)位于搅拌仓(2)的部分设置有提升桨叶(74),所述行星轮(75)与太阳轮(72)相啮合,且行星轮(75)设置在行星架(78)上,行星架(78)位于齿轮仓(3)内,且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行星轮(75)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从动转轴(76),从动转轴(76)上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柳英张飒孙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润泽轻质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