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天线的弹性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77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天线中使用的一种弹性垫片,包括天线主体及连接头,连接头包括外壳、弹性垫片、定位环、活动环、及端子,活动环和定位环套状在天线主体上。主要的改进之处,所述的弹性垫片为弹性的环状金属片,在该圆环的内缘或者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通过切割上述部分金属片形成的弹性突片,该弹性突片向调整环一侧或者两侧弯折,且上述的弹性突片的投影为圆弧形。使上述的弹性垫片能够提供均匀的弹力,用于保证天线主体和连接头之间进行平稳的旋转;通过在弹性突片上采用弯折的方式,获得顶部平台的结构,使弹性垫片在旋转时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无线通讯领域,为一种应用于无线电天线、影视、音响、网络的信号传输线中使用的一种部件,尤其适用于可旋转的天线中使用的一种弹性垫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线电天线、影视、音响、网络连接器,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主体内芯部份(A)(主体内芯部份分为三段)外套一旋转黄铜壳(10)所构成,其该旋转黄铜壳(10)是套于主体内芯部位(A)的前两段上,并铆接成一体。且于旋转黄铜壳(10)之内腔壁(11)设有内螺纹(12)用于旋紧相对应之连接器,同时主体内芯部份(A)设置有一压缩式复位弹簧(B),使其旋转黄铜壳(10)在与主体内芯部分A铆接压紧后,得以使旋转黄铜壳(10)与主体内芯部分(A)在正、反旋转时达到互动的效果。上述的连接器在使用时存在有下列问题压缩式复位弹簧(B)两端切面处之弹簧头(B1)容易产生滑出的现象,造成旋转黄铜壳(10)与主体内芯部分(A)在正、反旋转产生扭力不顺、异音、跳动及其卡死等问题,且压缩式复位弹簧(B)在压缩后会造成下垫片(60)(下垫片是为活动之垫片)的倾倒,影响扭转的平顺度。同时,上述的压缩式复位弹簧(B)为业界所熟知工艺流程加工所构成,其弹簧头(B1)上面易产生披锋,且弹簧中心易偏移,如果压缩式复位弹簧(B)产生上述之问题时,故在旋转黄铜壳(10)与主体内芯部位(A)铆接压紧后,压缩式复位弹簧(B)在受力时,弹簧头(B1)容易滑出或刮到上、下垫片,因而造成扭力不顺、产生异音、跳动及弹簧重心偏移等现象,而使下垫片(60)产生倾斜,甚至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平顺、无任何异音及跳动的产生,同时可使正、反扭力平均的一种应用于可旋转天线中使用的弹簧垫片。为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可旋转天线的弹性垫片,包括天线主体及连接头,连接头用于将天线主体和收讯设备之间的信号导通,连接头包括外壳、弹性垫片、定位环、活动环、及端子,活动环和定位环套状在天线主体上,有定位环将活动环限位,弹性垫片为弹性材制成的圆环,弹性垫片位于活动环和定位环之间,上述的定位环、调整环和活动环均套装在端子上,并通过连接头将上述的三个环以一定的压力压紧,以保证上述的部件之间有良好的结合,保证通讯信号的良好传递,主要的改进在,所述的弹性垫片为弹性的环状金属片,在该圆环的内缘或者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通过切割上述部分金属片形成的弹性突片,该弹性突片向调整环一侧或者两侧弯折,且上述的弹性突片的投影为圆弧形。实际上上述的弹性突片是通过切割弹性垫片的一部分,同时使切割部分并不脱离弹性垫片本体,再经弯折后形成。上述的弹性垫片套装于天线主体下端,并在连接头连接在天线主体之上以后,由连接头将上述的弹性垫片压紧在天线主体和连接头之间。在实际的应用中,本技术还具有以下的具体内容。该弹性突片的端部设有通过弯折形成的平行于弹性垫片本体或者弯折角度低于水平方向的顶部平台。所述的所述的弹性突片的数量呈偶数设置时,其中相邻的顶部平台相对设置,间隔的顶部平台同向设置。所述的弹性突片上每两个相对设置的顶部平台与其它两个相对设置的顶部平台的间距相等,且其长度、弯折角度和弧度均相同。所述的弹性突片为任意数量,所有的弹性突片同方向环形设置。所述的弹性突片上每两个相对设置的顶部平台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其长度、弯折角度和弧度均相同。所述的弹性突片之间所述的弯折向弹性垫片两侧时,同向弯折的弹性突片应当相互间隔的设置,使其弹力均匀分布。所述的间隔设置为均匀的间隔一个或者多个的弹性突片。所述的弹性突片的投影的弧度和半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获得了以下积极技术效果和优点首先通过采用圆环形的弹性垫片,并在其上设置多个弹性突片的结构,使上述的弹性垫片能够提供均匀的弹力,用于保证天线主体和连接头之间进行平稳的旋转;通过在弹性突片上采用弯折的方式,获得顶部平台的结构,使弹性垫片在旋转时更加平稳,尤其在双向旋转时,防止了弹性突片的尖锐部分挂在天线主体或者连接头上,起到即保护天线主体和连接头,同时使旋转更加平稳可靠;通过将弹性突片相互间隔弯折向两侧的结构,使弹性垫片获得更大的弹力和弹性行程,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多种的弹性突片的设置方式,使弹性垫片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稳定的弹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弹性垫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图7为本技术的几种不同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安装在通讯设备上的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连接头 2天线主体 3通讯设备10外壳20连接器插头 43顶部平台11内腔壁 30连接器 50活动环12内螺纹 40弹性垫片60定位环41垫片主体42弹性突片70套接弹片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该连接头主要是由一旋转外壳10、一连接器插头20、一连接器30以及一弹性垫片40所构成,其中该旋转外壳10、连接器插头20以及连接器30是沿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其弹性垫片40是设置于连接器插头20与连接器30相连之中空部位。该实施中是利用至少一弹性垫片40设置于中空部位,再以活动环50、定位环60夹设置于套接弹片轴70上;其旋转外壳10是套设于连接器插头20、弹性垫片40以及活动环50、定位环60外侧,即可利用旋转外壳10内部所设置的内螺纹11固接连接器本体与连接器插头(20)形成有效的接触。其中的弹性垫片40的作用实际是通过连接头和天线主体连接后,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其自有的弹性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保证天线主体在调整到任何角度时,保持平稳状态。如图3-7所示为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的结构方式。在图3中弹性垫片40为弹性的环状金属片,在该圆环状的垫片主体41的内缘上设有两个通过切割上述部分金属片形成的弹性突片42,该弹性突片42向一侧或者两侧弯折,并通过这种弯折产生的弹力,且上述的弹性突片的投影为圆弧形。因为弹性突片43为直接由垫片主体41上切割下来的,因此其投影为圆弧形,这样的结构同样安装使用时所必须的形状。该弹性突片42的端部设有通过弯折形成的平行于弹性垫片本体或者弯折角度低于水平方向的顶部平台43。这样的结构主要是垫片件40得以透过顶部平台43紧密的顶持在活动环50、定位环60的内壁面,而使扭力平顺、无任何异音及跳动的产生,同时可使正、反扭力平均、且公差小,活动环50、定位环60不会因弹力不均造成倾斜,并可延长整体连接头的使用寿命。如突4所示,其结构与图3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其中设有三个弹性突片42和顶部平台43,弹性突片42上每两个相对设置的顶部平台43与其它两个相对设置的顶部平台43的间距相等,且其长度、弯折角度和弧度均相同。如图5中的弹性突片为四个,同样间隔90度均匀设置。弹性突片42可以为任意数量,所有的弹性突片42同方向环形设置。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弹性垫片40所产生的弹性保持均匀。如图6中所示,在弹性突片42采用四个时,还有另外的一种设置方式。所述的所述的弹性突片42的数量呈偶数设置时,其中相邻的顶部平台43相对设置,间隔的顶部平台43同向设置。弹性突片4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旋转天线的弹性垫片,包括天线主体及连接头,连接头用于将天线主体和收讯设备之间的信号导通,连接头包括外壳、弹性垫片、定位环、活动环、及端子,活动环和定位环套状在天线主体上,有定位环将活动环限位,弹性垫片为弹性材制成的圆环,弹性垫片位于活动环和定位环之间,上述的定位环、调整环和活动环均套装在端子上,并通过连接头将上述的三个环以一定的压力压紧,以保证上述的部件之间有良好的结合,保证通讯信号的良好传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垫片为弹性的环状金属片,在该圆环的内缘或者外缘上设有至少一个通过切割上述部分金属片形成的弹性突片,该弹性突片向一侧或者两侧弯折,且上述的弹性突片的投影为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皇江电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