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68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包含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至第十透镜中的各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且物侧面均为凹面,像侧面均为凸面。另外,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焦距及光圈值满足:(TT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如今人们对于便携电子设备的摄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搭载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在确保成像质量的同时实现体积的小型化。
[0003]为了提供更高的成像质量以适应于拍摄短视频的场景,摄像镜头中所包含的透镜数量也越来越多,但透镜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镜头总长的进一步正常,这与镜头体积小型化的目标相左。因此,如何平衡镜头总长及成像效果之间的关系,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衡镜头总长及成像效果难以兼得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成像镜头,包含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
[0007]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各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至所述第十透镜中,各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凹面,像侧面均为凸面;
[0008]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009](TTL
×
Fno)/f≦8;
[0010]其中,TTL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Fno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圈值。
[0011]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2]TTL<14。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中,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1.66,其余透镜的折射率为1.54。
[0014]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5]15<f2/f3
×
f<20;
[0016]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0017]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8]‑
8<|(R101+R102)|/f10<8;
[0019]其中,f10为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R101为所述第十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02为所述第十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0020]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1]‑
0.6<R52/R61<

0.2;
[0022]其中,R52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1为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0023]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4]4<R62/R71<6;
[0025]其中,R62为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71为所述第七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
[0026]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7]0<(R11+R12)/f1<0.2;
[0028]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R1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0029]可选地,所述的成像镜头,还包括一中置光阑,所述中置光阑设置于:所述第四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各透镜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透镜之间。
[003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面形结构,并使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焦距及光圈值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3](TTL
×
Fno)/f≦8,能够在增加入光孔径的同时而不增加镜头总长,从而在提供更好的成像效果的同时满足镜头体积小型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5]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0036]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38]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0039]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1]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0042]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4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4]图10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0045]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曲线图;
[004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一种成像镜头的球差曲线图。
[0047]上述图中:
[0048]第一透镜:110、210、310、410;
[0049]第二透镜:120、220、320、420;
[0050]第三透镜:130、230、330、430;
[0051]第四透镜:140、240、340、440;
[0052]第五透镜:150、250、350、450;
[0053]第六透镜:160、260、360、460;
[0054]第七透镜:170、270、370、470;
[0055]第八透镜:180、280、380、480;
[0056]第九透镜:190、290、370、490;
[0057]第十透镜:1100、2100、3100、4100;
[0058]红外滤光片:100、200、300、400;
[0059]中置光阑:101、201、301、401;
[0060]成像面:S1、S2、S3、S4。
[0061]TTL: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
[0062]f:成像镜头的焦距;
[0063]Fno:成像镜头的光圈值;
[0064]f1:第一透镜的焦距;
[0065]R1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0066]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中的各表面均为非球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各透镜均具有正屈折力,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至所述第十透镜中,各透镜均具有负屈折力,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凹面,像侧面均为凸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
×
Fno)/f≦8;其中,TTL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f为所述成像镜头的焦距,Fno为所述成像镜头的光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条件式:TTL<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至第十透镜中,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1.66,其余透镜的折射率为1.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5<f2/f3
×
f<20;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袁嘉华张龙陈天谋邓敏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