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5mm焦距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96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5mm焦距镜头,包括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可变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正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镜具负屈光度,所述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正屈光度,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7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5mm焦距镜头采用7片玻璃透镜,具有分辨率高、工作物距范围广、通光范围广等特点,其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5mm焦距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25mm焦距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对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用于机器视觉的镜头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后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为了保证成像质量,镜头仅限于在

20

60℃使用,且为了获得高清像质,通常采用7片以上数量的透镜,通光也局限在F2.5

F16,此外,其工作物距范围较小,且镜头最佳工作物距与机器视觉使用物距不匹配,实际使用中无法发挥镜头的最佳性能,同时其光谱范围也仅支持460

650nm。
[0004]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25mm焦距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辨率高、工作物距范围广、高低温成像稳定、通光范围广的25mm焦距镜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25mm焦距镜头,包括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可变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
[0007]所述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
[0008]所述第二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009]所述第三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0010]所述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0011]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012]所述第六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0013]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
[0014]该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7片。
[0015]进一步地,该镜头满足:1.1<|(f1/f)|<1.2,0.6<|(f2/f)|<0.7, 0.3<|(f3/f)|<0.4,0.3<|(f4/f)|<0.4,0.3<|(f5/f)|<0.4, 0.65<|(f6/f)|<0.7,0.75<|(f7/f)|<0.85,
[0016]其中,f=25mm,为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f6、f7分别为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的焦距。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且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的差值大于50。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相互胶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至第七透镜均为玻璃球面透镜。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技术25mm焦距镜头采用7片玻璃透镜,具有分辨率高、工作物距范围广、通光范围广等特点,其在

40

80℃温度范围内仍可不失焦,保证高像质,同时,其可支持435

656nm光谱范围使用,适用光谱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路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MTF曲线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相对照度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路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MTF曲线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相对照度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路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MTF曲线图;
[003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003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相对照度图;
[003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路图;
[003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MTF曲线图;
[0037]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0038]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镜头在可见光下的相对照度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 6、第六透镜;7、第七透镜;8、光阑;9、保护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2]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3]这里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
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 data 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004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25mm焦距镜头,主要适用于机器视觉,当然也可用于其他可用场景,在此不做限制。具体包括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5mm焦距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可变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所述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正屈光度,且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具负屈光度,且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该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7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5mm焦距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满足:1.1<|(f1/f)|<1.2,0.6<|(f2/f)|<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锐乔黄波文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