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38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L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焦镜头具备大角度、高像素、低畸变、小体积的特点,且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远程视频与网络会议由于其不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具有极高的信息交换便利性而广泛受到各界的关注。成像镜头作为视频会议中不可缺少且十分重要的设备,其成像质量决定了视频会议画面的上限。但是,现有的成像镜头随着可视角度的增加,其畸变也会随之增大,导致人像高度失真。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大角度且无畸变的镜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焦镜头。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为凸凹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凸凹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凹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双凹形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十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胶合组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镜组。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组成胶合镜组。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胶合组成胶合镜组。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f6满足以下关系:0.60≤|f4/f6|≤1.00。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口径D1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总长T满足以下关系:0.48≤D1/T≤0.60。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大于1.65。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d4小于30。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七透镜的阿贝数vd7大于80。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大于1.80。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十透镜的阿贝数vd10小于25。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至少四个面为非球面。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0019]根据本技术的构思,提供一种大角度、高像素、低畸变、小体积、在

20℃~60℃温度范围内不虚焦的广角定焦玻塑混合镜头。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口径与镜头总长的关系,可以有效减小镜头的体积,从而实现小型化。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使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某一数值,可以减小透镜口径并减小畸变的影响。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利用反常色散材料使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和第十透镜的阿贝数分别小于某一数值,可以有效校正图像色差。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使第七透镜的阿贝数大于某一数值,可以有效改善镜头的色散。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使第八透镜的折射率大于某一数值,可以有效降低公差敏感度,从而提升良品率。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案,使定焦镜头中至少四个表面为非球面,从而可利用非球面的多变量来校正像差,同时能够对高温与低温环境的性能进行平衡。
附图说明
[0027]图1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0028]图2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MTF图;
[0029]图3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畸变图;
[0030]图4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低温

20℃的离焦曲线图;
[0031]图5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高温60℃的离焦曲线图;
[0032]图6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0033]图7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MTF图;
[0034]图8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畸变图;
[0035]图9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低温

20℃的离焦曲线图;
[0036]图10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高温60℃的离焦曲线图;
[0037]图11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结构图;
[0038]图12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MTF图;
[0039]图13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畸变图;
[0040]图14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低温

20℃的离焦曲线图;
[0041]图15示意性表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定焦镜头的高温60℃的离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在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0045]参见图1,本技术的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L8)、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L9)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透镜(L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凸凹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凸凹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双凹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L4)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L6)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七透镜(L7)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八透镜(L8)为双凹形透镜,所述第九透镜(L9)为双凸形透镜,所述第十透镜(L10)的像侧面为凸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L7)和所述第八透镜(L8)胶合组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镜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组成胶合镜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L3)和所述第四透镜(L4)胶合组成胶合镜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STO),所述光阑(STO)位于所述第五透镜(L5)和所述第六透镜(L6)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汇东陈瑶田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