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48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于缩短与卷绕电极体接合的电极端子的长度。二次电池(100)具备将电极片材(80)以卷绕轴W为中心沿卷绕方向(D11)卷绕而成的扁平的卷绕电极体和电极端子(40)。电极片材具有:集电体(82);电极活性物质层(84),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包括电极活性物质;以及未形成部(82a),被配置为与电极活性物质层沿卷绕轴方向(D12)排列,在集电体的表面未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卷绕电极体具有形成有圆弧的第1端部(21)。在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沿着卷绕方向形成有第1狭缝(91)。在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中的位于比第1狭缝靠与电极活性物质层相反位置的部分设置有供电极端子接合的平面部。平面部。平面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电池容器和被收纳于电池容器的扁平形状的卷绕电极体的二次电池。卷绕电极体例如具有正极板,在正极板的卷绕轴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未形成活性物质的未形成部。在该正极板的未形成部连接有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具有被配置于电池容器的内部的内部端子部(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集电体),在电池容器内,电极端子的内部端子部与未形成部接合。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在正极板的卷绕轴方向的两端部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卷绕轴方向延伸的狭缝,电解液容易从狭缝浸透至卷绕电极体的内部。
[0003]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板的卷绕电极体。正极板具有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涂覆部和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未涂覆部。在涂覆部与未涂覆部的边界附近,沿着卷绕电极体的卷绕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狭缝。由此,能够防止可能在该边界附近产生的皱褶的发生、正极板的断裂。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8804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98026号公报
[0006]其中,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二次电池中,电极端子与位于卷绕电极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未形成部连接。其结果是,在电池容器内,电极端子的内部端子部比较长。从材料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电极端子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这里提出的二次电池具备:扁平的卷绕电极体,将正极或者负极的电极片材以卷绕轴为中心沿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而成;电池壳体,收纳卷绕电极体;以及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具有被配置于电池壳体的外部的外部端子部和被配置于电池壳体的内部的内部端子部。电极片材具有:集电体;电极活性物质层,沿卷绕方向延伸,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并包括电极活性物质;以及未形成部,沿卷绕方向延伸,被配置在与电极活性物质层沿卷绕轴方向排列的位置,在集电体的表面未形成有电极活性物质层。卷绕电极体具有:扁平部,具有沿与卷绕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2个扁平表面;第1端部,设置于扁平部中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形成有圆弧;以及第2端部,设置于扁平部中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形成有圆弧。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沿着卷绕方向形成有第1狭缝。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中的、位于比第1狭缝靠与电极活性物质层相反位置的部分设置有供电极端子的内部端子部接合的平面部。
[0008]例如若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没有形成第1狭缝,则成为在未形成部形成有圆弧的状态,难以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接合电极端子。然而,根据这里提出的二次电池,通过在未形成部形成第1狭缝,由此容易圧溃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
分,容易在未形成部设置平面部。因此,能够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的部分可靠地接合电极端子,其结果是,能够比以往缩短电极端子的长度。
[0009]在这里提出的二次电池中,可以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形成有第2狭缝,该第2狭缝被配置在比第1狭缝靠与电极活性物质层相反侧的位置,并沿着卷绕轴方向延伸。另外,第2狭缝可以形成在位于第1端部的未形成部中的最远离卷绕轴的位置。
[0010]在这里提出的二次电池中,将电极片材展开时的第2狭缝彼此的间隔可以随着朝向卷绕方向上的卷绕起始侧而变小。另外,将电极片材展开时的第1狭缝彼此的间隔可以随着朝向卷绕方向上的卷绕起始侧而变小。
[0011]在这里提出的二次电池中,第1狭缝的长度可以随着接近卷绕轴而变短。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0013]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卷绕电极体的结构的示意图,是一部分被展开了的图。
[0014]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被卷绕了的状态的卷绕电极体的图。
[0015]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电池壳体与卷绕电极体的图,是从卷绕轴方向观察的图。
[0016]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片材展开的状态的图。
[0017]图6是示意性表示将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极片材展开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
[0018]20

卷绕电极体;21

第1端部;22

第2端部;23

扁平部;24

扁平表面;40

电极端子;50

正极片材;60

负极片材;80

电极片材;82

集电体;82a

未形成部;84

电极活性物质层;90

平面部;91

第1狭缝;92

第2狭缝;100

二次电池;D11

卷绕方向;D12

卷绕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对这里公开的二次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本说明书中特别言及的事项以外的情况中的实施所需的情况而言,能够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该领域的现有技术的设计事项。能够基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与该领域中的技术常识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其中,在以下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作用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并不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
[0020]在本说明书中,“电池”是泛指能够取出电能的蓄电设备的用语,是包括一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概念。“二次电池”是泛指可重复充放电的蓄电设备,包括锂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所谓的蓄电池。以下,例示作为二次电池的一种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来对这里公开的二次电池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这里公开的二次电池并不限定于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
[002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100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100是具备电池壳体30、电极端子40、卷绕电极体20、非水电解液10的密闭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0022]电池壳体30将卷绕电极体20以及非水电解液10以密闭在内部的状态进行收纳。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壳体30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是扁平的方形。电池壳体30具备主体31和
盖体32。主体31是在一端(例如上端)具有开口部(未图示)的方形的中空的部件。盖体32是将主体31的上述开口部封堵的板状的部件。盖体32被安装于主体31。
[0023]在盖体32设置有安全阀36。安全阀36用于在电池壳体30的内压上升至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释放该内压。另外,在电池壳体30设置有用于将非水电解液10注入至主体31内的注入口(未图示)。电池壳体30的材质不特别限定,但作为电池壳体30的材质,例如可使用铝等轻型且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材料。
[0024]电极端子40是长条的平板状的部件,由铝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电极端子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中,具备:扁平的卷绕电极体,将正极或者负极的电极片材以卷绕轴为中心沿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而成;电池壳体,收纳所述卷绕电极体;以及电极端子,具有被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的外部端子部和被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的内部端子部,所述电极片材具有:集电体;电极活性物质层,沿所述卷绕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集电体的表面并包括电极活性物质;以及未形成部,沿所述卷绕方向延伸,被配置在与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沿卷绕轴方向排列的位置,并在所述集电体的表面未形成有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卷绕电极体具有:扁平部,具有沿与所述卷绕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延伸的2个扁平表面;第1端部,设置于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侧,并形成有圆弧;以及第2端部,设置于所述扁平部中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并形成有圆弧,在位于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未形成部的部分沿着所述卷绕方向形成有第1狭缝,在位于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未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井优文樱井贵宏铃木康介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