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36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底盘、机器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底盘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围成第一连通通孔,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连通通孔的端面、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述底盘之间围成容置凹槽,所述围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和所述容置凹槽的穿透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穿透通孔设置在位于机器人本体以及底盘之间的围板上,在机器人正常工作状态下,穿透通孔将被隐藏在机器人本体和底盘之间的间隙中而不可见,在并不影响通过该穿透通孔进行散热或者语音传播的功能的同时,灰尘或杂物等也并不容易从该穿透通孔中进入机器人内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目前,部分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等功能,而随着机器人性能的提升,也对机器人的散热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技术中,需要机器人上设置通孔,以供机器人语音交互时的声音通过,亦或者通过该通孔进行散热,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通孔往往设置在机器人的可视外表面上,机器人外表面上直接开设的通孔容易进入灰尘或杂物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机器人的可视外表面上设置通孔所导致的影响机器人外观以及易进入杂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
[0004]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底盘、机器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底盘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围成第一连通通孔,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连通通孔的端面、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述底盘之间围成容置凹槽,所述围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和所述容置凹槽的穿透通孔。
[0005]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内且与所述穿透通孔相对设置的喇叭。
[0006]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内且与所述穿透通孔相对设置的散热组件。
[0007]可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安装有控制主板。
[0008]可选地,所述喇叭或/和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承载板上包括有安装通孔,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安装通孔的至少部分,所述喇叭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
[0010]可选地,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一连通通孔形成的第二连通通孔中。
[0011]可选地,所述底盘还包括底板,所述围板远离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容置凹槽由所述围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机器人本体围成。
[0012]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呈环形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面板、第一连接板、第二面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面板平行于所述第一面板,且所述第二面板高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连接所述围板;在所述围板
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围板以及所述机器人本体围成所述容置凹槽。
[0013]可选地,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穿透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穿透通孔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围板上。
[0015]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置凹槽中的激光雷达。
[0016]可选地,所述激光雷达与所述穿透通孔相对设置,且所述激光雷达与所述穿透通孔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0017]本技术中,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机器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底盘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围成第一连通通孔,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连通通孔的端面、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述底盘之间围成容置凹槽,所述围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和所述容置凹槽的穿透通孔。本技术中,底盘和机器人本体两者需要独立开模,且在机器人组装之后,底盘和机器人本体之间已经存在间隙,因此,将穿透通孔设置在位于机器人本体以及底盘之间的围板上,在机器人正常工作状态下,穿透通孔将被隐藏在机器人本体和底盘之间的间隙中而不可见,在并不影响通过该穿透通孔进行散热或者语音传播的功能的同时,灰尘或杂物等也并不容易从该穿透通孔中进入机器人内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底盘及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1、底盘;11、第一开口;12、底板;121、第一面板;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二面板;124、第二连接板;
[0025]2、机器人本体;21、承载板;22、控制主板;211、安装通孔;23、第二开口;
[0026]3、围板;4、第一连通通孔;5、容置凹槽;6、穿透通孔;7、支撑骨架;8、第二连通通孔;9、激光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1、机器人本体2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和所述底盘1之间的围板3,所述围板3围成第一连
通通孔4,且所述围板3背离所述第一连通通孔4的端面、所述机器人本体2以及所述底盘1之间围成容置凹槽5,所述围板3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孔4和所述容置凹槽5的穿透通孔6。其中,围板3安装在底盘1上,而机器人本体2通过围板3安装在底盘1上;三者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抵接、卡接、螺钉连接或焊接等均可,只要能实现稳定连接即可。可理解地,机器人本体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定,比如,其可以为柱体,柱体的支撑体上的大部分外表面上呈曲面设计,如此,不仅提升了其外形美观程度,且在与外界物体或人接触时,不会对其产生损伤。
[0030]本技术中实施例的机器人中,底盘1和机器人本体2两者需要独立开模,且在机器人组装之后,底盘1和机器人本体2之间已经存在间隙,因此,将穿透通孔6设置在位于机器人本体2以及底盘1之间的围板3上,在机器人正常工作状态下,穿透通孔6将被隐藏在机器人本体2和底盘1之间的间隙中而不可见,在并不影响通过该穿透通孔6进行散热或者语音传播的功能的同时,灰尘或杂物等也并不容易从该穿透通孔6中进入机器人内部。
[00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通孔4内且与所述穿透通孔6相对设置的喇叭(图未示)。也即,在该实施例中,穿透通孔6与安装在机器人内部的喇叭相对设置,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将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机器人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和所述底盘之间的围板,所述围板围成第一连通通孔,且所述围板背离所述第一连通通孔的端面、所述机器人本体以及所述底盘之间围成容置凹槽,所述围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和所述容置凹槽的穿透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内且与所述穿透通孔相对设置的喇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连通通孔内且与所述穿透通孔相对设置的散热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安装有控制主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或/和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底盘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包括有安装通孔,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安装通孔的至少部分,所述喇叭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通孔连通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昌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