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明镐专利>正文

发泡成型装置及其发泡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236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成型装置及用该装置的发泡成型方法,该发泡成型装置优选地包括:投入发泡剂的发泡剂供给部;投入熔化树脂的熔化树脂供给部;使从所述发泡剂供给部投入的发泡剂和从所述熔化树脂供给部投入的熔化树脂一起从内部的棒状体通过混合而制成发泡树脂临界溶液的固定型混合部;利用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投入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使发泡成型品成型的成型部。通过高强度的多路流道,将高粘度的凝胶状熔化树脂和高压压缩的低粘度发泡剂大量均匀地混合制成发泡树脂临界溶液,因此可以使投入或注射发泡树脂临界溶液时从成型部或注射模具内发生的发泡气孔的数量大量增加,进而大幅减少发泡成型品的比重,实现发泡成型品的轻型化。品的轻型化。品的轻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泡成型装置及其发泡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成型装置及其发泡成型方法,具体是,通过成型制造出超低比重的发泡成型品,且该超低比重的发泡成型品的表面不会发生发泡,从而制造出超轻型且高强度发泡成型品的发泡成型装置及其发泡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成树脂或金属的成型主要是指在形成型腔的固定模具(型腔模具)和形成芯的可移动模具(芯模)之间注入熔化状态的合成树脂或金属并进行冷却,从而获得型腔形状的成型品。 这种成型主要是将熔化状态的树脂注入一定形态的模具中,用高温、高压压缩生产产品的工艺,大部分情况下用于热塑性树脂的成型。
[0003]与此不同,固定模具不被移动模型封闭的形态的成型,即型材成型是如3D打印,注入熔化树脂的喷嘴对着固定模型移动,或者相反地,模具对着固定的喷嘴移动着给模具内注入熔化树脂而获得成型品,从而大幅降低模具费用,还可以通过成型制作出超大型物品。
[0004]另一方面,近来为了制造出成型物的重量减少但形状相同的产品,正在尝试使用化学发泡剂或二氧化碳和氮等制造发泡成型物的方法。但该发泡比率是,例如,如公开专利第10

2012

0029599号中公开的注塑成型模具装置及发泡树脂产品制造方法中所示,树脂和发泡剂是通过旋转翼被搅拌混合,因此发泡剂注入口的位置或数量有限等,由于对熔化树脂的发泡剂的注入会受到限制,导致最高只能达到1.5倍左右程度,成型物的比重也最低达到0.7以上,因此以当前的技术无法制造出所需的低比重发泡成型品。而且该发泡成型品的表皮如图1所示粗糙,强度和外观下降,而且必须进行涂层等表面处理才能实际使用。
[0005]换言之,制造发泡成型品时,为了提高发泡倍率,应将高压压缩的液态发泡剂均匀地混合在熔融树脂中,并多混合发泡剂的含量。但是,在约200℃以上的高温下加热的壳体内,以高压加压的状态下,将高粘度的粘弹性熔化树脂和类似气体且粘度极低的高压液化发泡剂进行混合是非常困难的难题。以往采用的方法是,使用螺旋螺杆在注塑装置壳体中混炼熔化树脂,在该螺杆内部设置可投入压缩液体发泡剂的流道投入,利用该螺杆的旋转混合熔融树脂和液体发泡剂,然后再使该螺杆通过液压或电动高压前进,将流入螺杆前端部的发泡树脂混合体填充到注塑模具的型腔中。因此,在加压的气氛中,通过螺杆旋转将粘度差异非常大的相互不同状态的熔化树脂和发泡剂混合,不仅难以生成完全均匀的混合物,而且为了生成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熔化树脂,必须保持密封的高压状态,以免熔化树脂向外泄漏,因此从耐久强度和密封性能考虑,不可能在较短的流动距离区间投放足够量的液体发泡剂,不仅导致发泡成型品的发泡倍率止于极低的水平,而且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发泡成型品是,发泡气孔大部分露在表面,中央部的发泡气孔形成稀薄的状态,致使成型品的表面非常粗糙地形成,表面后加工变得难,外观变得粗糙而造成无法用作外观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现有的发泡成型装置上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投入模具等成型部之前,使液化二氧化碳或液化氮以及水或蒸汽等高压压缩状态的发泡剂在发泡成型品中的含量通过可最大限度大量混合的操作达到最大,使得该发泡剂在模具等成型部内膨胀时,可以增加发泡空间的密度,从而减少发泡成型品的比重,例如减少到0.8 g/cm2以下。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为了充分投入发泡气体,施加气压高达200的气体压力,使发泡气体均匀地并以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内部,进而使熔化树脂和发泡气体的混合物形成完整的临界溶液(critical solution),减少或完全排除成型品表面的发泡现象,形成高强度的光滑表面,最大限制提升因发泡而变弱的强度,从而制造出高强度且低比重的发泡成型品。
[0008]技术方案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发泡成型装置,其组成包括:投入发泡剂的发泡剂供给部;投入熔化树脂的熔化树脂供给部;使从所述发泡剂供给部投入的发泡剂和从所述熔化树脂供给部投入的熔化树脂一起从内部的棒状体的多路流道通过混合而制成发泡树脂临界溶液的固定型混合部;利用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投入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使发泡成型品成型的成型部。
[0009]优选地,所述棒状体包括:将形成孔隙的单胞以二维排列多个而形成的板状体;连接所述板状体之间使得所述板状体层压而使所述单胞以三维排列的间隔体组成;所述间隔体可以连接相邻的所述板状体之间维持所述孔隙的间隔。
[0010]优选地,所述板状体是以二维形成同样图案并反复的层状结构体。
[0011]优选地,所述棒状体是,所述层状结构体和所述间隔体通过所述间隔体向与相邻的所述层状结构体连接的方向也形成与所述层状结构体的反复图案相同的图案并反复的层压结构体。
[0012]优选地,所述棒状体是以将所述单胞和所述间隔体以一个圆点为中心向xyz轴方向反复形成的层压结构体形成,所述单胞是使以正方形为一个外周面的三个八角柱重叠而使各个轴线以所述圆点为中心沿着xyz轴配置而形成的立体,所述间隔体是在与所述轴线交叉的所述外周面上延伸而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单胞的所述外周面,并以所述外周面为一面的正六面体。
[0013]优选地,所述棒状体是所述单胞和所述间隔体同样形态的立体。
[0014]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供给部具备一个以上对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所述发泡剂投入部位。
[0015]优选地,包括:将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供给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为投入到所述成型部而暂时储存的发泡树脂储存部。
[0016]优选地,包括:将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供给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为注射到所述成型部而暂时储存的发泡树脂注射部。
[0017]优选地,所述发泡树脂注射部包括:将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加热以熔化状态保管的加热部。
[0018]优选地,包括:为了将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供给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挤出到所述成型部而暂时储存的发泡树脂挤出部。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发泡成型方法,包括:将熔化树脂供给部的熔化树脂投入到固定型混合部的熔化树脂供给步骤;将发泡剂供给部的发泡剂投入到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发泡剂供给步骤;在所述熔化树脂供给步骤和所述发泡剂供给步骤,使分别投入于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所述熔化树脂和所述发泡剂从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孔隙一起通过,进而使所述熔化树脂和所述发泡剂流动的时候经过的流道分散、扩张而使其混合成发泡树脂临界溶液的固定混合步骤;以及将在所述固定混合步骤混合注入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集中到发泡树脂注射部后,注射到成型部而成型为发泡成型品的发泡树脂成型步骤;所述固定型混合部包括:将形成孔隙的单胞以二维排列多数而形成的板状体;连接所述板状体之间,使所述板状体层压,进而使所述单胞以三维排列的间隔体;所述间隔体可以连接相邻的所述板状体之间维持所述孔隙的间隔。
[0020]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供给步骤是,所述发泡剂投入到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发泡剂投入部位为单数时,将由所述发泡剂投入部位投入到所述固定型混合部的发泡剂投入量随着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入发泡剂的发泡剂供给部(3);投入熔化树脂的熔化树脂供给部(5);使从所述发泡剂供给部(3)投入的发泡剂和从所述熔化树脂供给部(5)投入的熔化树脂一起从内部的棒状体(70)的多路流道(P)通过混合而制成发泡树脂临界溶液的固定型混合部(7);利用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7)投入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使发泡成型品成型的成型部(8、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70)包括:将形成孔隙的单胞(80、180)以二维排列多个而形成的板状体(71);连接所述板状体(71)之间使得所述板状体(71)层压而使所述单胞(80、180)以三维排列的间隔体(73)组成;所述间隔体(73)可以连接相邻的所述板状体(71)之间维持所述孔隙的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71)是以二维形成同样图案并反复的层状结构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70)是,所述层状结构体和所述间隔体(73)通过所述间隔体(73)向与相邻的所述层状结构体连接的方向也形成与所述层状结构体的反复图案相同的图案并反复的层压结构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70)是以将所述单胞(80)和所述间隔体(73)以一个圆点为中心向xyz轴方向反复形成的层压结构体形成,所述单胞(80)是使以正方形为一个外周面(F)的三个八角柱(Ox、Oy、Oz)重叠而使各个轴线以所述圆点为中心沿着xyz轴配置而形成的立体,所述间隔体(73)是在与所述轴线交叉的所述外周面(F)上延伸而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单胞(80)的所述外周面(F),并以所述外周面(F)为一面的正六面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70)是所述单胞(180)和所述间隔体(73)同样形态的立体。7.根据权利要求1至要求6中某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供给部(3)是对所述固定型混合部(7)的所述发泡剂投入部位具备一个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要求6中某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由所述固定型混合部(7)供给的所述发泡树脂临界溶液为投入到所述成型部(8)而暂时储存的发泡树脂储存部(11)。9.根据权利要求1至要求6中某一项所述的发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镐
申请(专利权)人:姜明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