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56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热熔连接有第一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的输出端热熔连接有三个卡板,三个所述卡板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分水管的输出端均设有工作阀门,三个所述卡板的底部均卡合连接有蓄水桶,所述蓄水桶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蓄水桶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滤板;本装置水位传感器拆装方便,能够有效保护水位传感器,并且具有对比检测功能,使数据更加准确同时具有双重过滤功能,水质检测效率快,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资源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合理的保护水资源,需要投入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水资源监测用于水务部门监控自备井取水、监测水厂进出水流量、监测明渠流量、监测地下水水位、监测水源地水质以及进行水资源远程售水管理等。为有效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社会节水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3]但现有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拆装麻烦,导致传感器长期浸泡在水中受到腐蚀,并且无法精准把控液态水的监测量,导致数据无法有效对比,并且不具备过滤结构,导致水资源监测效率低,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拆装麻烦,导致传感器长期浸泡在水中受到腐蚀,并且无法精准把控液态水的监测量,导致数据无法有效对比,并且不具备过滤结构,导致水资源监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热熔连接有第一分水管,所述第一分水管的输出端热熔连接有三个卡板,三个所述卡板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分水管的输出端均设有工作阀门,三个所述卡板的底部均卡合连接有蓄水桶,所述蓄水桶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蓄水桶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的上方且位于卡板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水位传感器,三个所述蓄水桶的底部均热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三个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部均设有第一阀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部热熔连接有聚水管,所述聚水管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聚水管的底部且位于箱体的内部设有采集瓶,所述采集瓶的底部设有水质分析仪。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防护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挡板。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套接有护手棉。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门板,所述箱体与门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水管将河流水源排入第一分水管,在进水管内
部对杂质进行过滤,河流水通过第一分水管排入到三个蓄水桶内部,同时通过蓄水桶内部的第二滤板对河流水进行二次过滤,当蓄水桶内部液体灌满时,水位传感器发出信号,当三个水位传感器均发出信号时,停止灌入河流水,同时手动打开第一排水管外侧的第一阀门,每次打开一个阀门,使三个蓄水桶内部的河流水可以分批进入采集瓶内部,通过采集瓶与水质分析仪配合,可以多次检查河流水的水质,对比监测,使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当监测结束后,通过卡板取出水位传感器,然后将其擦干,能够有效对水位传感器进行保护,本装置水位传感器拆装方便,能够有效保护水位传感器,并且具有对比检测功能,使数据更加准确同时具有双重过滤功能,水质检测效率快,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护手棉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固定座;2、箱体;3、进水管;4、第一分水管;5、蓄水桶;6、第二滤板;7、水位传感器;8、第一排水管;9、第一阀门;10、聚水管;11、第二阀门;12、采集瓶;13、水质分析仪;14、防护板;15、矩形孔;16、限位板;17、挡板;18、把手;19、护手棉;20、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进水管3的底部热熔连接有第一分水管4,所述第一分水管4的输出端热熔连接有三个卡板,三个所述卡板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分水管4的输出端均设有工作阀门,三个所述卡板的底部均卡合连接有蓄水桶5,所述蓄水桶5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蓄水桶5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滤板6,所述第二滤板6的上方且位于卡板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水位传感器7,三个所述蓄水桶5的底部均热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8,三个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阀门9。
[0018]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底部热熔连接有聚水管10,所述聚水管10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阀门11,所述聚水管10的底部且位于箱体2的内部设有采集瓶12,所述采集瓶12的底部设有水质分析仪13。
[0019]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有防护板14,所述防护板14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15,所述防护板14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顶部设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外侧套接有护手棉19。
[0020]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有门板20,所述箱体2与门板20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0021]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本装置中水位传感器7的型号为MIK

P260,水质分析仪13的型号为COD220,通过进水管3将河流水源排入第一分水管4,在进水管3内部对杂质进行过滤,河流水通过第一分水管4排入到三个蓄水桶5内部,同时通过蓄水桶5内部的第二滤板6对河流水进行二次过滤,
当蓄水桶5内部液体灌满时,水位传感器7发出信号,然后关闭工作阀门,当三个水位传感器7均发出信号后,停止灌入河流水,同时手动打开第一排水管8外侧的第一阀门9,每次打开一个第一阀门,使三个蓄水桶5内部的河流水可以分批进入采集瓶12内部,通过采集瓶12与水质分析仪13配合,可以多次检查河流水的水质,对比监测,使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当监测结束后,通过卡板取出水位传感器7,然后将其擦干,能够有效对水位传感器7进行保护,方便用户使用。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装置通过进水管3将河流水源排入第一分水管4,在进水管3内部对杂质进行过滤,河流水通过第一分水管4排入到三个蓄水桶5内部,同时通过蓄水桶5内部的第二滤板6对河流水进行二次过滤,当蓄水桶5内部液体灌满时,水位传感器7发出信号,然后关闭工作阀门,当三个水位传感器7均发出信号后,停止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内部卡合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进水管(3)的底部热熔连接有第一分水管(4),所述第一分水管(4)的输出端热熔连接有三个卡板,三个所述卡板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分水管(4)的输出端均设有工作阀门,三个所述卡板的底部均卡合连接有蓄水桶(5),所述蓄水桶(5)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蓄水桶(5)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滤板(6),所述第二滤板(6)的上方且位于卡板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水位传感器(7),三个所述蓄水桶(5)的底部均热熔连接有第一排水管(8),三个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阀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防侵蚀功能传感器的水资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8)的底部热熔连接有聚水管(10),所述聚水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娟朱瑞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德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