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嘉玘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55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包括:排污管,其下端外侧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安装座,且排污管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并且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右侧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排污管的右端开设有进水口,且排污管的左端开设有出水口;第二支撑板,其固定安装于排污管的内部下端面,且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叶轮,并且叶轮的左端外侧连接有位于第二支撑板内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该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增加了过滤的工作效率,且对过滤组件具有防堵塞功能,便于长时间使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处理。带状杂质进行处理。带状杂质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
,具体为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涂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现代的产品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脱脂是涂装的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序,直接影响涂装的工作质量,在工件的涂装脱脂工艺流程中地坑排污管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7237412U,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管道内的可拆卸式滤网结构,包括排污管和过滤网,排污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垂直于排污管轴向的滤网插入口,滤网插入口的宽度与过滤网的厚度相同,过滤网由滤网插入口插于排污管内,过滤网的直径与排污管的内径相同,过滤网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有弧形密封边,且环形密封边的形状及尺寸与滤网插入孔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排污管外侧的环形密封边和滤网插入孔的接缝处涂有密封材料,且排污管外侧对应环形密封边处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环形加固套圈。以解决现有页岩气污水处理系统中,管道内过滤网容易发生堵塞,难以维护和更换的问题。本技术属于页岩气开发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过滤网的防堵塞功能较差,需要对过滤网进行定期的更换,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收集和处理,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过滤网的防堵塞功能较差,需要对过滤网进行定期的更换,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不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收集和处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包括:
[0007]排污管,其下端外侧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安装座,且排污管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并且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右侧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排污管的右端开设有进水口,且排污管的左端开设有出水口;
[0008]第二支撑板,其固定安装于排污管的内部下端面,且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叶轮,并且叶轮的左端外侧连接有位于第二支撑板内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
[0009]第一过滤网,其固定安装于排污管的内部中端,且第一过滤网的左方安装有第二过滤网,并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下方均安装有贯穿排污管下端内部的排渣管,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部设置有滚珠。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过滤的工作效率,且具有防堵塞功能,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收集,方便使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
[0012]连接杆,其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排污管的右端内部,且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相互连接;
[0013]第一衔接杆,其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的左侧外端面,且第一衔接杆呈倾斜式结构;
[0014]第二衔接杆,其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的右侧外端面,且第二衔接杆位于第一衔接杆的右方,并且第二衔接杆的外侧开设有槽状结构;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对带状杂质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带状杂质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造成堵塞。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板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杆外侧固定安装的第一衔接杆的右侧等间距开设有槽状结构;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对连接组件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第一衔接杆外侧开设的槽状结构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收集。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杆分别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杆的外侧等角度分布有用于防堵塞的清理刷;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得安装杆和清理刷在叶轮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清理刷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行杂质清理的作用,具有防堵塞功能。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单体之间呈平行式分布,且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尺寸;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了整体的过滤效果,提高了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方便使用。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渣管的纵截面呈“F”字型;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和排出的作用,结构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增加了过滤的工作效率,且对过滤组件具有防堵塞功能,便于长时间使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便于对带状杂质进行处理;
[0025]1、通过连接杆的外侧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且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均为倾斜式,同时第一衔接杆与第二衔接杆呈交错式分布,并且右端外侧均设置有槽状结构,从而便于对废水中的带状杂质进行处理;
[0026]2、通过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单体之间呈平行式分布,且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尺寸,进行双重过滤,加强了整体的过滤效果,提高了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从而方便使用;
[0027]3、通过安装杆分别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采用转动的方式相连接,且安装杆的外侧等角度分布有用于防堵塞的清理刷,并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右端外侧均与清理刷相互连接,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具有防堵塞功能,便于长时间使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排污管和连接组件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排污管;2、安装座;3、第一支撑板;4、连接组件;401、连接杆;402、第一衔接杆;403、第二衔接杆;5、第二支撑板;6、叶轮;7、安装杆;8、清理刷;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排渣管;12、进水口;13、出水口;1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包括排污管1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安装座2,且排污管1的内部右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其下端外侧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安装座,且排污管的内部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并且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右侧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排污管的右端开设有进水口,且排污管的左端开设有出水口;第二支撑板,其固定安装于排污管的内部下端面,且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安装有叶轮,并且叶轮的左端外侧连接有位于第二支撑板内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清理刷;第一过滤网,其固定安装于排污管的内部中端,且第一过滤网的左方安装有第二过滤网,并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下方均安装有贯穿排污管下端内部的排渣管,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部设置有滚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涂装脱脂地坑排污管的过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衔接杆和第二衔接杆;连接杆,其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排污管的右端内部,且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相互连接;第一衔接杆,其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玘王小波刘传会李海
申请(专利权)人:袁嘉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