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14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包括污水进水管、单向止回阀、残渣过滤提取箱、污水排出管、气味过滤装置、第一残渣过滤板,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止回阀,所述污水进水管靠近所述单向止回阀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所述污水排出管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味过滤装置,所述气味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该装置是一种具有能够防止残渣堆积,消除管道堵塞的现象,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效率,并且能够方便残渣的清理,减化操作步骤,省时省力,同时能够消除污水中的气味,保证环境的清洁干净,安全有效,方便操作等优点的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与回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但是在生活污水在排放时大都含有大量残渣,容易堵塞管道,不利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并且管道内的残渣清理十分不便,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同时不能出去污水中的气味,不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但是在生活污水在排放时大都含有大量残渣,容易堵塞管道,不利于生活污水的排放,并且管道内的残渣清理十分不便,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同时不能出去污水中的气味,不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护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污水进水管、单向止回阀、残渣过滤提取箱、污水排出管、气味过滤装置、第一残渣过滤板,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止回阀,所述污水进水管靠近所述单向止回阀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的一侧连接有残渣提取盒,所述残渣提取盒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握把,所述残渣提取盒远离所述连接固定握把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残渣过滤孔,所述残渣提取盒位于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板,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孔,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远离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污水排出管,所述污水排出管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味过滤装置,所述气味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上设置有过滤穿透孔。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进水管为柔性塑料材质,所述污水进水管为双层复合结构,所述污水进水管与污水收集池可拆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向止回阀为立式升降式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用于防止污水回流的作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残渣提取盒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可拆卸连接,所述残渣提取盒的底部开设有孔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的截面形状为一个等腰梯形形状,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
残渣过滤板与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之间留有间距。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数量有三个,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上的过滤穿透孔错位排列,三个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污水进水管、单向止回阀、残渣过滤提取箱、污水排出管、气味过滤装置、第一残渣过滤板等部件相互组合相互作用,组成一种能够防止残渣堆积,消除管道堵塞的现象,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效率,并且能够方便残渣的清理,减化操作步骤,省时省力,同时能够消除污水中的气味,保证环境的清洁干净,安全有效,方便操作的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通过设置污水进水管和单向止回阀的作用,能够让生活污水进行传送,同时在传送的过程中防止发生回流现象,保护环境的洁净清洁,再配合第一残渣过滤板和第一残渣过滤孔以及第二残渣过滤板和第二残渣过滤孔的作用,能够将残渣进行有效的过滤,防止堵塞管道情况出现,在通过残渣提取盒和连接固定握把以及残渣过滤提取箱的作用,能够将残渣集中收集,并且能够快速进行清理,可靠有效,在结合气味过滤装置和活性炭过滤层以及过滤穿透孔的作用,能够将生活污水中的气味过滤掉,保证环境卫生的洁净卫生,操作方便简洁,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残渣过滤提取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气味过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污水进水管;2、单向止回阀;3、残渣过滤提取箱;4、残渣提取盒;5、连接固定握把;6、污水排出管;7、气味过滤装置;8、第一残渣过滤板;9、第一残渣过滤孔;10、活性炭过滤层;11、过滤穿透孔;12、第二残渣过滤板;13、第二残渣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污水进水管1、单向止回阀2、残渣过滤提取箱3、污水排出管6、气味过滤装置7、第一残渣过滤板8,所述污水进水管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止回阀2,所述污水进水管1靠近所述单向止回阀2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连接有残渣提取盒4,所述残渣提取盒4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握把5,所述残渣提取盒4远离所述连接固定握把5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上设置有第一残渣过滤孔9,所述残渣提取盒4位于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板12,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12上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孔13,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远离所述污水进水管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污水排出管6,所述污水排出管6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味过滤装置7,所述气味过滤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上设置有过滤穿透孔11。
[0017]优选的,所述污水进水管1为柔性塑料材质,所述污水进水管1为双层复合结构,所述污水进水管1与污水收集池可拆卸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单向止回阀2为立式升降式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2用于防止污水回流的作用。
[0019]优选的,所述残渣提取盒4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可拆卸连接,所述残渣提取盒4的底部开设有孔口。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的截面形状为一个等腰梯形形状,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12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与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12之间留有间距。
[0021]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的数量有三个,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上的过滤穿透孔11错位排列,三个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的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污水进水管1与生活污水收集池相连接,让生活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1流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装置,包括污水进水管(1)、单向止回阀(2)、残渣过滤提取箱(3)、污水排出管(6)、气味过滤装置(7)、第一残渣过滤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单向止回阀(2),所述污水进水管(1)靠近所述单向止回阀(2)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连接有残渣提取盒(4),所述残渣提取盒(4)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握把(5),所述残渣提取盒(4)远离所述连接固定握把(5)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上设置有第一残渣过滤孔(9),所述残渣提取盒(4)位于所述第一残渣过滤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板(12),所述第二残渣过滤板(12)上设置有第二残渣过滤孔(13),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远离所述污水进水管(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污水排出管(6),所述污水排出管(6)远离所述残渣过滤提取箱(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味过滤装置(7),所述气味过滤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0),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0)上设置有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强廖勇刚丁康陈佳茵周鑫刘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思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