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116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属于粽子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粽子加工设备不能对原汤进行冷却处理的技术问题。本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包括储液保温箱,储液保温箱上端固定有降温箱,降温箱内部设有蓄电池、制冷组件、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降温箱内部固定有隔热板,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分别固定在隔热板的下端和上端,下散热鳍片组位于制冷组件的正前方,降温箱的前侧设有导风箱,导风箱正对于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之间设有换热管组件。本处理设备能制作冰原汤,并将冰原汤注入料米和馅心中。并将冰原汤注入料米和馅心中。并将冰原汤注入料米和馅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粽子生产
,涉及一种粽子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0003]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0004]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0005]而现有的咸肉粽在制作生产中,多是直接加入将糯米和肉馅混合,再包覆粽叶,缺少原汤味,有一部分的咸肉粽在制作生产中,用热的汤汁、糯米和肉馅混合,再包覆粽叶,原汤味不足。
[0006]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粽子口感软糯适中的原汤风味足的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
[0007]在料米预处理时,先润洗干糯米,沥干后加入冰原汤,冰原汤的使用量为5

15%,使米充分吸收冰原汤后,加入其他调料拌匀;在馅心预处理时,将肉类分切成大小合适的肉块,加入冰原汤和其他调料,冰原汤的使用量为5

15%,充分拌匀吸收;以上在料米和馅心的处理过程中加入冰原汤,保证了糯米和肉馅的原汤味,同时冰原汤保证料米和肉块不会在预处理过程中就被加热煮烂,保证原来滋味,在后期蒸煮时,能完全释放料米和肉块以及冰原汤的香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制作冰原汤,并将冰原汤注入料米和馅心中。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包括储液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保温箱上端固定有降温箱,降温箱内部设有蓄电池、制冷组件、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降温箱内部固定有隔热板,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分别固定在隔热板的下端和上端,下散热鳍片组位于制冷组件的正前方,降温箱的前侧设有导风箱,导风箱正对于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之间设有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与储液
保温箱内部连通,储液保温箱外侧设有若干注料泵,注料泵的进液端与储液保温箱内部连通。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换热管组件连接外部热的原汤,制冷组件制得冷气,吹在下散热鳍片组上,再通过导风箱吹在上散热鳍片组,进过两次降温,对换热管组件进行快速降温,使其内部热的原汤进行快速降温,达到0

15℃,热气排出,可再将不同温度的冰原汤注入储液保温箱内部,再通过注料泵将储液保温箱内部的冰原汤注入料米和馅心中。
[0012]本技术中通过储液保温箱的内部设为若干保温小箱,分开储存不同温度冰原汤,并与注料泵配合,将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内部冰原汤排到需要的位置;通过制冷组件、导风箱、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配合,快速对两个换热细管进行二次降温,降温效率高;通过换热管组件与储液保温箱配合,便于分开进行储存备用不同温度冰原汤。
[0013]所述储液保温箱的内部设为若干保温小箱,储液保温箱的外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注料泵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安装板上方,注料泵的进液端与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连通,蓄电池与注料泵电性连接。
[0014]采用以上结构,若干保温小箱分别保存不同温度的冰原汤,蓄电池为注料泵提供电能,注料泵将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内部冰原汤排到需要的位置。
[0015]所述降温箱的进风口设有进风网罩,进风网罩正对于制冷组件,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泵和制冷风机,制冷泵和制冷风机均固定在降温箱内部,制冷风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制冷风叶,制冷风叶正度与下散热鳍片组,蓄电池与制冷泵及制冷风机电性连接。
[0016]采用以上结构,进风网罩进行挡灰,避免灰尘进入,制冷泵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网罩吸入,排出冷空气在降温箱内部,制冷风机的输出轴带动制冷风叶转动,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网罩吸入,形成冷风,吹在下散热鳍片组,进行第二次风冷降温,降温后的稍高的热风,经过导风箱,吹在上散热鳍片组,进行第一次风冷降温。
[0017]所述降温箱的上侧设有排风接头,排风接头正对于上散热鳍片组,降温箱上设有进液接头,换热管组件包括两个换热细管,换热细管为盘桓的弯曲管,两个换热细管分别设置在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两个换热细管的端部连接,设置在上散热鳍片组内部的换热细管的另一端与进液接头,设置在下散热鳍片组内部的换热细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三位电控阀,三位电控阀分别通过管道与若干保温小箱相连通。
[0018]采用以上结构,排风接头排出热风,进液接头连接热的原汤,热原汤进入设置在上散热鳍片组内部的换热细管,进行第一次风冷降温,再经过设置在下散热鳍片组内部的换热细管,进行第二次风冷降温,得到低温的冰原汤,通过三位电控阀注入若干保温小箱内部,进行储存备用,需要时,注料泵将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内部冰原汤排到需要的位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0020]1、通过储液保温箱的内部设为若干保温小箱,分开储存不同温度冰原汤,并与注料泵配合,将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内部冰原汤排到需要的位置;
[0021]2、通过制冷组件、导风箱、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配合,快速对两个换热细管进行二次降温,降温效率高;
[0022]3、通过换热管组件与储液保温箱配合,便于分开进行储存备用不同温度冰原汤。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储液保温箱;2、安装板;3、注料泵;4、进风网罩;5、导风箱;6、排风接头;7、降温箱;8、隔热板;9、下散热鳍片组;10、上散热鳍片组;11、进液接头;12、换热细管;13、蓄电池;14、制冷泵;15、制冷风机;16、制冷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8]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包括储液保温箱1,储液保温箱1上端固定有降温箱7,降温箱7内部设有蓄电池13、制冷组件、下散热鳍片组9和上散热鳍片组10,降温箱7内部固定有隔热板8,下散热鳍片组9和上散热鳍片组10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包括储液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保温箱上端固定有降温箱,降温箱内部设有蓄电池、制冷组件、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降温箱内部固定有隔热板,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分别固定在隔热板的下端和上端,下散热鳍片组位于制冷组件的正前方,降温箱的前侧设有导风箱,导风箱正对于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下散热鳍片组和上散热鳍片组之间设有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与储液保温箱内部连通,储液保温箱外侧设有若干注料泵,注料泵的进液端与储液保温箱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汤粽二合一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保温箱的内部设为若干保温小箱,储液保温箱的外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注料泵固定在对应位置的安装板上方,注料泵的进液端与对应位置的保温小箱连通,蓄电池与注料泵电性连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敏彭玉慧于福浩韩宇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