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唑啉-2.4-二酮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97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I)化合物和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其用作PARP(聚(AD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喹唑啉

2.4

二酮衍生物作为PARP抑制剂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PARP抑制剂(聚(ADP

核糖)聚合酶)的化合物和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方法,例如作为药物,特别是用于治疗细胞增殖性疾病,例如癌症。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核酶聚(ADP

核糖)聚合酶

1(PARP

1)是PARP酶家族的成员。PARP

1和PARP

2是该家族的独特成员,因为DNA链断裂的发生会刺激它们的催化活性。PARP通过其识别和快速结合DNA单链或双链断裂的能力,在DNA修复机制中发挥作用。因此,PARP抑制是癌症治疗及其诊断的有价值的工具。
[0004]当与DNA损伤治疗(例如使用电离辐射或在使用DNA损伤剂治疗后)相结合时,PARP抑制可以特别有效。PARP酶活性的抑制导致肿瘤细胞对DNA损伤治疗的敏感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外消旋体、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同位素,其中:R1选自下列:

H和卤素;R2和R3及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代表5

10元的单环

或双环杂环部分;其可以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

C1‑
20
烷基、

C1‑
20
烯基、

C1‑
20
炔基、

C1‑
20
环烷基、

C5‑
20
芳基、

C5‑
20
杂芳基、

C3‑
20
杂环基、

酰胺基、

硫代酰胺基、

酯基、

氨基烷基、

C(=O)R8、

O

R8、

R8和

磺酰基;这些中各自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荧光部分、

C1‑
20
烷基、

C5‑
20
芳基、

C3‑
20
杂环基、

卤素、

羟基、

醚、

硝基、

氰基、

C(=O)R8、

羧基、

酯基、

氨基、

酰胺基、

酰氨基、

脲基、

酰氧基、

巯基、

硫醚基、

亚砜基、

磺酰基、

硫酰胺基和

磺氨基;其中所述双环杂环部分可以是螺环

部分;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下列:

H、

卤素、

氨基、

烷氧基、

C1‑
10
烷基、

C1‑
20
烯基、

C1‑
20
炔基、

卤代烷基、

羟烷基、

氨基烷基、

羧基烷基、

亚乙基二氧基、

硝基、

氰基、

酰氨基、

羟基、

巯基、

酰氧基、

叠氮基、

羧基、

羰基酰胺基和

烷基巯基;R8选自下列:

H、荧光部分、

C1‑
20
烷基、

C1‑
20
环烷基、

C3‑
20
杂环基、

C5‑
20
芳基、

C5‑
20
杂芳基;X和Y各自独立地选自C和N;其中所述X和Y中的至少一个是N;其中当X是N时,R7不存在。2.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外消旋体、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同位素,其中:
R1选自下列:

H和卤素;R2和R3及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代表5

10元的单环

或双环杂环部分;其可以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

C1‑
20
烷基、

C1‑
20
烯基、

C1‑
20
炔基、

C1‑
20
环烷基、

C5‑
20
芳基、

C5‑
20
杂芳基、

C3‑
20
杂环基、

酰胺基、

硫代酰胺基、

酯基、

氨基烷基、

C(=O)R8、

O

R8、

R8和

磺酰基;这些中各自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荧光部分、

C1‑
20
烷基、

C5‑
20
芳基、

C3‑
20
杂环基、

卤素、

羟基、

醚、

硝基、

氰基、

C(=O)R8、

羧基、

酯基、

氨基、

酰胺基、

酰氨基、

脲基、

酰氧基、

巯基、

硫醚基、

亚砜基、

磺酰基、

硫酰胺基和

磺氨基;其中所述双环杂环部分可以是螺环

部分;R4、R5、R6和R7各自独立地选自下列:

H、

卤素、

氨基、

烷氧基、

C1‑
10
烷基、

C1‑
20
烯基、

C1‑
20
炔基、

卤代烷基、

羟烷基、

氨基烷基、

羧基烷基、

亚乙基二氧基、

硝基、

氰基、

酰氨基、

羟基、

巯基、

酰氧基、

叠氮基、

羧基、

羰基酰胺基和

烷基巯基;R8选自下列:

H、荧光部分、

C1‑
20
烷基、

C1‑
20
环烷基、

C3‑
20
杂环基、

C5‑
20
芳基、

C5‑
20
杂芳基。3.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外消旋体、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同位素,其中:R1选自下列:

H和卤素;R2和R3及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代表5

10元的单环

或双环杂环部分;其可以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列的取代基取代:

C1‑
20
烷基、

C1‑
20
烯基、

C1‑
20
炔基、

C1‑
20
环烷基、

C5‑
20
芳基、

C5‑
20
杂芳基、

C3‑
20
杂环基、

酰胺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四体康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