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7076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主链A、接枝到所述聚合物主链A的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和接枝到所述聚合物主链A的极性聚合物侧链C;其中,A为聚卤化烯烃或卤化烯烃共聚物;B为非极性含烯烃或异烯烃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C为极性含醚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非极性的烯烃或异烯烃链段链段接入主链后,使得主链的疏水性能提高;将极性的含醚链段接入主链后,材料的极性提高,并赋予材料优异的抗蛋白吸附性,在不加入有害添加剂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功能性,使其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成为可能,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henol: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y.Chinese Journal Polymer Science 2019,37,919-929。
[0004]氯乙烯树脂是氯乙烯聚合而成的均聚物或以氯乙烯为主,一种或多种其他不饱和化合物共聚制得的聚合物的统称。聚氯乙烯(PVC)作为氯乙烯树脂中代表性的产物,拥有诸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如: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及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参见:Sadat-Shojai M,Bakhshandeh G R,Recycling of PVC wastes,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11,96:404-415。PVC的化学改性方法可分为两种。其一是通过氯乙烯单体与其他单体按比例共聚合,引入各自单体自身的优点,达到提升PVC性能的目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的氯乙烯树脂,分子链中引入醋酸乙烯结构单元,改善了聚氯乙烯的溶解性,更提高了其加工性能和粘结性能。参见:白俊千,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天津化工,2011,2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主链A、接枝到所述聚合物主链A的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和接枝到所述聚合物主链A的极性聚合物侧链C;其中,A为聚卤化烯烃或卤化烯烃共聚物;B为非极性含烯烃或异烯烃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C为极性含醚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烯烃共聚物为选自卤化烯烃与乙烯基酯、不饱和腈类、乙烯基烷基醚、卤化亚乙烯、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酐及不饱和脂肪酸酯中至少一种的共聚物;优选地,所述乙烯基酯选自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硬脂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饱和腈类为丙烯腈;所述乙烯基烷基醚选自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辛基醚和乙烯基十二烷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卤化亚乙烯为偏二氯乙烯;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酐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饱和脂肪酸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甲酯、马来酸二甲酯和马来酸丁基苄基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A为聚卤化乙烯和/或卤化乙烯共聚物;进一步优选地,A为聚氯乙烯和/或氯乙烯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极性含烯烃或异烯烃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为聚异丁烯、异丁烯与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或者异丁烯与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共聚物;其中,所述共轭二烯烃优选地选自丁二烯、1,3-戊二烯、环戊二烯和异戊二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苯乙烯的衍生物优选地选自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邻-甲氧基苯乙烯、对-氯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乙酰氧基苯乙烯和对-叔丁氧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含醚结构单元链段的聚合物为环醚的聚合物和/或环醚衍生物的聚合物;所述环醚优选地选自四氢呋喃、环氧乙烷、1,3-环氧丙烷、氧杂环庚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环醚衍生物优选地选自环氧氯丙烷、1,2-环氧丙烷、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元双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双接枝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90-450kg/mol,优选地为100-430kg/mol;聚合物主链A的重均分子量为80-380kg/mol,优选地为100-340kg/mol;共聚物中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的质量含量为10-38%,优选地为14-32%;共聚物中极性聚合物侧链C的质量含量为0.5-10%,优选地为0.7-7.4%。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元双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聚合物主链A;步骤(2),聚合物主链A-g-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2.1)、将聚合物主链A加入到烯烃或异烯烃单体与溶剂的均相溶液中形成均相体系;(2.2)、向(2.1)的均相体系内加入电子给体和路易斯酸共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2.3)、终止步骤(2.2)的聚合反应,经沉淀析出,去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到聚合物主链A-g-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的接枝共聚物;步骤(3),聚合物主链A-g-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g-极性聚合物侧链C的制备:
(3.1)、将步骤(2)得到的聚合物主链A-g-非极性聚合物侧链B的接枝共聚物溶解于溶剂中,向所得溶液体系中加入醚类单体和活化剂,进行聚合反应;(3.2)、终止步骤(3.1)的聚合反应,经沉淀析出,去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到所述的三元双接枝共聚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的均相溶液中烯烃或异烯烃单体的浓度为1.0-2.5mol/L;步骤(2.1)中的聚合物主链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弦范子宇杨诗煊王楠杜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