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036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频天线,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多频天线具有一第一操作频率及一第二操作频率,该多频天线包括:    一辐射体,该辐射体具有一馈入端、一接地端、一第一辐射臂及一第二辐射臂,该第一辐射臂及该第二辐射臂是共享该馈入端,并依据该馈入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流路径及一第二电流路径,其中该第一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一操作频率,及该第二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二操作频率;以及    一接地面,对应于该辐射体而设置,且该接地面是与该接地端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频天线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天线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多种操作频率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十分普及。以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例,除了产品的体积日益小巧外,无线传输功能也是研发的重点项目,工程师们无不卯足全力,企图在强劲的竞争对手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在无线系统中,天线是信号收发的窗口,其操作特性直接左右了无线信号的收发品质,重要性不言可喻。在各种天线架构中,微带天线(microstripantenna)的技术发展极为成熟,构造简单、体积小巧及易与电路板结合等特色,让微带天线在个人通讯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微带天线具有如上优点,但要让这些特色充分发挥,则需要其它客观条件的配合:例如较低的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较大的电流分布(current distribution)及选择低功耗(low loss)的天线材料等,都与天线的良窳息息相关。一个设计良好的天线,除了要有极低的返回损失(return loss)外,操作频宽(bandwidth)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过去的设计者为了得到较大的频宽,常会以增加天线体积、或降低基底(substrate)的介电常数等方式来实现天线结构。但所付出的代价,是浪费了极为宝贵的电路空间,这在组件集成度日渐提高的可携式装置中是不被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多频天线,除具备多频操作的特性外,更可利用有限的体积增加频宽,提升天线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多频天线,此装置的简述如下:多频天线包括辐射体、嵌片天线及接地面,辐射体具有第一及第二辐射臂,并于侧边配置馈入端及接地端作为信号馈入及接地之用。第一及第-->二辐射臂采对称式内旋结构的设计,信号自馈入端进入后,会分别沿两辐射臂产生不同长度的电流路径,让辐射体共振于两不同的操作频率,使天线具有双频操作的特性;此外,亦可于辐射体旁另配置嵌片天线,使天线具有更多操作频率。在实务上,可针对蓝牙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来设计嵌片天线的长度,以满足蓝牙通讯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接地面是配置于辐射体及嵌片天线的下方,以做为天线信号接地之用。实作时可将接地面于端射方向上的部分区域予以镂空,以增加天线频宽;镂空部分更可配置其它组件,以提高组件集成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示意图。图1B示出对称式内旋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一种嵌片天线示意图。图3A示出多频天线中辐射体、嵌片天线及接地面的配置情形。图3B示出将接地面部分镂空的情形。图4示出辐射体100的返回损失测量结果。图5示出嵌片天线200的返回损失测量结果。标号说明100:辐射体200:嵌片天线ARM1,ARM2:辐射臂L1,L2,L3:电流路径FD,FD’:馈入端GND,GND’:接地端GPLN,GPLN’:接地面E:端射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A,其示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示意图。辐射体100具有辐射臂ARM1及辐射臂ARM2,并于侧边配置馈入端FD及接地端GND,作为信号馈入及接地之用。依此等天线结构,会产生两个主要的电流路径,分别为馈入端FD沿辐射臂ARM1形成的电流路径L1,及馈入端FD沿辐射臂ARM2形成的电流路径L2。由于电流路径L1的长度小于电流路径L2,信号馈入后,沿电流路径L1共振可使天线具有较高的操作频率fH,沿电流路径L2共振则使天线具有较低的操作频率fL,使辐射体100具有双频操作的特性。经由电流路径适当的调校,可让操作频率fL落入GSM频带(824~960MHz),让操作频率fH落入PCS频带(1710~1990MHz),以符合当前的双频操作模式(中心频率为900,1800MHz)。为了有效降低天线尺寸,辐射体100中辐射臂ARM1,ARM2可采用对称式内旋结构的设计,如图1B所示出。所谓对称式内旋结构,是指两辐射臂所形成的电流路径均向内旋转,其延伸方向分别为右旋(如辐射臂ARM1)与左旋(如辐射臂ARM2)。由于辐射臂的延伸趋势是向内收敛,故可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电流路径的长度,使天线尺寸能有效地降低。此外,为能使天线具有更多操作频率,可于辐射体旁另配置一嵌片天线(patch antenna),使天线的应用更有弹性。请参照图2,其示出一种嵌片天线示意图。嵌片天线200具有馈入端FD’及接地端GND’,馈入端FD’沿天线本体所形成的电流路径L3可让嵌片天线200具有第三种操作频率f,别于操作频率fH及操作频率fL。在实务上,可针对蓝牙(Bluetooth)信号所使用的频带来设计电流路径L3的长度,将操作频率f设定在2.45GHz,以满足蓝牙通讯的使用需求。请参照图3A,其示出多频天线中辐射体100、嵌片天线200及接地面GPLN的配置情形。如图所示,辐射体100及嵌片天线200是相邻设置,接地面GPLN(虚线范围)则配置于辐射体100及嵌片天线200的下方,分别与接地端GND,GND’电性连接。天线操作时,所产生的的电场是沿端射方向(endfire direction)E向外辐射,为了增加天线频宽,可将接地面GPLN部分镂空,如图3B所示出。很明显的,接地面GPLN将端射方向上的部分区域予以镂空(或称裁切)后,实际的接地面GPLN’面积较接地面GPLN为小,可借以提升天线频宽;镂空部分即图式中虚线区域所示。此外,镂空部分更可配置其它组件,例如卡片插槽等,使电路空间的利用更为有效,-->组件集成度亦可因此提高。接着请参照图4,其示出辐射体100的返回损失测量结果。若以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低于3定义操作频宽,则辐射体100在GSM频带及PCS频带均可满足设计需求,尤其高频表现更显出色。请参照图5,其示出嵌片天线200的返回损失测量结果。若以S11低于-10dB定义操作频宽,就蓝牙标准所设定的频率范围来看,嵌片天线200的操作特性已可满足蓝牙信号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频天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辐射体采对称式内旋结构,可有效缩减天线尺寸。二、接地面部分镂空的设计,可增加天线频宽,并做为其它组件的配置空间,提高组件集成度。综上所述,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频天线,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多频天线具有一第一操作频率及一第二操作频率,该多频天线包括:一辐射体,该辐射体具有一馈入端、一接地端、一第一辐射臂及一第二辐射臂,该第一辐射臂及该第二辐射臂是共享该馈入端,并依据该馈入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流路径及一第二电流路径,其中该第一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一操作频率,及该第二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二操作频率;以及一接地面,对应于该辐射体而设置,且该接地面是与该接地端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地面于该多频天线的端射(endfire)方向是部分镂空,该第一辐射臂与该第二辐射臂呈对称式内旋结构,且该第一操作频率属GSM频带,该第二操作频率属PCS频带。3.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操作频率、一第二操作频率及一第三操作频率,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多频天线,包括:一辐射体,该辐射体具有一馈入端、一第一辐射臂及一第二辐射臂,该第一辐射臂及该第二辐射臂是共享该馈入端,并依据该馈入端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流路径及一第二电流路径,其中该第一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一操作频率,及该第二电流路径用以实现该第二操作频率;及一接地面,对应于该辐射体而设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鸿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