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2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泥浆过滤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泥浆再塑装置,所述泥浆过滤装置包括有沉淀池和软质杂质过滤池,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与软质杂质过滤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杂质去除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泥浆过滤装置,过滤掉废弃泥浆中的石块和软质杂质,并及时去除杂质,防止杂质过多造成堵塞的情况。堵塞的情况。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泥浆是一种工程辅助材料,主要由膨润土或黏土和水组成的半流体混合物,在公路建设沿线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这些废泥浆中含有大量的黏性土、砂、碎石、矿物、各种添加剂等,稠度大,既不能直接排放,又难以自然沉降,是一种含水率极高,流动性强,强度极低混合物质。因本身建筑工地的使用面积受限,若不及时处理,不但影响施工,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或水质污染等公害。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技术中,主要对泥浆进行泥水分离。现有的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多采用过滤筒对泥浆进行过滤,但是泥浆中含有大量塑料袋等软质杂质,在过滤时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不利于下料;
[0005]2、现有技术中,泥浆回收利用装置注重对泥浆分离后进行处理和排放,缺少对泥浆本身的二次利用,不利于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泥浆过滤后清除软质杂质的作用,解决过滤时因为软质杂质对过滤筒造成堵塞下料不便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对泥浆本身二次利用的问题,以达到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泥浆过滤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泥浆再塑装置,所述泥浆过滤装置包括有沉淀池和软质杂质过滤池,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与软质杂质过滤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杂质去除槽,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泥浆通道,所述泥浆再塑装置包括有泥浆混合罐和泥浆塑型装置,所述泥浆混合罐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二,所述搅拌棒二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一,所述搅拌棒一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包括有电机二,所
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绞龙,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绞龙的外表面与过滤网的上表面相接触。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泥浆混合罐的顶部开设有泥浆进入口与水泥塑性剂注入口,所述泥浆塑型装置的上表面与泥浆混合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泥浆塑型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定量注入口,所述泥浆塑型装置的顶部与泥浆混合罐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定量注入口直径值相等的槽。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泥浆塑型装置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转动链,所述转动链的上方设置有液压装置一,所述转动链的中间设置有液压装置二。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链的中部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有模具侧壁板和模具底板,所述模具底板的侧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模具侧壁板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模具侧壁板的侧面与模具底板的侧面活动连接。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的侧面上开设有除杂口,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的底部与泥浆进入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量注入口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顶部与泥浆塑型装置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安装泥浆过滤装置,过滤掉废弃泥浆中的石块和软质杂质,并及时去除杂质,防止杂质过多造成堵塞的情况。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安装泥浆再塑装置,将过滤好的泥浆重新加入塑型剂后塑型,对泥浆进行二次利用,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泥浆过滤装置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泥浆再塑装置剖面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模具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1、控制装置;2、泥浆过滤装置;21、沉淀池;22、阀门;23、排渣口;24、软质杂质过滤池;25、电机一;26、搅拌棒一;27、软质杂质去除槽;271、电机二;272、绞龙;273、过滤网;274、除杂口;28、泥浆通道;3、泥浆再塑装置;31、泥浆混合罐;311、电机三;312、搅拌棒二;313、泥浆进入口;314、水泥塑性剂注入口;32、泥浆塑型装置;321、液压装置一;322、液压装置二;33、定量注入口;34、旋转装置;35、模具;351、模具侧壁板;352、模具底板;36、烘干装置;37、转动链;4、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11,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装置4,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泥浆过滤装置2,传送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泥浆再塑装置3,泥浆过滤装置2包括有沉淀池21和软质杂质过滤池24,沉淀池21的侧壁与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侧壁固定连接,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杂质去除槽27,沉淀池21与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泥浆通道28,泥浆再塑装置3包括有泥浆混合罐31和泥浆塑型装置32,泥浆混合罐3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三311,电机三3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二312,搅拌棒二312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25,电机一2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一26,搅拌棒一26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沉淀池21的侧壁上设置有阀门22,沉淀池21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软质杂质去除槽27包括有电机二271,电机二27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绞龙272,软质杂质去除槽2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73,绞龙272的外表面与过滤网273的上表面相接触。
[0027]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1控制整个装置,传送装置4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11),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泥浆过滤装置(2),所述传送装置(4)的上方设置有泥浆再塑装置(3);所述泥浆过滤装置(2)包括有沉淀池(21)和软质杂质过滤池(24),所述沉淀池(21)的侧壁与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底部设置有软质杂质去除槽(27),所述沉淀池(21)与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泥浆通道(28);所述泥浆再塑装置(3)包括有泥浆混合罐(31)和泥浆塑型装置(32),所述泥浆混合罐(3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三(311),所述电机三(3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二(312),所述搅拌棒二(312)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杂质过滤池(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一(25),所述电机一(2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棒一(26),所述搅拌棒一(26)的表面均匀分布搅拌叶片,所述沉淀池(21)的侧壁上设置有阀门(22),所述沉淀池(21)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27)包括有电机二(271),所述电机二(27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绞龙(272),所述软质杂质去除槽(2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维优郑东升郑茂璋徐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瑞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