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006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涉及矿用变压器的零部件制造领域。该开关装置包括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及低压无励磁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变压器的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是有隔爆型高低压开关和隔爆型变压器组成,隔爆高压开关、低压馈电开关分别安装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位置为侧盖的上半部位。变压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手孔(法兰)位置在高低压侧壳体盖板的下半部位,有的甚至壳体上没有手孔。高压侧无励磁分接应用在变压器电源方电压上下波动时,需要调整变压器高压侧匝数,以便保证变压器副边的输出电压的稳定,低压侧分接根据d

y电压转换的关系,配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因此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情况需要转换无励磁开关,但是有的侧盖上没有制作手孔,需要转换分接时,需要用链条、支架等工具吊住侧壁,再打开壳体侧盖,再进行调节分接。有的侧壁下面有手孔,若在矿井下面进行转换分接,因手孔在开关下面,光线比较黑暗,狭小的空间,则需要爬下或蹲下打开手孔,切换过程难度大,切换时间长,施工人操作不方便,容易磕碰头等危险因素。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改进现有无励磁分接开关的结构或调整其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矿用变压器上的无励磁分接开关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
[0004]本技术是在原矿用变压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矿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中包括有壳体和侧壁,且左侧为高压侧,右侧为低压侧,左侧设置有高压侧隔爆开关,右侧设置有低压侧馈电隔爆开关,原来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位于不方便调整的位置,因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如下。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包括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及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位于矿用变压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高压侧手孔和低压侧手孔,所述高压侧手孔位于高压侧,所述低压侧手孔位于低压侧,所述高压侧手孔和低压侧手孔均包括手孔侧壁和法兰连接部分;所述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位于高压侧手孔的内部,所述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包括分接螺栓Ⅰ、导电杆Ⅰ、环氧板Ⅰ、连接片Ⅰ及分接板Ⅰ,所述分接螺栓Ⅰ从下到上穿过并安装于分接板Ⅰ上,所述环氧板Ⅰ位于分接板Ⅰ上方,所述分接螺栓Ⅰ及导电杆Ⅰ成对安装且均穿过环氧板Ⅰ及分接板Ⅰ,所述导电杆Ⅰ通过分接螺栓Ⅰ和螺母固定于环氧板Ⅰ上,所述分接螺栓Ⅰ及导电杆Ⅰ设有9对,均分为三排,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所述连接片Ⅰ连接于不同相的导电杆Ⅰ之间,所述分接板Ⅰ上连接有高压侧分接线,所述高压侧分接线与导电杆Ⅰ连接;所述分接板Ⅰ与壳体内的夹件固定;所述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位于低压侧手孔的内部,所述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包括分接螺栓Ⅱ、导电杆Ⅱ、环氧板Ⅱ、连接片Ⅱ及分接板Ⅱ;所述分接螺栓Ⅱ从下
到上穿过并安装于分接板Ⅱ上,所述环氧板Ⅱ位于分接板Ⅱ上方,所述分接螺栓Ⅱ及导电杆Ⅱ成对安装且均穿过环氧板Ⅱ及分接板Ⅱ,所述导电杆Ⅱ通过分接螺栓Ⅱ和螺母固定于环氧板Ⅱ上,所述分接螺栓Ⅱ及导电杆Ⅱ设有6对,均分为两排,分别为x、y、z、a、b、c,所述连接片Ⅱ连接于不同相的导电杆Ⅱ之间;所述环氧板Ⅱ上还设有长圆孔,所述分接板Ⅱ上连接有低压线圈引线,所述低压线圈引线与导电杆Ⅱ连接;所述分接板Ⅱ与壳体内的夹件固定。
[0006]本技术是对于矿用变压器上的无励磁分接开关位置所进行的改进,并相应的改变了矿用变压器壳体上部的结构,在矿用变压器壳体的顶部开了高压侧手孔和低压侧手孔,高压侧手孔位于高压侧,低压侧手孔位于低压侧,高压侧手孔和低压侧手孔均包括手孔侧壁和法兰连接部分,由于矿用变压器均采用防爆壳体,所以在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调整结束后,需要采用法兰连接部分使盖板进行固定。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包括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及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位于高压侧手孔的内部,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位于低压侧手孔的内部。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为分接螺栓Ⅰ、导电杆Ⅰ、环氧板Ⅰ、连接片Ⅰ及分接板Ⅰ组合成的一体结构,分接螺栓Ⅰ用于固定导电杆Ⅰ,所以二者成对安装,分接螺栓Ⅰ从下到上穿过并安装于分接板Ⅰ上,环氧板Ⅰ位于分接板Ⅰ上方,分接螺栓Ⅰ及导电杆Ⅰ均穿过环氧板Ⅰ及分接板Ⅰ,导电杆Ⅰ就通过分接螺栓Ⅰ和螺母固定在环氧板Ⅰ上了,由于该侧为高压侧,所以分接螺栓Ⅰ及导电杆Ⅰ设有9对,均分为三排,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连接片Ⅰ连接于不同相的导电杆Ⅰ之间,从而出现不同电压档位;分接板Ⅰ使整个高压无励磁开关装置固定,其固定方式为与壳体内的夹件固定,分接板Ⅰ上连接有高压侧分接线,高压侧分接线与导电杆Ⅰ连接。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位于低压侧手孔的内部,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包括分接螺栓Ⅱ、导电杆Ⅱ、环氧板Ⅱ、连接片Ⅱ及分接板Ⅱ;分接螺栓Ⅱ用于固定导电杆Ⅱ,所以二者也成对安装,分接螺栓Ⅱ从下到上穿过并安装于分接板Ⅱ上,环氧板Ⅱ位于分接板Ⅱ上方,分接螺栓Ⅱ及导电杆Ⅱ均穿过环氧板Ⅱ及分接板Ⅱ,因此导电杆Ⅱ通过分接螺栓Ⅱ和螺母固定在环氧板Ⅱ上,分接螺栓Ⅱ及导电杆Ⅱ设有6对,均分为两排,分别为x、y、z、a、b、c,连接片Ⅱ连接于不同相的导电杆Ⅱ之间,以使出现不同的电压档位;整个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通过分接板Ⅱ进行固定,分接板Ⅱ与壳体内的夹件进行固定;环氧板Ⅱ上还设有长圆孔,分接板Ⅱ上连接有低压线圈引线,低压线圈引线与导电杆Ⅱ连接。本技术具体操作为:当需要调整矿用变压器的高压档位或者低压档位时,首先进行断电操作,通过打开法兰连接部分来打开高压侧手孔或低压侧手孔,然后根据所要调整的高压电压档位或所需要的低压电压,调整连接片Ⅰ或者连接片Ⅱ的位置,使其连接于对应的导电杆Ⅰ或者导电杆Ⅱ上,则调整结束,最后合上法兰连接部件,使高压侧手孔和低压侧手孔闭合。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便于操作,使工人不需要再弯腰或者趴于低位才能进行操作;维护者能够使在矿井内快速维护变压器,维护过程中,劳动力强度低、安全性高、只需要简单工具就可操作完成,并且在维护过程中危害性少、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A处的俯视图。
[0010]图3为图1中B片的俯视图。
[0011]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12]图中标记如下:1

高压侧手孔,2

低压侧手孔,3

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4

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5

手孔侧壁,6

法兰连接部分,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矿用变压器上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3)及低压无励磁d

y转换开关(4);位于矿用变压器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高压侧手孔(1)和低压侧手孔(2),所述高压侧手孔(1)位于高压侧,所述低压侧手孔(2)位于低压侧,所述高压侧手孔(1)和低压侧手孔(2)均包括手孔侧壁(5)和法兰连接部分(6);所述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3)位于高压侧手孔(1)的内部,所述高压无励磁分接开关(3)包括分接螺栓Ⅰ(301)、导电杆Ⅰ(302)、环氧板Ⅰ(303)、连接片Ⅰ(304)及分接板Ⅰ(305),所述分接螺栓Ⅰ(301)从下到上穿过并安装于分接板Ⅰ(305)上,所述环氧板Ⅰ(303)位于分接板Ⅰ(305)上方,所述分接螺栓Ⅰ(301)及导电杆Ⅰ(302)成对安装且均穿过环氧板Ⅰ(303)及分接板Ⅰ(305),所述导电杆Ⅰ(302)通过分接螺栓Ⅰ(301)和螺母固定于环氧板Ⅰ(303)上,所述分接螺栓Ⅰ(301)及导电杆Ⅰ(302)设有9对,均分为三排,分别为X1、Y1、Z1、X2、Y2、Z2、X3、Y3、Z3,所述连接片Ⅰ(304)连接于不同相的导电杆Ⅰ(302)之间,所述分接板Ⅰ(305)上连接有高压侧分接线,所述高压侧分接线与导电杆Ⅰ(302)连接;所述分接板Ⅰ(305)与壳体(10)内的夹件固定;所述低压无励磁d

y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中保王立虎王辉董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