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79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6
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是供插头连接器沿第一方向插入的插座连接器,包括:上部连接端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下部连接端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模制结构物,包括包围上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上部连接端子的上表面的上部与包围下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下部连接端子的下表面的下部;以及中间板,在模制结构物内介置于上部连接端子及下部连接端子之间,包括与上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一表面及与下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二表面,且上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第一电源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中间板与第一信号端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中间板与第一电源端子之间的第二距离或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三距离。间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三距离。间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三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plug connector)与插座连接器(receptacle connector)。所述插座连接器安装在电子装置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并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紧固,且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支撑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的模制结构物以及围绕所述模制结构物的壳体(housing)。
[0003]具体来说,所述连接端子可以满足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引脚(pin)规格的形态排列。所述连接端子在通过所述模制结构物相互绝缘的同时被保持,且通过围绕所述模制结构物的所述壳体与外部隔绝。
[0004]另一方面,连接器包括传送接收高速数据信号的高速数据信号端子。可通过高速数据信号端子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传送接收高速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6]本技术欲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改善数据传输特性的插座连接器。
[0007]本技术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可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0008][技术的效果][0009]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若干实施例,具有至少如下效果。
[0010]在根据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中,使中间板与高速数据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板与电源端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改善高速信号端子的传输特性。
[0011]在根据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中,通过使电源端子的厚度大于高速数据信号端子的厚度,从而可改善电力传输特性。
[0012]根据本技术的效果不受以上例示的内容的限制,且本说明书内包括更多种效果。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4]为了达成所述技术课题,根据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是供插头连接器沿第一方向插入的插座连接器,包括:上部连接端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下部连接端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模制结构物,包括包围上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上部连接端子的上表面的上部与包围下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下部连接端子的下表面的下部;以及中间板,在模制结构物内介置于上部连接端子及下部连接端子之间,包括与上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一表面及与下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二表面,上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第一电源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中间板与第一信号端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可大于中间板与第一电源端子之间
的第二距离或中间板与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三距离。
[0015]在若干实施例中,上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及与第一信号端子不同的第二信号端子,第一信号端子传送接收高速数据信号,第二信号端子可传送接收数据信号。
[0016]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与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三表面及与第三表面相反的第四表面,第一电源端子包括与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五表面及与第五表面相反的六表面,第一接地端子包括与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七表面及与第七表面相反的第八表面,第四表面、第六表面及第八表面可位于同一平面。
[0017]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的第四距离可大于第一表面与第五表面之间的第五距离或第一表面与第七表面之间的第六距离。
[0018]在若干实施例中,下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三信号端子、第二电源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中间板与第三信号端子之间的第七距离大于中间板与第二电源端子之间的第八距离或中间板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九距离,第三信号端子可传送接收高速数据信号。
[0019]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子与第三信号端子之间的第十距离可大于第一电源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之间的第十一距离或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十二距离。
[0020]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子的厚度可小于第一电源端子的厚度。
[0021]在若干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子的宽度可大于第一电源端子的宽度。
[0022]在若干实施例中,还包括包围所述模制结构物的壳体,壳体是开放的且可包括容纳插头连接器的前端与固定模制结构物的后端。
[0023]其他实施例的具体的事项包括在详细的说明及图式中。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分离立体图。
[0025]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0026]图3是沿着图2的A

A截取的剖视图。
[0027]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上部连接端子、下部连接端子及中间板的立体图。
[0028]图5是用于说明图1的上部连接端子、下部连接端子及中间板的侧视图。
[0029]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上部连接端子及下部连接端子的图。
[0030]图7是用于说明图1的上部连接端子、下部连接端子及中间板的主视图。
[0031]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0032][符号的说明][0033]200:模制结构物
[0034]300:上部连接端子
[0035]310、410:接地端子
[0036]320、420:第一信号端子
[0037]330、430:电源端子
[0038]340、440:第二信号端子
[0039]400:下部连接端子
[0040]500:中间板
Circuit Board,PCB))等。另外,插座连接器可与和其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未示出)紧固。例如,所述插头连接器可沿着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前进以与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前端紧固。在本说明书中,前端是指配置在朝向插头连接器的方向上的插座连接器的部分。相反,在本说明书中,后端是指配置在与插座连接器的前端相反的方向上的插座连接器的部分。
[0052]模制结构物200可支撑上部连接端子300、下部连接端子400及中间板500。模制结构物200可包括平坦部210、周边部220及后端部230。
[0053]模制结构物200的平坦部210可为板(plate)形状。例如,平坦部210可在第一方向X及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另外,平坦部210可暴露出上部连接端子300的一部分及下部连接端子400的一部分。因此,当根据若干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紧固时,上部连接端子300及下部连接端子400的暴露出的部分可与插头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电连接。
[0054]模制结构物200的周边部220可覆盖平坦部210的一部分。例如,周边部220可暴露出平坦部210的前端同时覆盖平坦部210的后端。另外,周边部220可围绕上部连接端子300的一部分及下部连接端子400的一部分。
[0055]导电盖250可覆盖周边部220的一部分。例如,导电盖2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连接器,是供插头连接器沿第一方向插入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下部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模制结构物,包括包围所述上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所述上部连接端子的上表面的上部与包围所述下部连接端子并暴露出所述下部连接端子的下表面的下部;以及中间板,在所述模制结构物内介置于所述上部连接端子及所述下部连接端子之间,包括与所述上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下部连接端子对向的第二表面,所述上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第一电源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之间的第二距离或所述中间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三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端子包括第一信号端子及与第一信号端子不同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传送接收高速数据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传送接收数据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三表面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反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五表面及与所述第五表面相反的第六表面,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对向的第七表面及与所述第七表面相反的第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俊张硕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韩国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