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960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所述测试头包括测试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部件及其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头及其神经分离测试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神经分离测试仪的测试头是一对电极,一对电极包括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的形状均呈“L”字勾形。测试时,先将神经束沿长度方向切开一道神经切口,再用止血钳等器械将一部分神经束挑起来,再将两个勾形电极调好方向置入该神经束之下,通电测试该一个侧面上的神经;然后,再用止血钳等器械将另一部分神经束挑起来,再将两个勾形电极置入该神经束之下进行刺激,每测试一次神经都要变换一次止血钳和刺激器的位置,这给神经的测试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头,该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分离测试仪,该神经分离测试仪的测试头只需要插拔一次就可以测试一道神经切口内两侧的神经,极大地方便了对神经的测试操作。
[0005]就测试部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测试头,包括测试头

电极,
[0006]所述测试头

电极有两对;
[0007]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
[0008]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0009]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0011]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0012]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0013]或者,
[0014]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
[0015]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
[0016]所述测试头

电极的形状呈条形片;
[0017]所述测试头

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
[0018]所述导电材料是铜材料、不锈钢材料、银材料中的一种;
[0019]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互平行;
[0020]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相互平行;
[0021]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中的一个正电极片面和一个负电极片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0022]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的同名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0023]从所述测试头

电极的长度方向看,
[0024]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呈两行两列矩阵分布。
[0025]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通过测试头

板体固定连接;
[0026]所述测试头

板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0027]所述绝缘材料是塑料、硅胶和橡胶中的一种;
[0028]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形状呈矩形;
[0029]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大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0030]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上下边长度小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左右边长度;或者,
[0031]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上下边长度等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左右边长度;
[0032]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边均倒有圆角;
[0033]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两个板面上;
[0034]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测试头

上连接部;
[0035]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形状呈圆柱体;
[0036]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
[0037]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
[0038]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根部垂直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板面开设有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
[0039]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顶面开设有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
[0040]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连通。
[0041]所述测试头

板体是实心板体或空心板体;
[0042]在所述空心板体中,
[0043]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有两个;
[0044]两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两侧;
[0045]两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分别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连通;
[0046]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设置有测试头

导向孔;
[0047]所述测试头

板体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测试头

导向通道;
[0048]所述测试头

导向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
[0049]所述测试头

导向通道与所述测试头

导向孔相连通;
[0050]在所述实心板体中,
[0051]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有一个;
[0052]一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位于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的顶面中央;
[0053]一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连通。
[0054]本技术的测试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5]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测试头

电极有两对;每一对所述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头,包括测试头

电极(1

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有两对;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都有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远离;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分别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头,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或者,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负电极相靠近;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负电极与另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相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的形状呈条形片;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材料是铜材料、不锈钢材料、银材料中的一种;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相互平行;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相互平行;每一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中的一个正电极片面和一个负电极片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的同名侧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从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的长度方向看,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呈两行两列矩阵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头,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通过测试头

板体(1

2)固定连接;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材料是塑料、硅胶和橡胶中的一种;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形状呈矩形;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上下边长度大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左右边长度;或者,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上下边长度小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左右边长度;或者,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上下边长度等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左右边长度;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边均倒有圆角;两对所述测试头

电极(1

1)分别固定在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两个板面上;
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根部垂直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板面开设有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1

5);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顶面开设有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1

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是实心板体或空心板体;在所述空心板体中,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有两个;两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位于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顶面中央两侧;两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分别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1

5)连通;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顶面中央设置有测试头

导向孔(1

4);所述测试头

板体(1

2)的下侧面中部开设有测试头

导向通道(1

7);所述测试头

导向通道(1

7)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所述测试头

导向通道(1

7)与所述测试头

导向孔(1

4)相连通;在所述实心板体中,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有一个;一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位于所述测试头

上连接部(1

3)的顶面中央;一个所述测试头

第二走线孔(1

6)与所述测试头

第一走线孔(1

5)连通。6.一种神经分离测试仪,包括测试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1)是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分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具有实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1)与控制手柄组件(3)连接;具有空心板体的所述测试头(1)通过切口机构(2)与控制手柄组件(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分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机构(2)包括切口机构

刀(2

1)、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切口机构

弹簧(2

3)、切口机构

拨动件(2

4)和切口机构

挡圈(2

5);所述切口机构

刀(2

1)包括切口机构



头(2
‑1‑
1)和切口机构



杆(2
‑1‑
2);所述切口机构



头(2
‑1‑
1)的下部形状呈锥体;所述切口机构



头(2
‑1‑
1)的上部形状呈柱体;所述切口机构



头(2
‑1‑
1)的横截面形状呈菱形;所述切口机构



杆(2
‑1‑
2)的一端与所述切口机构



头(2
‑1‑
1)的上端面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形状呈圆柱状;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具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空腔(2
‑2‑
1);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空腔(2
‑2‑
1)的形状呈圆柱状空腔;
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空腔(2
‑2‑
1)的上端呈敞口;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内壁开设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槽(2
‑2‑
3);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槽(2
‑2‑
3)开设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和内底壁;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外侧壁上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构成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上连接部(2
‑2‑
5);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头、卡口、卡环、卡环槽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上端边缘倒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斜角(2
‑2‑
6);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下端设置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下连接部(2
‑2‑
4);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下连接部(2
‑2‑
4)的形状呈圆柱体;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下连接部(2
‑2‑
4)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下连接部(2
‑2‑
4)的端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安装孔(2
‑2‑
7);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安装孔(2
‑2‑
7)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是卡口、卡头、卡环槽、卡环和螺纹中的一种;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安装孔(2
‑2‑
7)的底面中央开设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孔(2
‑2‑
8);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孔(2
‑2‑
8)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空腔(2
‑2‑
1)连通;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下连接部(2
‑2‑
4)的端面边缘开设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孔(2
‑2‑
9);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孔(2
‑2‑
9)有两个;两个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孔(2
‑2‑
9)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走线槽(2
‑2‑
3)相连通;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2

2)的侧壁开设有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槽(2
‑2‑
2);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槽(2
‑2‑
2)的形状呈“E”字形或“L”字形;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2

4)包括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和切口机构

拨动件

手柄(2
‑4‑
2);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与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手柄(2
‑4‑
2)构成一体件;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的形状呈圆盘形;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槽(2
‑2‑
2)的宽度;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的直径大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槽(2
‑2‑
2)的最大宽度;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的厚度小于所述切口机构

下壳体

导向槽(2
‑2‑
2)的宽度;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拨叉(2
‑4‑
1)的头部设置有切口机构

拨动件
‑“
U”形槽(2
‑4‑
3);
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
U”形槽(2
‑4‑
3)的宽度与所述切口机构



杆(2
‑1‑
2)的直径相应;所述切口机构

拨动件

手柄(2
‑4‑
2)的尾部是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倒有切口机构

拨动件

圆角(2
‑4‑
4);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2

5)的形状呈圆柱状;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2

5)的端面中央贯通有切口机构

挡圈

套孔(2
‑5‑
1);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

套孔(2
‑5‑
1)的内径与所述切口机构



杆(2
‑1‑
2)的直径相应;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2

5)的侧面开设有切口机构

挡圈

螺纹固定孔(2
‑5‑
2);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

螺纹固定孔(2
‑5‑
2)与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

套孔(2
‑5‑
1)相连通;所述切口机构

挡圈

螺纹固定孔(2
‑5‑
2)配置有切口机构

挡圈

无帽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良杰李军刘宏炜高峰宫慧明陈亮祖力亚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